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敬天,敬地,敬自己

 苍木先生 2020-03-05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人,当有敬畏之心,才能懂得遵守规矩。人,生于天地之间,行走于红尘之中,要懂得心存敬畏。为人处世,只要存有敬畏,便能理顺所有头绪。在岁月中,收敛欲望,珍藏梦想。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心存敬畏的人,有做人的原则,绝不突破道德的底线。做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不慌不忙,进退有度。


天佑苍生,片刻不离,因“知时”而被敬畏;地生万物,春播冬藏,因“知止”而被敬畏;人成万物,审时度势,因“知度”而被敬畏。为人,要懂得休养生息,学会进退之法,知道命运有时需要人为,有时也要天意。有所敬畏,才能有所期待。


01、敬畏天


天佑万物,才有了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敬畏天,敬它的包容,敬它的苍茫,敬它的威严,敬畏它的无言,更敬它春夏秋冬持之以恒的不懈坚持与无穷耐力。没有天的“知时”,就没有万物的存在。


离开了天,就没有了阳光、没有雨露、没有空气,更没有天空的庇护,陨石、潮汐、尘埃等就将无序的对我们进行肆虐,人的生存就会成为一种奢望。对苍天敬畏,其实就是对生命本身的敬畏。


天虽无言,也善待一切生命,然而,没有了对天的敬畏,对天地无穷的摄取,最终只能得到天地的反噬,给自己带来无穷的灾祸。人敬畏天,善待大自然,自然会得到天的庇佑,反之,必然受到上天的惩罚。


人与天地大自然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积德行善必然受到上天的回馈,作恶多端必然受到上天的严惩。或许,上天对善恶的回馈并不那么明显,但始终不会遗忘。


人类依赖大自然的生活,也从大自然摄取资源,因此就有了一些人贪得无厌,没有了敬畏之心,不顾大自然本身的循环,过度地滥用了自身的能动性,伤害了天地存在的规律。因此,有了飓风、海啸、极寒极热的极端天气。


顺应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不仅是对人的要求,也是天本身的要求。没有了对天的敬畏,凌辱、欺瞒,最终只能自己承受恶果,怨不得苍天。


02、敬畏地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护佑万物,地生养万物。我们敬畏地,因为它有荣有枯,有收有藏,并且稳中求进,稳中向好。没有地的“知止”,我们就不懂得四时变迁中的规律,生存的进退有度。


生存于大地之上,靠土地生存,靠土地生产粮食,靠土地才能繁衍生息。想要丰收,就要滋养大地,想要世界美丽,就不能损坏大地。敬畏地,善待大地,就是善待自己,就是对自己生存的维护。


大地不仅给人生机,也充满了智慧。地生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看似万物的成长,何尝又不是人本身的成长呢。即给了给养我们的养料,有赋予我们维护大地和谐共生的责任。


大地是母亲,她生育我们,养护我们。敬畏大地,爱护大地,才能同样获得大地的尊重和爱护。一味的只知道向大地索取,吸干她所有的养分,让她变得满目苍痍,最终只能得到大地最无情的抽打。


古人都知“不钓三月鱼,不打三春鸟”,此时的鱼满腹鱼籽,这个时候吃鱼,不是吃一条,而是万千条,因此,可能导致鱼种群的消亡。不打三春鸟,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此,大自然的平衡就会被破坏。


敬畏大地,就是要维护大地的和谐。正是因为对大地摄取过多,蚕食了本该属于其它物种的生存空间,而不爱惜大地本身的和谐。从而使得地震、火山、疾病等频发,人类面对更多危机。须知,大地是想子孙借的,终将需要还给子孙。


03、敬畏自己


有位哲人曾说过:“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甚至敬畏自己。”人生总是很长的一段时间需要独自前行,去感悟和体会这个世界。在困难前,不屈服,也不言弃;在生活里,不抱怨,也不慌张。这样的从容,总能让人心生敬意。


人生不漫长也不短暂,总要懂得生活,在生活中成长,学会让步,学会妥协,学会敬畏。在与他人交往中,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让它平和温暖;左右好自己的心情,让它轻松愉快。人活一生,并非要成为孤岛,而是与人共生。


由己及人,敬畏自己,也就是敬畏他人,敬畏天地。怀有一个敬畏之心,做事就有了约束,心中有了信仰,不会茫茫撞撞,不会毫无禁忌。世界的和谐美好,看似杂乱无章,其实都有规律可循。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敬畏自己,就是敬畏生命本身。


在人生的这场漫长对抗中,有些人笑着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后。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不乱心,不过度,不强求,守在规矩中,居在方圆内。一切安宁会不期而至,一切美好会如约绽放。一个不懂得敬畏自己、敬畏他人的人,也许会笑在开始,但终归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中受到规矩的钳制,难有作为。


04、人生常怀敬畏


《中庸》所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敬天、敬地、敬自己,把握好自然永恒规律,对天地保持敬畏之心,与大自然共生互长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发展。如果你的敬意,满天满地满心都是,天地感受到,他人他物感受到,必定也会得到他们的爱护,那才是最盛大的欢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