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蛰日赏《李煦四季行乐图》中的四季轮回

 mengyu4613 2020-03-05

2020年3月5日  

10:56:44

庚子年二月十二

惊蛰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清·李煦四季行乐图

    清·李煦四季行乐图卷,绢本设色,横672厘米,纵60厘米。描绘李煦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游玩行乐的场景。绘制水平精湛,是清初肖像画的代表作品。原存昌邑姜氏祠堂,今藏青州博物馆。

春季

    春季,远山一黛,江水如蓝,卷首露出石桥一角,桃花盛开,嫩柳摇姿,乳燕娇啼,李煦头戴凉帽,表情安闲,身穿皂靴,骑骏马郊游,随从4人紧跟其后。


夏季

     夏季,绿洲上白鹭纷飞,近处菡萏绽放,两只鸳鸯在嬉戏,敞篷小船驻于古树之下,李煦袒胸露腹倚坐在根雕椅上,身旁放一羽扇,舟前水盆中盛放藕等果蔬。

秋季

     秋季,山顶上古树环绕,秋菊盛开,李煦手拈胡须,穿石青便袍,黄单裤,粉底红鞋,坐于豹皮褥上。一小童手捧食物援径而来,李煦左侧小童似在酿制美酒,右侧小童正烹烧美食。

冬季

冬季,右上角两行大雁南飞,梅花冒雪傲放,雪压翠竹,李煦头戴暖帽,身穿红棉袍,坐于阁楼之上,身前桌上宣纸平铺,一小童正研磨。

       李煦(1655—1729),字旭东,又字莱篙,号竹村,本姓姜,昌邑人,隶满洲正白旗。其父李士桢曾任广东巡抚,是清初知名疆臣。李煦历官内阁中书、韶州知府、 宁波知府、畅春园总管,“卫直禁陛,扈从出入,积节不懈,办事敏干”,受到康熙帝赏识。康熙三十一年(1692)十一月,曹雪芹祖父曹寅由苏州织造调任江宁织造,李煦以内务府员外郎出任苏州织造,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二月卸任,前后整三十年。凭借与康熙帝的特殊关系,李煦与曹寅先后四次办理南巡接驾事宜,并特命轮流担任两淮巡盐御史。康熙四十四年(1705),李煦因办理康熙帝第五次南巡,加大理寺卿衔。康熙五十六年(1717),又因“补完盐课亏欠”,加户部右侍郎衔,后以覃恩封光禄大夫。雍正二年(1742),因亏空公款三十八万两被革职抄家。雍正五年(1727),因曾为雍正帝政敌胤禩等购买苏州女子,定为“奸党”,发配打牲乌拉(吉林省吉林市北),雍正七年(1729)冻饿而死。

     李煦与曹寅身份特殊,不仅长期共事,而且李煦之妹即曹寅之妻,关系密切。故李煦不但是研究康熙朝政治、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而且“昌邑李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逐渐成为了《红楼梦》及曹雪芹研究的新领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