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复州皮影戏
2020-03-05 | 阅:  转:  |  分享 
  




?

孙玉发教孙子吹喇叭

?



独具魅力的皮影

?



德胜班在演出

?



孙红波养鸭贴补家用

?

张敬贤看皮影唱本时小孙女在一旁跟着哼哼

?

鄂文武与孙德深等研究新编皮影戏的唱腔

?

崔汉亭在盖了几年,却依然没有扎缝和镶玻璃的房前动情地拉起了四胡

?

吴宗英一边编筐,一边哼着皮影

?



?

?

?

?



? ? 我们已经是第四次奔波在寻找复州皮影艺人的路途上,从一个皮影艺人的家到下一个皮影艺人的家,中间常常要跑上几十公里。乡间公路的两边是绿油油的庄稼,间或可以看到忙碌在庄稼地里种田人的身影。坐在前排座上的德胜班班主孙德深断断续续地哼着复州皮影的唱腔,声音显得过于苍老和嘶哑,眼神也透露出些许迷茫……从繁荣到低落据传,复州皮影是在明朝万历年间由陕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来,清朝嘉庆年间是复州皮影活跃盛行的时间,当时河北滦州皮影艺人大量流入东北,促进了复州皮影的繁荣发展。“刚解放那会儿,已有300年以上繁荣发展史的复州皮影在这一带非常普及,仅瓦房店地区当时就有43个皮影戏班。我爸爸当德胜班班主时曾经在复州城开了七年的皮影戏园子,天天晚上演出,观众络绎不绝。那当时,复州人很多都会哼唱皮影,要找皮影艺人很容易,不光是皮影,以皮影音乐作基础,辽南影调戏音乐也发展迅速,当时唱红全国的歌曲《俺是个公社的饲养员》就是在皮影戏的唱腔基础上整理编成的。”看着窗外迅速闪过去的田园和庄稼,孙班主面带忧伤地对我们说。现在的德胜班、义和班等都是有上百年传统的皮影戏班。德胜班因影人制作精致,造型生动,色彩艳丽,唱腔丰富,唱本多而深受观众欢迎。皮影戏的繁荣时期,他们常年在农村活动,农忙时节便到海边为渔民演出,一晚上要唱两三本戏观众还不让走,常常演到天亮。逢年过节,祈福拜神,嫁娶宴客,祝寿添丁,群众都要把戏班请到家里。当时,只要听说村里来了皮影戏班,农民们都会兴奋地各家奔走相告。有的人家甚至带来好吃好喝送给戏班,希望他们下半夜再为村民多唱一本戏。有时候邻近村民为了把戏班抢到自己村里,甚至跑到台上抱走唱鼓。50年间,山川容颜未老,复州皮影却经历了从繁荣到低落再到期待复苏和传承的巨变历程。今年67岁的孙德深亲历了这一过程里所有的滋味。孙德深自幼喜爱皮影,爷爷和父亲都是世传的皮影艺人,小时候跟父亲学会了吹笛子。但是他的父亲并不希望他过早地进入皮影戏班。只有十几岁的孙德深只能凭着好奇和独有的音乐天赋在晚上看戏时偷着学。他的父亲去世后,本该挑起德胜班班主重担的孙德深却没有机会再扛起艺旗。小小的复州城也卷进了“文革”的红色海洋。面对43个皮影戏班已被打散,自己珍藏了30多个皮影影人也被没收的现实,孙德深不得不把他的愿望深深地埋起来。孙德深经常出现在演样板戏的舞台上。有一次,样板戏演到半夜,演的看的都累了,有人轻轻地捅了捅孙德深的肋骨,小心地问他能不能哼几句皮影听听,孙德深一个劲地摇头,问的和被问的都紧张得变了面色。这样的“玩笑”以后再没有人提起。只有在夜深人静时,孙德深才敢拿出藏起来的皮影戏唱本,偷偷看上一段那些用毛笔写在黄裱纸上的动人故事。不知多少个夜晚,他躺在土炕上,把儿时看了不知多少遍的皮影戏,在心中的影幕上演了又演,《唐英烈》、《武则天》、《开天辟地》……什么时候起鼓,什么时候响弦,唱腔为何激昂为何委婉,影人惟妙惟肖的动作是靠哪只手的哪个手指怎样操纵。甚至是皮影雕刻的小窍门,把驴皮熟透成透明板的各种秘方都在他心中反复温习。1982年,各种民间文艺的快速复苏鼓动着一直藏在孙德深心中的德胜班艺旗。已经四十多岁的他为复州皮影销声匿迹了近二十年而感到忧虑,复州皮影如在他这一辈失传是多么对不起祖宗先辈的事。于是有一天,他扯着不到十六岁的二儿子孙福续的手,来到镇文化馆,请示领导他可不可以重新打起复州皮影的大旗,把皮影艺术传给下一代,他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于是他一边整理皮影唱本,一边教儿子刻影人。有的唱本需要重写,他和老伴儿一起点灯熬油。对白怎么说,唱腔是什么调,他都用毛笔竖着写在唱本上;儿子为了学刻影人,不知多少次磨破了手,直到感染了,右胳膊肿得不能动,四处奔波医治了好几个月,伤好了又继续刻。不用刻意拔高孙德深父子有多高的政治觉悟,其实他们心中都有很朴实的责任感,前辈传下的皮影艺术总得有人要传下去,而这是落在他们肩头的事,不能等着别人去安排。只为了这份责任,孙家父子每年把收入的大部分用于买驴皮做皮影,现在还住在孙德深父亲留给他们的三间低矮的平房里,累积投入到皮影中的投资已有近十万元,而他们一家至今仍过着清贫的生活。两个儿子已经三十多岁却都没有取妻成家,二儿子除了务农,还担负着传续皮影艺术的重担。他现在已经成为最年轻的皮影艺人,刻得一手好皮影,几次在全国皮影调演中夺得刻影桂冠,现在除了刻影、演影,还在学习唱影。热爱依然传承艰难记者手中有一份近几年来收集的瓦房店市曾经搞过皮影的老艺人名单,大约有六七十人,有些已经过世,有些已经于多年前就放弃了,德胜班和义和班是现在还能够拉出来演出的皮影戏班,骨干艺人大多在六十岁以上,他们都技艺高超,并且都深爱皮影艺术,但这些年事已高的老艺人却没有一个人收徒传艺。为什么这些热爱皮影艺术的老艺人会作出如此举动,本报记者一行人连续四个星期,到德胜班几名主要成员家中,对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对皮影艺术传承的真实想法作了切片式的调查。崔汉亭,在德胜班里拉四胡,主要伴奏者。瓦房店市赵屯乡河洼村陈屯人,今年67岁,每次去德胜班排练演出需奔波80公里,来回公交车费需要50元。承包了一个小果园,夫妻以务农为生,家境一般。他是附近十里八村顶尖的四胡好手。每次排练演出都不惧路远,必会准时到达。问起为什么不把这门艺术传给儿孙,他脸上顿时收起拉弦时的一脸兴奋,神色黯然坚定地说道:“别说教他们,连摸我都不让他们摸。四胡拉到我这样的就很不容易了,却都不能以此为生。学这个耽误孩子学文化课,孩子们下了学又不能靠它挣钱。”孙玉发,在德胜班里专唱女声。瓦房店市太阳街道苏店村后关店屯人,今年78岁。孙玉发出生在喇叭世家,17岁开始唱皮影。他为皮影戏中女性人物所配的唱腔和对白,令影窗前的观众真的以为影幕后是女人在说唱。除了务农,主要靠在乡间的红白喜事上吹喇叭挣钱。他是德胜班里年纪最大的。问他为什么不从后代里培养一个唱影的接班人,他说道:“学它没有什么用,儿孙都不愿意学。我也给儿孙传艺,但不是皮影。我的孙子孙国奎今年31岁了,跟我学了多年的唢呐,现在吹得不错,一年多多少少也能挣些钱。皮影没有演出市场,就没有办法在民间传承。”吴宗英,在德胜班里专唱男声,音色孔武有力,亦庄亦谐,瓦房店市杨家满族乡吴沙村人,今年65岁。去他家采访时,吴宗英正在家门对面的路边棚子里赤膊编筐,他手巧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一天可以编十几个笼子,每个笼子买10元,供不应求。他说:“我爱皮影,平常也是一边编筐一边唱皮影。传艺给后人,人家不学,谁都能算开账:我编筐一天能挣百八十块钱,演一场皮影最多也只能得一百元钱,可演出前我得排练好几天,均摊下来,干皮影赔钱。我喜欢皮影,赔点也愿意。可孩子不干。”张敬贤,德胜班里主司鼓板,拉弦唱影都能干。瓦房店市杨家满族乡双沙村人,今年63岁。年轻时在农场干活,现在每月有四五百元的退休金,全家务农,每年能净收万元左右,不愁吃穿,但不富裕,说起皮影传承的事,他认为实在太难。他说:“别说传给后人,就是我如果没有那点退休金,可能我也难以坚持,尽管我生来就喜欢皮影。”鄂文武,德胜班里三弦伴奏者。庄河市吴炉镇徐营子村鄂营子屯人,今年68岁。他是德胜班骨干艺人中住得最远的一个,每次从家里来,单程就得用去半天的时间赶路,换乘三趟公共汽车。三弦弹得好,精通皮影音律。说起皮影传承,他的回答只有一句:“不想传给儿孙,因为我单靠皮影已经吃不上饭了。”孙红波,德胜班里主要耍影人。瓦房店市杨家满族乡双沙村人,今年34岁,她是孙德深的二女儿,孙德深为了复州皮影得以传承,已经打破“传男不传女”的祖训,把她培养成了复州皮影界中最年轻的女艺人。她深知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好在当厨师的丈夫每月可以收入1000元钱。她自己除养鸭喂猪以外,经常去给人打零工。受父亲影响她很看重皮影艺术传承,问到她将来会不会把这门艺术传给儿子,她说:“那要看他是不是那块料,但无论如何,这门祖传艺术一定要传下去。”现在德胜班演出一场皮影(3个小时)的酬金是1500元,每人最多可分得100元,除掉一顿晚饭的钱和交通费用,只能剩几十元钱,但是每场演出前都要和在一起排练一两次,这还需要交通、吃饭等费用,实际上是赔钱的,正是生活的困窘让老艺人们作出了无奈的选择。但年轻的孙红波的话给了所有人一份信心,尽管复州皮影的传承到了关键阶段,但复苏的前景依然值得期待,政府也开始了抢救和扶持的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开始显现7月22日德胜班在瓦房店八三广场上为市民举办的一场演出前,天空突然下起雨来,许多市民冒雨打伞站在广场上等着不肯放弃看演出的机会。演出开始仅五分钟,主办方的工作人员不得不临时宣布暂停演出,因为许多观众从台下来到台上,非要看看皮影艺人在影幕后是怎样操作的,主办方工作人员怕踩踏了舞台,不得不叫停演出,劝说观众下来。一位抱着小孩的父亲苦苦哀求拦在前面的工作人员,请求允许他的孩子掀开幕布一角看一眼皮影艺人的操作,他真诚地说:“好歹俺也是瓦房店人,不能等孩子长大了,说不出复州皮影是什么样子的。”这场演出让我们看到复州皮影戏并没有从人们心中消失。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都在尽力抢救和扶持复州皮影。瓦房店市在2005年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大连市和瓦房店市两级财政今年已计划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复州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瓦房店市文化局近年来经过普查、调研、挖掘、整理,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档案,为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可贵的贡献。瓦房店市已把振兴复州皮影作为展示本市传统文化魅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建最佳旅游城市的重要环节来抓。最近瓦房店市委宣传部强调为德胜班安排了几次大型的皮影戏广场演出,既为皮影艺人提供了表演的机会,又让更多的群众领略了皮影艺术的魅力。大连市文化局最近又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复州皮影发展,保护其传承的具体措施,不仅到一些生活贫困的老艺人家里探望,并送去温暖,还将组织相关人员考察复州皮影的历史,访查皮影艺人,整理皮影文字、图片资料;对皮影制作、唱、耍等技术进行全面研究,招收年轻爱好者,对复州皮影进行系统化的传授、培训;建立皮影艺术展、成立皮影艺术团、培养皮影艺人,探索、尝试皮影艺术产业运作。大连市和瓦房店市共同对辽宁省重点保护文物横山书院进行了修缮,并在书院内设立了一个小型复州皮影戏基地,包括展馆和会馆,展馆将展出皮影的史料、道具等,会馆将定期举办小规模的皮影培训班,聘请目前健在的皮影老艺人为学员传授技艺。近年来已有美国、挪威、德国、法国等多个来大连和瓦房店的投资商和考察团点名要看复州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已开始在国际潮流中凸显。孙德深曾对记者表露有一个梦想,就是将来有钱时搞一个皮影学校或培训班,义和班班主宋国超也公开表示无论谁想学,他都愿意教。有孙德深、宋国超这些执著皮影的艺人,有政府和各界的支持关注,相信复州皮影的复苏不会遥远。

【编者按】唐山著名皮影专家魏力群在他的一部专著这样写道:或许皮影的整体艺术形式会在今后的历史阶段中逐渐消亡,或许只有少量的皮影演出是作为民间文化的传统状态保留,但是从皮影艺术深层的民俗观念、造型意识等方面来说,它也将被今后的现代生活所吸收,将会变为新的艺术状态而存在。我们谈保留传统文化,重要的就是要以它们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本和基础,从而进一步创造新时期的新文化。这是一种对艺术发展走向的冷静思考。今年春晚上,舞蹈《俏夕阳》将古老的唐山皮影戏中“皮影人”的表演变为真人演出,将皮影戏的精髓通过真人搬上舞台,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为古老皮影的现代传承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崭新思路。纳西古乐与城市丽江的旅游紧密结合重现辉煌,也给我们复苏复州皮影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将传统艺术进行产业运作,进而将它培养成旅游城市的一张别具韵味的名片。 ?

















































献花(0)
+1
(本文系涛儿—taoer...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