分享

「行业深度」骨科行业梳理:医疗器械行业重要的细分领域

 大白鲨rprnrb4e 2020-03-04

一、骨科产品

骨科类产品主要是用于治疗骨科疾病的医用耗材及相关手术配套工具,其中骨科耗材作为最主要的骨科产品,是指用于人体骨骼及相关软组织的替代、修复、补充及填充的一大类植入物、手术耗材的统称。骨科疾病极易发生,为了方便投资者理解,我们将骨科类疾病主要分为四类:
  • 1)创伤类疾病如肱骨、桡骨和胫骨等四肢部分发生闭合性骨折或开放性骨折等疾病;
  • 2)脊柱类疾病如颈椎、胸椎和腰椎等部位发生椎体骨折、畸形、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以及骨肿瘤等疾病;
  • 3)关节类疾病如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等发生骨关节炎、骨肿瘤等需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的疾病;
  • 4)运动医学类疾病如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以及小关节等部分发生韧带撕裂、关节不稳等疾病。


从骨科具体产品类型看,骨科类产品主要包括骨科植入耗材、骨科手术耗材以及骨科手术配套设备等:
  • 1)骨科植入耗材可细分为创伤类植入物、脊柱类植入物、关节类植入物以及运动医学植入物等;
  • 2)骨科手术耗材指非植入性耗材,主要用于微创手术领域等,可主要分为脊柱微创手术(例如椎体成形术、椎间孔镜手术等)耗材和运动医学耗材等;
  • 3)骨科手术配套设备主要用于辅助医生进行手术,主要分为植入类手术配套工具(如关节置换手术用的设备)、关节镜和椎间孔镜以及手术机器人等。


二、全球骨科市场

2017年骨科行业占据全球医疗器械9%的市场份额,是第四大细分领域、第三大耗材类细分市场。2012年至2018年,全球骨科市场由433亿美元增长至51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预计2018-2023年将继续以3.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10亿美元。


细分领域市场份额:2018年关节类产品(膝关节、髋关节和小关节)占据骨科主要市场份额,合计占比为37%,脊柱类占比18%,创伤类占比14%,运动医学类占比11%。细分市场成长性:2015-2018年小关节置换和运动医学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高于行业整体增长率和其他细分领域增长率,分别为7.5%和5.8%,预计仍将会以6%左右的增速增长。


竞争格局:全球骨科行业经过多年的整合并购,目前市场集中度已经很高,2018年前六家巨头收入合计占据骨科市场规模的60%以上,其中第一梯队的强生、捷迈邦美和史赛克分别占比17%、14%和14%,施乐辉、美敦力和锐适处于第二梯队,市场份额稍小,分别占比7%、6%和5%。


从细分领域看,各公司的竞争力有较大区别:
  • 创伤领域:强生占有绝对领先地位,2018年市占率达到36%,第二名史赛克占比20%。
  • 脊柱领域:美敦力优势显著,占比高达28%,强生和Nuvasive分别占比15%和10%。
  • 关节领域:捷迈邦美占据27%,位居第一,史赛克和强生分别占据19%和18%。
  • 运动医学领域:锐适和施乐辉显著领先于其他厂家,分别占据34%和23%。
骨科行业作为医疗器械重要的细分领域,所在领域的前五大公司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强生医疗作为综合性器械公司,2019年财年收入为260亿美元,其中骨科收入约90亿美元,公司在2019年全球器械公司排名中位列第一。史赛克作为全球第二大骨科公司,2019年财年公司总收入为149亿美元,其中骨科约75亿美元,骨科收入占比接近50%,公司在2019年全球器械公司排名中位列第十。捷迈邦美和施乐辉作为以骨科业务为核心的器械公司,在2019年全球器械公司排名中位列第十三和十八位。


从公司股价表现看,骨科产品线齐全的骨科第二大巨头史赛克股价在过去二十年实现了12倍以上增长,2010年以来实现了3倍以上增长,最新市值超过700亿美元,以关节和运动医学为特色的骨科巨头施乐辉在过去二十年实现了近7倍增长,2010年以来实现了2倍增长,最新市值近200亿美元。


三、中国骨科市场

2018年我国骨科市场规模达到258亿,2010-2018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预计2018-2023年将保持1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


从细分领域看,2010年至2018年创伤市场占比持续降低,关节市场占比持续提升,脊柱市场占比较为稳定。2018年创伤和脊柱类植入物市场占比均接近29%,关节类植入物占比略低,市场占比28%,运动医学等其他植入物占比约15%。目前,中国骨科消费结构与欧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别,主要因为国内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有较大差距,但正以较快的速度朝着发达国家水平发展。


创伤领域:2013年-2018年国内骨科创伤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76亿,同比增长14%,预计2018-2023年将保持1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40亿元。
脊柱领域:2013年-2018年国内骨科脊柱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73亿,同比增长16%,预计2018-2023年将保持1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45亿元。


关节领域:2013年-2018年国内骨科关节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2%,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72亿,同比增长21%,预计2018-2023年将保持1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50亿元,成为骨科第一大细分市场。
运动医学领域:2015年-2018年国内骨科创伤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2018年市场规模超过20亿,同比增长24%,预计2018-2021年将保持2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23年市场规模将接近40亿元。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对骨科四个主要细分领域从六个维度进行对比,判断行业发展潜力以及国产企业发展机遇。
行业催化剂:四个主要细分领域均受益于老龄化、消费需求持续提升等因素,其中脊柱和关节领域更加受益于老龄化趋势,脊柱疾病微创治疗方式的推广也会持续扩容市场,关节置换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另外,运动医学受益于运动的普及以及对生活质量的提升,市场潜力较大。
市场空间:目前,国内创伤、脊柱和关节市场规模接近,但参考欧美成熟市场的消费比例,关节的市场空间将是最大,其次是脊柱和创伤。
国产化比例:国内骨科市场整体仍由外资占据,但各细分领域有所不同,其中创伤市场国产化比例已到70%,脊柱市场国产化比例为40%,关节市场国产化比例为30%,运动医学市场国产化比例仅为5%左右。脊柱领域仍有一定国产替代空间,关节和运动医学领域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行业集中度:国内骨科市场集中度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国内前五大公司合计市场份额近40%,低于全球前五大公司合计近60%的份额,国产头部优势企业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市场增速:2018年国内骨科细分领域市场增速分别是运动医学>关节>脊柱>创伤,未来五年,预计仍然以这一趋势进行,运动医学和关节领域的龙头将最为受益。
技术壁垒:创伤类产品技术壁垒较低,脊柱类产品技术高于创伤类,关节类和运动医学类产品技术壁垒最高,具备长期技术储备的企业将率先在技术壁垒高的领域实现突破。


四、国内骨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2018年我国骨科专科医院数量达到654家,较2017年同比增长6%,2010年至2018年骨科专科医院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9%。2018年骨科专科医院的医生数量为13万人,同比增长15%,2010年至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8%。骨科医院和骨科医生的持续增长,将为骨科消费释放奠定基础。








五、骨科产业链

骨科医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各类骨科耗材和相关配套器械工具的研发、生产涉及医学、生理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产品直接或间接应用于人体的脊柱、关节等组织,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特别是在脊柱类和关节类领域,由于植入需要长期存在于体内,对产品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以及设计结构都有极高的要求。
将骨科耗材的上下游产业链梳理如下:


骨科耗材的上游主要是材料、医学生理学以及生产工艺等,其中材料是骨科耗材的核心,目前常用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生物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碳质材料等。医学和生理学等相关学科水平对产品的设计至关重要,对产品的临床性能有决定性作用。另外,骨科产品的加工工艺对产品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决定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生理学、材料学等行业的技术进步以及国产企业的迅速崛起,我国骨科医疗器械行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与发达国家厂商在技术的差距逐渐缩小:
  • 材料:类型逐渐丰富,在高端产品市场中,随着钴铬钼、纯钛、钛合金、多孔钽等生物金属使用范围的扩展,以及PEEK、可降解镁合金等新型材料临床应用的增加,植入物的多项力学性能和生物适用性不断提升。
  • 加工工艺:骨科产品的生产对加工工艺的精密程度要求较高。随着高精度加工设备和金属3D打印技术的广泛运用,各类骨科医疗器械的加工工艺不断优化,产品对临床需求的适用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 质量管理:国产厂商经过长期的积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已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六、国内骨科公司

国内骨科行业将长期保持高景气度,但野蛮生长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头部企业已开始展现越来越显著的竞争优势,行业政策频出也在加速行业格局重塑,看好全产品线布局的骨科企业和细分领域龙头。


1大博医疗:创伤龙头,全领域布局前景广阔
大博医疗是国内领先的骨科耗材生产企业,产品布局涵盖创伤、脊柱、关节、神经外科等多个领域。公司营业收入从2013年的2.0亿增长到2018年的7.7亿,复合增速为31%;归母净利润从2013年的1亿增长到2018年的3.7亿,复合增速为31%。
创伤和脊柱类产品作为大博医疗的主要收入来,2018年分别占比64%和20%。公司作为国产创伤领域的龙头,2018年市场份额约6%,且近几年来持续提升。2013-2018年公司创伤类收入由1.5亿增长至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7%,显著高于行业整体15%的平均增速,脊柱类产品由0.4亿增长至1.5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也大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凯利泰:聚焦骨科微创领域,看好平台化发展潜力
凯利泰是国内领先的骨科耗材生产企业,2018年公司实现管理层重组,剥离易生科技,收购美国Elliquence,战略进一步聚焦骨科医疗器械领域,推动公司加速实现大骨科领域的全面布局。公司营业收入从2013年的1.3亿增长到2018年的9.3亿,复合增速为49%;归母净利润从2013年的0.6亿增长到2018年的4.6亿,其中2018年由于出售易生科技对当前利润影响较大。
骨科作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收入占比为61%,其中椎体成形产品占比38%左右。2008年至2012年公司椎体成形类产品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2013年-2016年收入增速步入波动调整阶段,2017年后又开始呈现加速增长趋势,我们预计主要因为经过市场的持续推广,PVP/PKP手术治疗方式开始向基层医院渗透,推动了行业的加速增长。
3威高股份:国产骨科龙头,骨科业务有望单独上市
威高股份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医疗器械生产商,产品领域覆盖血液产品、介入产品、骨科产品、药品保障以及血液管理等。公司营业收入从2013年的46亿增长到2018年的89亿,年均复合增速为14%,归母净利润从2013年的4亿增长到2018年的15亿,年均复合增速为49%。
骨科作为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2018年收入占比为13%,是公司第三大产品。2010年至2018年公司骨科类产品收入由1.8亿增长至11.8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
4爱康医疗:国产关节龙头之一,具备3D打印优势
爱康医疗是国内领先的骨科企业,专注于关节产品的研发、生产。公司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1.5亿增长到2018年的6亿,年均复合增速为42%,归母净利润从2014年的0.5亿增长到2018年的1.5亿,年均复合增速为29%。
公司产品主要分为髋关节、膝关节和3D打印产品,2018年各占59%、24%和12%的份额。从增长率方面看,2015-2018年公司核心产品髋关节和膝关节均实现了高速增长,且有加速的趋势。3D打印产品作为公司特色,自2015年上市以来,增长十分迅速,2018年收入0.7亿元,同比增长112%。
5春立医疗:国产关节龙头之一,陶瓷产品优势显著
春立医疗是国内领先的骨科企业,专注于关节产品的研发、生产。公司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1.4亿增长到2018年的5亿,年均复合增速为39%,归母净利润从2014年的0.4亿增长到2018年的1.1亿,年均复合增速为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