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循循善诱聊经方,默默耕耘扬中医

 中医林佳明 2021-02-20

          更新时间:偶尔更新,随意写写

          微信公众号:经方日记

          全文字数:2628

          阅读时间:8分钟


 点击蓝字关注经方日记 


作者:广西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   宁毅

这个患者是我的一个表弟,首诊时间是2020年2月3日晚上,形式是网诊。

聊微信的过程中,其自述:

我湿气也重的很,一直在调理,不过不是很得法,前段时间稍微好点,过年才几天,舌头又胖了。

我问他用过药物,同时建议他把舌苔照片发给我看看。

舌苔示舌质红,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舌尖有草莓样红点,舌底两边红。

我把张庆军老师的伤寒病脉证治问诊单发给他,让他填好给我看。

问诊单主诉:

湿气重,容易疲倦,多说话容易累,有肾虚和脾虚,腰部经常酸,一直有耳鸣现象,有肠炎吃了中药,稍微好点。

左下腹压痛消失,左边胸、肋有小部门有不适,感觉气不上来,左边头部里感觉有点涨,脑供血有点不足,颈椎可能还有点问题。

一直不是很舒服,可能也导致脑供血不足。

这几天感觉有点虚火,我一直有湿寒,脾肾阳虚。

1、左边头里面有点点疼,这两天没休息好,感觉上火,太阳穴胀痛,偶尔还有刺痛感;

脖子有颈椎病,一直不是很舒服;

不怕冷,不过这几天衣服穿的少,手脚冰冷,特别是用脑时;

有点点怕风;爱出汗,自己吃了些补中气的药,稍微好点,不过一动起来还是爱出汗,主要是后头部,额不,颈部、上背部出汗多。

2、口不算苦,左胸肋感觉气瘪,睡觉起来经常左鼻不通;右边卧一下,左鼻能通。

3、以前大便溏稀,吃了段补中气的药,这几天可能有点火,大便正常,口有点渴,饭量一般,吃多了消化不了,肉不能多吃,不怕热,心情还好,嗓子不疼。

4、大便有点粘,因为有痔疮,感觉拉不干净,吃冷的不舒服,一般很少吃。

5、手脚冷。

6、精神不是很好,容易困,特别是下午5点7点左右,有时候会有点晕;四肢偏冷。

7、脉无力。

8、小便经常感觉尿不尽,黄色的,水喝多了会清;胃不涨,就是感觉消化不好。

9、小肚子一直很大,减肥很难减,有一点点胀满感觉。

辨证分析:

头疼,脖子难受,怕风,爱出汗,太阳病。

头疼,怕风,爱出汗,桂枝剂;脖子难受,葛根剂,所以用桂枝加葛根汤;

鼻子不通,麻黄剂;

做胸胁感觉气瘪,去芍药;

大便粘,拉不干净,大黄证;

吃冷的不舒服,脉无力,太阴病;

手脚冷,脉无力,厥阴病;精神不好,四肢偏冷,脉无力,少阴病。

整体辨证为:太阳、少阴、太阴、厥阴合病。

方证辨证: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大玄武汤加葛根、大黄。

处方:桂枝15g,生姜15g,生甘草10g,大枣15g,麻黄10g,细辛10g,制附子10g,茯苓15g,白术10g,党参20g,葛根40g,大黄5g,颗粒剂,7贴,每日一贴分两次,150ml开水冲服,饭后服药。

表弟在等药的过程自行先买了两副药回来煮吃。

在2月8日早上发来信息告知:

昨天晚上到现在感觉头有点重,腿寒,血压有点高,颗粒剂的药吃了两天,是要继续吃么?

还是先等等?

我问其血压多少?

吃药后是否出汗?

他告诉血压为140/90mmHg,没有出汗。

我让他吃药后再用辅汗三法:喝热粥,盖被子,发汗。

我告知药一定要饭后吃,同时再问其大便怎么样?

是否还有原来那么粘?

告知已经没有了那么粘了,大便有点稀,不过还是成型的。

感觉肚子轻松了些,舌头也没有原来那么红了。

就是有点气上头感觉,头重。

心也有点点慌,跟以前喝咖啡一样。

我告诉他,药对了,麻黄会有点气往上冲,因为要解表出汗,所以麻黄剂的药物都要饭后吃。

后来下午在被窝里面捂了一层小汗就自觉舒服些了,全身有点热。

我告诉他后面的药物没有特殊情况就可以不用捂汗了。

问我发汗是不是把以前寒气逼出去么?

我告诉他,发汗是为了解表,表解后就会没有那么怕冷,脖子就轻松些。

他说是感觉舒服一些了。

2月12日再问他。

他说:最近早上有点拉稀,不过拉完舒服些,左鼻子早上还是会不通,右卧一下会通,头部还是有点胀。

特别是太阳穴,是不是跟血压偏高有关系,胃口好了一点点。

四肢还是会冷,不知道是不是一直用脑,也有影响,躺被窝里会热。

脉比以前稍微有力点。早上醒来困的很,身上有点酸,这是湿气重么?

要不要再吃点桂枝汤?

我告诉他:那就说明我的方子对了,寒湿在表。

不是桂枝汤证,还是我的这个方再继续服用。

表弟接着告诉我说,对了,还有就是尿液很黄。

我告诉他,湿热代谢出去就会这样。

他问:我这个情况是怎么产生的?

我感觉身体一直慢慢下滑,一个年龄肯定到了,二个一直郁结也有关系,现在算好些,走出来了。

但是总感觉力不从心,没精神。

我告诉他:估计是你之前一直有感冒在身上没有痊愈。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他说:恩,有可能,前段时间也感冒过一次,七天左右,自己好了。

舌上牙印一直有,湿气重。

我告诉他:就是这样,感冒觉得自己好了,其实都没有好。

原方加黄芪30g,防风15g,气虚不固表,所以汗出多,动则加重,齿痕舌很多都气虚的,等于合上了玉屏风散。大便不粘,可以去掉大黄了。

他说:恩,气虚,动下就出汗。

2月21日,我问他:

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吃了多少付药了?

表弟回复:我是现在有好一些,晚上手心有点温热,脚还是会冷,药吃完了14付,感觉颈部和背没那么僵硬,腰这边还是有点酸,早上起来,内热好像还有一点点。

早上左鼻子比以前通了,晚上特别是6,7点就犯困,阳气还是不足,头会有些胀,心脏会有点点心悸感觉,不明显,能感觉的出,我把了下脉,三下后第四下会停一下,稍微停停。

我让其在原方中加:淫羊藿30g,巴戟天30g,生地熟地各20g,填精。

表弟担心说:我胃是不是也有点虚,可以用生地熟地么?

我告诉他:有防风、麻黄不怕的。

他又说:左边耳朵上方,偏后一点点,感觉里面一直有不舒服,是以前思虑过重,左右抉择不下留下的,这个应该没啥问题吧?

脑袋里的,这两天白天好一些,晚上了就又有点不舒服。还是心脏供血的问题呢?

我告诉他:气不够,所以气就会上冲。

问他血压情况。告诉我说:比上次好一点点,120/85mmHg,心率77次/分。

对了,还有个小便的问题,小便也正常,就是拉完了感觉总还有一点点,是肾气不足么?

我告诉他,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是这样的。

2月24日发来信息:昨天吃了一副,没有特别情况,今天早上感觉肾气强了点,不过也遗精了,这个应该也没事。

我告诉他没有关系,填精要有个过程。

3月3日,我再联系他,问他情况怎么样?

总共服药多少副?

他告诉我:感觉好一些,傍晚都手脚心有热,不过这两天三点左右头颈会出小汗,好像还有点内热,我把了下脉有点数浮,头下午三点有点涨痛。

总共服药21副。

这个治疗还算不错了,从阴证转到阳证,一共服药21副药。

昨天根据问诊,再次给他开了一方,再看后续疗效反馈吧。

这个记录有点啰啰嗦嗦,零零散散的,因为表弟也是练习传统吴氏太极拳的高手。

中间聊了很多的东西,有拳,有修行的,还有中医的东西。

而且他在我的影响下也在研读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我介绍的书还是胡希恕老前辈的两本书,希望身边的人都能够自己好好的学点中医。

像古朴中医刘建军老师说的:学点中医,把命照看好,将心安顿好。

年轻时候喜欢跟人争论中医是否科学?

现在入了仲圣门,再也无心去争论。

只愿每天多学习一点,每天多进步一点,每天能够给身边的人更多一点帮助。

人生四十不惑,希望两年后的我能够再精进一点,更明白一点。







林佳明,林利城

来自广西钦州的小医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