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8个小时不吃不喝!”达州这群“姐妹花”,让人心疼……

 千冰室 2020-03-05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党支部的女党员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发扬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夜以继日地坚守在抗疫一线,筑起了一座抗疫的坚强堡垒。

01

王玉玲:第一批到达集中医学观察点

56岁的王玉玲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救医学科一名副主任护师,是急诊党支部年龄最大的党员,拥有24年党龄。从1月25日到2月25日,她听从组织召唤,一直坚守在通川区元达联合医院。

元达联合医院是通川区紧急启用的首个集中医学观察点,而王玉玲是第一批到达该集中医学观察点的医护人员,主要负责对集中医学观察点的护理工作及医疗防护物资的管控分配。

“大年初一上午,我接到通知后就立即到达元达联合医院,清理病房、划分区域、转送病人、配备药品,马不停蹄地忙了一天一夜。”王玉玲回忆道。

但当急诊党支部征集她的先进事迹时,她却婉言拒绝了:“在疫情面前,作为一名护士,又是党员,我做的都是本职工作,和战斗在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相比,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王玉玲表示,她会坚持到底,疫情不退,自己绝不撤退!

02

李莉华:守好疫情防控重要关卡

达渝高速达州南出口是进出达州城区的主要交通路口,也是达城疫情防控的一道重要关卡。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支部党员李莉华第一时间申请去那里驻守,投入到防疫最前沿。

每天,李莉华与同事一起,严密监测进入达州城区的车辆,对驾乘人员进行登记、监测体温,虽然操作并不复杂,但工作量却不轻松,需连续工作12小时。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莉华自觉扛起防控责任,为人民的平安健康守好防线。她说:“越是在这种危急时刻,党员越要冲锋在前,起好带头作用,把好关口,让疫情尽快得到控制。”

03

李倩:主动申请“高危”工作

疫情发生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紧急启动防控应急预案,调整并规范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流程机制。

春节期间,面对发热门诊患者激增的形势,急诊党支部党员李倩主动申请到感染风险较高的预检分诊处,负责发热患者流行病史调查、发热门诊诊断等工作。

由于要和病患近距离接触,每次值守,李倩都提前一个多小时换装,对医疗器械做好消毒。在医院医疗物资比较紧缺的情况下,为节约防护服,她每天坚持8个小时不吃不喝

尽管工作辛苦、压力大,但她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勇挑重任、临危不惧、积极担当,守好医院防护第一关。

1

记者 | 洪叶

编辑 | 陈玉洪

责编 | 潘丹

值班编委 | 付勇

众志成城抗疫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