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在启动的德意志战车,1941年德国装甲力量

 cat1208 2020-03-05

著:罗伯特·A. 福尔奇克

译:顾剑 朱任东

(上图)一个混编的德国装甲战斗群准备入侵苏联

为打击苏联,德国国防军最初部署了17个装甲师,编成4个装甲集群。有9个装甲师组建尚不足一年,是希特勒决定把装甲师的数量翻倍后,于1940年8月至11月期间以现有步兵单位为基础组建的。事实上,这意味着参与“巴巴罗萨”行动的装甲师中有将近一半没有装甲作战经验。装甲师的编制结构也不统一:8个师下辖2个装甲营,另9个师有3个装甲营。这些装甲集群下辖10个摩托化军,后来在1942年初更名为装甲军,各辖2个装甲师和2个摩托化步兵单位。装甲集群(或1941年10月以后的装甲集团军)将成为1941至1942年德军主要的战役装甲力量,而装甲军将是主要的战术力量。先前的战局让国防军知道了集中使用装甲兵的价值,所以在东线战争的第一年,单个装甲师、旅或团独立行动是罕见的。

大部分的装甲部队分配给了中路的中央集团军群,包括海因茨·古德里安(Heinz Guderian)大将的第2装甲集群和赫尔曼·霍特(Hermann Hoth)大将的第3装甲集群。这2个装甲集群有9个装甲师,共1786辆坦克,占“巴巴罗萨”行动总数的57%。在战前为争取装甲部队成为独立兵种而奋斗的古德里安,现在凭借在波兰和法国指挥装甲军树立的威信,获得了“巴巴罗萨”行动中最强大的几个装甲师。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在战役打响时拥有13个装甲营近1000辆坦克,他的5个师全部装备Ⅲ号中型坦克。相比之下,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共有4个装甲师共12个装甲营,没有1个装备Ⅲ号中型坦克,都是装备捷克制造的38(t)型轻型坦克,配备37毫米口径的斯柯达A7型加农炮,共507辆。38(t)坦克仍然在布拉格的BMM公司生产,比Ⅲ号F/G型有更好的机动性,但装甲和火力就差多了。事实上,霍特的装甲集群主要是追击力量,反坦克能力可以忽略不计。

(上图)第12装甲师的一辆38(t)型坦克,该师隶属于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

赫普纳大将(Höpner)的第4装甲集群的任务是支援北方集团军群向列宁格勒推进,是德军在“巴巴罗萨”计划中被赋予独立任务的最小的装甲兵团。赫普纳有3个装甲师,下辖8个装甲营,共590辆坦克。他的装甲部队全都久经沙场,但装备却是德国和捷克制造的大杂烩。尤其是第6装甲师,主要装备过时的捷克制造的35(t)型轻型坦克,这一型坦克早在战役开始时就已无零配件可用。捷克造35(t)型坦克的机械可靠性不足以支撑长期作战,在1941年10月之后就从一线作战部队中除役。而第1装甲师特别幸运,其4个步兵营中有2个共装备了近200辆Sd.Kfz.250型和Sd.Kfz.251型半履带装甲车。

在波兰南部集结的冯·克莱斯特(von Kleist)大将的第1装甲集群是南方集团军群突向基辅的矛头。克莱斯特所部是古德里安之外装备最好的装甲集群,5个装甲师下辖10个装甲营,共有730辆坦克。克莱斯特麾下有不少Ⅲ号中型坦克,没有捷克制坦克,但是他的作战地域也比其他坦克装甲集群大得多。国防军谍报局的情报人员对于苏联坦克部队的实力和部署了解有限,但足以判断出克莱斯特将面对红军一些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所以克莱斯特需要至少另一个装甲集群的帮助才能完成使命,就不足为奇了。

1941年编制的装甲师的主要作战部队:1个装甲团(有些师还有装甲旅旅部),下辖2个或3个装甲营;2个摩托化步兵团,共有4个营;1个摩托车营;1个侦察营;1个摩托化炮兵团,共有36门牵引式榴弹炮;1个装备37毫米和50毫米反坦克炮的坦克歼击营和1个摩托化工兵营。大部分步兵乘卡车机动,但装甲师已开始获得性能优异的Sd.Kfz.250型和Sd.Kfz.251型半履带装甲车,“巴巴罗萨”计划开始时已装备了约560辆。总而言之,装甲师下辖5个摩托化步兵营和摩托车营,共有5300名步兵。一个1941年编制的装甲师共有约4100辆汽车。1941年6月,装甲营的编成远未达到标准化,但其作战单位有2个或3个轻型坦克连[装备Ⅲ号、35(t)或38(t)型坦克]、1个中型坦克连,装备Ⅳ号坦克。总体来说在理想状态下,满编的装甲营将有66—88辆坦克(15—20辆Ⅱ号、35—52辆Ⅲ号、14辆Ⅳ号及2辆指挥坦克)和625—780名官兵。虽然一些陈旧的Ⅰ号轻型坦克仍保留在装甲师中,但它们并不隶属于装甲团,只在工兵营中作为扫雷车使用。

在“巴巴罗萨”行动中,Ⅲ号坦克是德军坦克的主力,其中较新的G型和H型是当时德国装甲部队最好的坦克。这2个型号装备50毫米KwK 38L/42型坦克炮,在火力和防护方面比红军坦克的主力—T-26或BT系列轻型坦克要好。Ⅲ号坦克的作战目标是击败敌方坦克,其一个弹药基数为85发穿甲弹和15发高爆弹,标准的39型穿甲弹可以在500米距离击穿47毫米的装甲,使得Ⅲ号G型或H型坦克在典型的交战距离上可击败苏联所有的轻型坦克。如果使用38型穿甲弹在500米以内从侧面或后方射击,Ⅲ号坦克甚至能够击伤苏联T-34坦克,这种操作有难度但并非不可能。由于50毫米的40型穿甲弹是钨芯,所以具有更好的穿甲能力,其在“巴巴罗萨”开始之前刚投入生产,但数量有限,例如第4装甲集群配备的40型穿甲弹只够每辆Ⅲ号坦克携带5发。

(上图)1941年6月,一辆150毫米口径的自行重步兵炮开过一辆被丢弃的KV-2重型坦克。

虽然Ⅲ号坦克反坦克火力还可以,但主要局限是其一次性加满油后的战术行程也只有100公里,实在是不尽如人意。在“巴巴罗萨”计划开始时,装备75毫米KwK 37 L/24型榴弹炮的Ⅳ号中型坦克装备了52发高爆弹、21发穿甲弹(被帽穿甲弹或穿甲弹)、7发烟雾弹。被帽穿甲弹在500米距离可以击穿39毫米厚的装甲,但其速度太慢,不适合与T-34或KV坦克交战。为了加强火力,德国人正在为Ⅳ号坦克和Ⅲ号突击炮上使用的75毫米榴弹炮研制一种新型高爆反坦克弹药(即破甲弹),但其直到1941年底才开始使用。

事实上,在1941年,Ⅳ号坦克和Ⅲ号突击炮两者都只适合承担支援步兵的角色,Ⅲ号坦克是“巴巴罗萨”战役时装甲兵唯一有效的两用坦克。除了坦克以外,国防军还部署了12个突击炮营,配备200多辆Ⅲ号突击炮,以及5个集团军直属的坦克歼击营,装备135辆I型坦克歼击车。I型坦克歼击车是一种临时装备,将捷克制造的47毫米高射速加农炮安装在过时的Ⅰ号坦克底盘上。在“巴巴罗萨”开始的时候,47毫米加农炮是国防军拥有的最好的反坦克武器之一。

在进入苏联的德国坦克中,有近四分之一是Ⅱ号轻型坦克,它们在之前的法国战役中就已经过时。与Ⅰ号坦克不同,Ⅱ号坦克仍在德军坦克排和坦克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经常被用作侦察坦克,但和T-26或BT系列轻型坦克相比,Ⅱ号坦克有更好的装甲防护,其高射速的20毫米KwK 30型火炮可以在500米内穿透前者的装甲。Ⅱ号坦克还将在护送补给车队通过苏联游击队出没的森林地带时发挥效用。

本文摘自《东线坦克战1941-1945》上下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