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添博士│为什么音乐对孩子很重要?用音乐解锁大脑的6大能力

 练练r5fjb6bpvd 2020-03-06

从怀上宝宝开始,我们家长就在各种场景下听说音乐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比如促进智力发育、培养情绪情感、提高艺术修养。但,为什么音乐对人很重要?音乐为什么有神奇的力量?

本文根据李添博士直播课堂进行整理,希望对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

音乐在古今中外的重要性


人类史上最早的乐器出现在德国-瓦斯本山区,旧石器时代的笛子,距离现在4万多年。而当时甚至连文字还没有出现。也就是说音乐的出现比文字还要早。

那时候的人们用秃鹫的翅膀做成了骨笛,即便到现在,这个笛子依然能演奏复杂的乐曲。我们可以想象下:原始人在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年代,依然要享受音乐,所以说音乐有他神奇的力量。

中国古代对文人要求的六项技能: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礼对应现代的“德”。乐-音乐+舞蹈, 射-射箭,御-打仗,书-写作,数-算数。可见古代文人是把“乐”放在了生存的本能、计算的本能前面,足以见音乐和舞蹈队人的重要性。

现代,委内瑞拉-音乐救助体系(委内瑞拉国家青少年交响乐团演奏教育系统(El Sistema Nacional de las Orquestas Juveniles e Infantiles de Venezuela)是系统的全名),让青少年加入交响乐团,避免青少年犯罪。1975年2月12日创立的那天,只有11个孩子参加练团,到如今,共在280多个地区, 已有约31万的孩子在“音乐救助体系”学习,共成立5000多个乐团。

通过这个体系,国家青少年的犯罪率明显降低。41年间,委内瑞拉国家状况起伏,政权交替,唯一不变的是这些孩子一周六天,每天下午两点到六点进行集中的免费音乐课程。

何赛·安东尼奥·阿布留(José Antonio Abreu ,1939年5月7日-),是委内瑞拉的政治家、音乐家、经济学家,阿布留博士是音乐救助体系创始人。(来自新闻)该计划中,2岁的孩子就可以开始学习,4岁开始学习乐器,6-7岁开始参加乐团演出。该计划也在全世界推行。

阿布留:“面对精神危机,唯有艺术才能克服,并解决人性最深层的渴望。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语言,动物没有语言。同样,人有音乐,动物没有音乐。

人类语言的尽头是音乐。

大脑如何加工音乐


唱歌的时候,大脑前额叶(大脑的总指挥)会活动起来。即便是想象唱歌,在心里唱歌,前额叶也会活动起来。

听觉、运动觉、视觉对应的大脑区域,也会在从事音乐活动的时候活跃。从事音乐活动的时候,多巴胺奖赏系统(快乐荷尔蒙)会被激活,所以人们在从事音乐活动的时候会感觉到很快乐。多巴胺分泌会在 吸毒、赚了钱、看见喜欢的人的时候激活。

在听音乐、从事音乐活动的时候,大脑的很多区域都参与了加工。传统的大脑左右半球的二分论——右半球负责艺术加工,该言论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已经被摒弃。因为左右脑中间有着非常重要的结构连接——胼胝体(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相当于电线,连接左右半球,使其相通)。

所以人们在加工音乐的时候,是全脑都在参与,因此音乐活动是促进全脑活动的。但是我们也要说,右半球会更多的进行音乐的加工,左半球会更多的进行语言的加工。

· 脑细胞越多越好吗?

· 脑细胞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让细胞之间的连接越多越好。因此,音乐的重要性由此显现——参与音乐活动能让全脑的脑细胞的连接都在激活。

学音乐是否能促进大脑的开发?


大脑的发展来源于2方面:先天与后天环境(后天得到的刺激)。

音乐对于孩子大脑的刺激会特别特别的早,早到孩子出生前,在妈妈肚子里时。宝宝在妈妈肚子里4个月大的时候,听觉的发展已经完成,孩子就能听到音乐了。

· 莫扎特效应是真的吗?

· 假的。当时的试验是在大学生中做的,听一段音乐,再做一段测试。当时测试的结果是积极的。而后陆续的试验,并没有证明听莫扎特音乐是持续有效果的。

· 胎教,要听音乐吗?听什么音乐好呢?

· 听什么音乐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妈妈喜欢,妈妈喜欢听音乐,这个过程中她的情绪好了,宝宝自然就好了。

孩子的听觉发展系统要早于视觉发展系统。刚出生的宝宝,视觉是模糊的,是靠听觉和嗅觉来识别和适应环境。

1岁之前的孩子叫做“世界宝宝”,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能够学会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因此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相应的音乐刺激,会大大增加孩子大脑的可塑性,会给孩子大脑的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

帕特里夏·库尔(Patricia Kuhl)(华盛顿大学大脑与学习科学研究所共同所长)她在早期语言和大脑发展上的研究造诣极深——这可是获得国际认可的。她研究发现(做“世界宝宝”研究的:1岁多的孩子,每天进行15分钟的简单的音乐游戏活动(如:随音乐节奏拍身体),持续两个星期后,经过音乐训练的孩子与没经过音乐训练的孩子,在大脑脑电波活动上,就出现了差异。SO, 早期的音乐活动,对于孩子大脑的发展,非常有效

1~3岁,孩子发展的关键,是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对教育工作者的意义是:我们可用听音乐打节拍、玩手指、蹦蹦跳跳,身体韵律操、绘本舞蹈,这类的活动,来促进孩子早期的器官及多个感官协同工作。

脑科学比较成年人与音乐家大脑的差异,做过音乐训练的人与没做过音乐训练的人的差异。发现:

1. 音乐和语言是非常相似的。学音乐的方式和学语言的方式是非常接近的。学习语言,我们是通过大量的听说,同样学音乐,也要有大量的输入(听),再去输出。

2. 音乐学习年龄越早越好。有研究发现:12~15岁之前,如果孩子没有经过正规的音乐训练,那就不再可能培养出绝对音高。如果在5岁之前没有接触过较丰富的音乐,那孩子的音乐口味就会很单一。——早期的音乐的丰富输入,是对孩子非常有益的。( 早期学过英语的孩子,和早期没有学过英语的孩子,在口音和熟练程度上,完全无法相比。)我们把这段时期成为敏感期,和学英语一样。

语言与音乐:

· 语言的音节的加工,与音乐的音调的加工对应。    

· 语言的句法的加工,对应音乐的乐句的加工。

· 外国人加工普通话时,是作为音乐来加工,因为普通话有4种声调。

· 有多个研究发现:对于低龄的孩子(如幼儿园阶段),音乐的学习和训练要比绘画的学习和训练效果更好。即对于早期的孩子来说,学习音乐要比学习绘画的孩子,表现的更好。

· 绘画:建议7岁,甚至10岁之后再系统学习。绘画更强调输出,而年龄小的孩子他天然缺乏对生活的积累,没办法做好输出。

美术系教授“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绘画?他们根本没有生活的积累和积淀,他们能画什么?!说让孩子画个快乐的场景,孩子根本不知道场景是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快乐。说表达忧伤,孩子根本没有生活的体验,根本就没有办法画出这种情绪的表达。”7岁前只要孩子喜欢,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不用刻意去学习如何画画。

· 音乐:早期的音乐活动包括节奏,曲风,音准等以及与语言、动作的结合,很自然,有韵律,孩子天然喜欢,也有系统的学习方法,比如世界四大教学法中的奥尔夫教学法就被大量运用在早期音乐启蒙教育中。

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来说,投入音乐的教育肯定要比绘画的效果更好。

· 最近发布在脑科学权威杂志上的研究: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者,从2、3年前开始追踪参与“音乐救助计划” 的美国儿童( 对,该计划已经从委内瑞拉扩展到全世界), 来比较从小学习音乐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有什么差别。

A组:4-6岁的孩子,每天放学后接触音乐学习。B组:4-6岁的孩子,每天放学接触体育运动。C组:4-6岁的孩子,什么都不干。

通过2年的学习,研究发现:A组,学习音乐的孩子,在语音的加工上(直接能预测孩子的阅读能力),有更高的表现。(李添博士自己的孩子5岁,她对于孩子的教育是:绘画,自己喜欢什么画什么。音乐,要求每天都要有固定的时间来学习。)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音乐是程序性的记忆,有动作技能,不是知识性记忆。你学会音乐后,一辈子都不会忘,就像学骑自行车,学会了就一直会。可是如果学会了一个高中物理公式,你现在不一定会记得。

· 来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个研究:让几组孩子分别学习钢琴、阅读、什么都不干。发现:学钢琴的孩子阅读能力同样得到了发展,跟学习阅读的孩子不分伯仲。经过半年的追踪,发现:学钢琴的孩子对语音的加工的深度,要比学习阅读的孩子更好。

· 2019年9月份,美国NIH国家健康中心发布的一个重点项目:怎样用音乐促进大脑的发育?怎样用音乐缓解疾病对人类的危害?音乐对自闭症、老年痴呆、疼痛均有很好的缓解。因此美国启动了这样的一个计划,来专门研究。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脑科学、音乐家、教育家联合在一起共同致力于研究 音乐促进孩子的发展,是如何在大脑里起作用的,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音乐、玩音乐。

学习音乐掌握的原则


好的输入,对大脑来说什么是好的音乐呢?

· 丰富。早期培养孩子音乐口味的时候,要给孩子听各种各样的音乐。

· 熟悉。同一首音乐,宝宝会喜欢反复听。

· 新鲜。音乐里含有超出预期的元素,会很吸引孩子。——super simple song.

· 简洁。短而小的音乐,跟孩子的较短时间的注意力更匹配。

· 关联。音乐跟孩子的生活能联系到一起,有助于孩子更主动的听音乐,连接音乐。(比如音乐里有小狗。。吃的。)

有效的输入。

· 主动的听 + 认真听+ 跟随音乐玩儿+ 陪伴听

· 一边听歌、一边做些跟音乐有关的活动。——边听边画画,边听边做音乐游戏,边听边思考回答问题,为阅读找到合适的配乐。

有效的输出。

· 音乐一定要表现出来。如 用不同的物品 代表身体的不同动作,让孩子进行简单的创作。孩子编创,家长演奏,或反过来。

把音乐和情绪关联起来。

· 早期的孩子,情绪的发展非常重要,同时音乐也很容易带给孩子不同的情绪感受。如听不同的音色,不同情绪的音乐,跟孩子分享讨论:听到这样的声音or音乐,你会想做什么样的表情呢?准备几首不同感受的音乐,让孩子带上耳机听根据听的音乐做出相应的表情,家长猜孩子演。这样让孩子把音乐的表达和情绪结合在一起。

李添博士分享自己的经历—— 如何让家里的2个宝贝喜欢音乐

博士本身幼年没有接触过良好的音乐教育,基本处于“乐盲”状态,因此不会参与孩子的音乐辅导。

· 对于不少家长的“钢琴随便学学就好”的观点的评价:这种想法会浪费时间,如果钢琴随便学学就好,那很有可能孩子对待其他事情的时候,很容易讲究就好,降低标准。

· 音乐跟语言一样,是交流的方式、表达的方式、获得社会认可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 家长一定要坚定信念,音乐是一定要学的,甚至比英语、数学更重要。家长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就不会纠结,孩子也不会纠结。家长要跟孩子说“音乐是一定要学的,但你可以自己选择一样乐器。” 这样,孩子和家长都不会痛苦。

· 家长要跟孩子讲真话:音乐的学习,肯定会有痛苦的,不会一直轻松快乐的。学习本身就是要辛苦的。家长要跟孩子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学期或者半个学期来看,如果你不喜欢,OK, 我们去换另一个乐器学。但音乐一定要坚持学,不可以不学。”这样孩子也能明白,家长能理解自己的痛苦。

· 家长的心态要理智。李添博士会跟孩子说“你的大脑现在正在发育,如果你不学钢琴,以后就学不会了。如果你现在学钢琴,你的大脑的胼胝体会比妈妈发展的更好,你的左右脑的连接会更强。你的大脑会比妈妈的长的更好。” 家长也要意识到:理智战胜情绪,一定需要长期的铺垫。李添博士这样做:从孩子3岁开始,就经常铺垫“以后你要学个乐器,你可以自己选一个,如果你学了就会~~~。” 把有可能遇到的挑战提前铺垫给孩子。

· 家长要会表扬赞美,来激励孩子。比如孩子今天坚持了10分钟不离开板凳,就表扬他,同时说“下次能不能坚持15分钟”。李添博士不建议当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把孩子当成表演工具,迫使孩子去表演。如果表演,一定是孩子自发的愿意表演,并且要有仪式感,要有报幕,有着装,这样能让孩子今早的体会到 音乐表演感及反馈。

· 家长要有耐心。让孩子从外发的学习转为内在的动力。“人生就像一个鸡蛋,鸡蛋从外面打破了就没了,但从里面长出来就是生命。” 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的时间表,能自己发挥自主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