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法则(之二) 病毒的奥秘

 爱游泳的黑熊 2020-03-05

导读:在病毒的世界里,站在生命舞台中央的,仍然是RNA

生命的法则(之二)

病毒的奥秘

| 立峰

- 1 -

生命是什么?用生命的两个基本特征,我们就能给出最简洁的回答:

1、以持续的能量输入,维持新陈代谢等各种生命活动,即生命以负熵为生;(见上篇生命的法则(之一) 生命是什么?)

2、带有某种遗传物质,并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生殖繁衍。(此乃本文重点)

而说到遗传物质,我们凭借常识就能说出DNARNA。但两者之间,除了表面的不同,真正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要知道除了病毒以外,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所以,要说清楚RNA究竟是何方神圣,我们就不得不从病毒Virus,这个令人谈之色变的新晋网红说起。

- 2 -

提到病毒,我们脑海中常会出现疾病、死亡等令人沮丧的词汇,即便病毒小到根本无法被感知,它却与人类的生存、演化密不可分。无论是在现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抑或放眼地球的生命演化史、及整个人类历史,病毒都扮演了无比重要的角色。可以说病毒与人类,共同拥有着现在的地球。

病毒对人类的影响非比寻常,它除了品种繁多、数量巨大外,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甚至今天所有地球生命,都极有可能是在大约40亿年以前,起源于病毒的。

2011年,科普作家卡尔·齐默Carl Zimmer,应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病毒星球计划”公益活动之邀,整合了全球的病毒学研究成果,写了一本《病毒星球》,也为大众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生命的窗口。

- 3 -

自文明诞生之初,就有着一代代的哲人学者,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生命的奥妙。那么,在生命与非生命之间,是否真的存在着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呢?

历史上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一直是肯定的,直到俄国生物学家伊万诺夫斯基1892年,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第一次得知了比细菌要小很多的烟草花叶病毒的存在。

自从发现病毒,生命与非生命的界线,也变得日益模糊起来。

我们要了解病毒,弄明白它究竟是不是生命,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参照物——细菌。也许很多小伙伴,压根儿就不清楚病毒与细菌的区别,这个办法,也便于我们对两者都能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1病毒的结构十分简陋,就是在一个蛋白质外壳里,装了点儿遗传物质,即DNA、或RNA

然而在自然界,即便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比如细菌,都有着完整的细胞结构,在细菌的细胞核里,藏有它的遗传物质DNA

也就是说,病毒相比于细菌,这种最简单的、具有整套细胞结构的单细胞生物,其结构和装备,都要简陋和寒碜得多。

病毒通过表面的糖蛋白刺突Glycoprotein
与人类细胞上的ACE2受体结合,而感染人体

2病毒实在是太小了,它的直径只能以纳米来衡量,是一种分子级别的存在;而细菌却是单细胞生物,属于微米级别。一个病毒的大小,仅是细菌的1%0.1%

如果把细菌看成一个体重100斤的女子,那么病毒就是她手里的一个甜瓜或几个香蕉。


病毒大概的直径
图片来源 知名科普类博主 柴知道 

艾滋病毒为例,如果把全世界所有艾滋病毒收集在一起,恐怕只有一汤匙那么多;而若是把世界上所有的病毒,全都装进原油桶中,大概也只能装满10桶。因为病毒的个头实在是太小了。

图片来源 知名科普类博主 柴知道 


正因为病毒既没细菌的细胞结构,其个头与细菌相比,又过于微不足道,所以用可以杀灭细菌的抗生素,来对付病毒,会完全不起作用。事实上,现代医学在病毒面前,至今都没有任何真正有效的药物;而要战胜侵入人体、兴风作浪的病毒,能够指望的,只有人体自身的免疫力。

但病毒的个子虽小,其数量种类却毫不逊色,据《病毒星球》统计,病毒的种类和数量,都超过了今天地球其他生物的总和。

常见病毒的形状大小 从左到右依次是
第一排:天花 疱疹 狂犬病 麻疹 艾滋病 非典病毒
第二排:埃博拉 流感 腺病毒 轮状病毒 ......

3病毒是一种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东西,模糊了生命的边界。自从发现病毒,人类才发现,原来生命与非生命之间,并不总是那么泾渭分明。

如果说病毒是非生命,因为当病毒颗粒飘散在空气中时,它就跟灰尘差不多,完全没有生命迹象。此时的病毒,即无法利用环境中的能量,进行新陈代谢,更没能力进行复制和繁衍,所以很难说它是一种生命。

但病毒有时候又是生命。当一个病毒如愿以偿、入侵了宿主细胞,就会立刻活跃起来,争分夺秒地利用宿主细胞中的能量和原材料,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并用遗传物质来指导新蛋白质的合成。

只有成功入侵宿主细胞,病毒能才呈现生命现象,不断生儿育女、复制出无数一样的病毒,并伺机侵入其它细胞、继续繁殖。而当新病毒组装完成后,如果没有遇上合适的条件,它们同样会回到非生命的状态,等待合适的宿主细胞、伺机而动。

- 4 -

病毒与其它生物相比,还有个根本区别,即病毒的遗传物质并不总是DNA,而经常是RNA

今天的地球上,除病毒以外的所有生命形式,无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全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

原因很简单,同为遗传物质,RNA是原始的单链结构,进行自我复制时,错误率较高;而DNA双链结构,则有着较强的稳定性,自我复制才不容易出错,从而保证了基因向后代传递的准确性

相比于古老的RNADNA复制时的错误率大大降低,显然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但在病毒的世界,以RNA作为唯一遗传物质的情况,却相当普遍。可见,病毒本身就是种最原始、最古老的东西。而我们在现实当中,遇到的那些琢磨不定、容易变异的病毒,都是RNA病毒

正因为这些病毒变异性强、稳定性差,所以才如此地难以对付,就连现代医学都对它们束手无策。令人头疼的RNA常见病毒有,流感、禽流感、艾滋病、登革热、埃博拉、SARS、MERS,以及正在蔓延全球的Corona Virus等等,它们始终变化多端、捉摸不定。

前不久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网站发表的一篇论文表明,仅短短两个多月,该病毒就已经演化出了好几代新的毒株。

病毒RNA在复制过程所产生的错误,使得病毒只需积累短短几代,就能演化出完全不同的遗传信息。因此,病毒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够适应环境、获得更多生存机会。RNA病毒的这个特点,反而成为了它独特的生存优势。

比如几乎每年都会光顾各国的流感病毒,正是RNA复制时的高错误率,使得流感病毒的特征总是处于变化之中。于是,人体的免疫细胞,每次遇上以新面目出现的流感病毒,总是显得顾此失彼、疲于应付。而反过来,病毒却获得了很强的适应性。

这也正是诸如流感、禽流感,以及Corona Virus等等RNA病毒,隔三差五,就又回到人群之中兴风作浪的原因。因为,病毒的这种快速变异性,给病毒疫苗、以及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大大增加了难度。

相比之下,DNA病毒的种类却十分有限,常见的:天花病毒、乙肝病毒、噬菌体等。因为DNA双链结构遗传物质,让病毒性状也显得超级稳定。

比如天花,就是种相当古老的病毒,最早关于天花的记录,出现在古埃及。有人在公元前12世纪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发现了疑天花皮疹的迹象。

脊髓灰质炎病毒 即小儿麻痹症 同样是一种DNA病毒

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也顺便带去了天花病毒,无意中借助天花等传染病,在一百多年里,就杀死了原住民人口的95%。而在世界范围内死于天花的人口,累计超过十亿。

1798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Jenner从挤奶女工身上发现,人对天花和牛天花两种病毒,是交叉免疫的,而人感染牛天花时,只有些轻微的症状。这个重大发现,催生了天花疫苗的发明。即,在人身上接种牛天花病毒,以激活人体特定的免疫反应,使接种者从此获得对天花病毒的终生免疫力。这便是我们早年常见到的种牛痘

对付细菌入侵,人们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杀死细菌,但一旦面临病毒的攻击,人类却总是束手无策;唯一的办法,就是激活人体内的特定抗体、加以对抗。所以,以目前我们有限的医疗手段,最多只能是抗病毒,而远远无法杀死病毒。

1979年,WHO宣布天花在世界范围被彻底消灭。而天花,这种年代久远、杀人无算的病毒,之所以能够被人类彻底征服,因为它看似凶悍、却存在太多缺点:

1天花病毒只存在于人体,所以只要它在人群中被消灭,就可以被认为灭绝。而有许多病毒如Sars、禽流感,同时存在于动物体内,所以只要相应的寄生动物存在,病毒就永远无法被彻底消灭

2天花病毒DNA病毒,超级稳定、千年不变,因而成了个可以被瞄准的固定靶;所以,凡得过天花的人,一旦病好,都将获得终身免疫

3、天花病毒还有个猪一样的队友,就是牛天花。詹纳医生由此发明了针对性的、简单有效的免疫方法接种牛痘,而得以彻底杜绝病毒产生的威胁。

因此,能剿灭天花病毒,并非因为人类发明了对付病毒的特效药,而只是发明了特定疫苗,有效激活了人体自身的特异性免疫力。

虽然天花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但人类在同病毒的战争中,依然危机四伏、前途未卜。像天花病毒这样的缺心眼儿DNA病毒,毕竟是极少数,能战胜它也完全是一种侥幸。

现在困扰人类的大部分病毒,都是RNA病毒,变异性极强。比如流感病毒。几乎每年卷土重来的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剧烈的传染病,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全世界最著名的一次流感大爆发,就是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在当时世界18亿人口当中,有30%被感染,导致了超过5000万人的死亡。而时下正在肆虐全球的Corona Virus,也是一种RNA病毒,同样极难对付。

因为RNA的天生缺陷,几乎全部的地球生物,都放弃了用它来作为自己的遗传物质,而选择了更稳定、也更精确的DNA

但反过来,稳定的DNA天花病毒被消灭了,而浑身缺点的RNA病毒——这个地球最初的生命形态,却生机勃勃地存在了几十亿年,甚至将与地球生物同生共死,继续着猫捉老鼠的游戏。

在病毒世界里,站在生命舞台中央的,仍然将是——RNA。

1、《生命科学50讲》作者:王立铭,浙江大学生命科学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