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知足知止,才是处世的最高智慧

 龙君9x2ulkcsay 2020-03-06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中有言: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是说,知道满足就不会受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的平安。

知足的人常能感到满足,不会轻易被欲望所控制,也不会因为欲望而做出辱没自己的事;做事有分寸的人知道适可而止,明白做人留一线的道理,也就不会那么容易有危险。

知足是“已经满足于”所得,而知止,则是“获取过程中”主动放弃。

知足与知止是老子思想中极为重要的方面,也是中国哲学中独有的一种处世智慧,值得我们时时品尝与学习。

知足不辱的保身之道

老子的“知足不辱”是一种保身之道,知道满足就不会让自己因为欲望而受辱。

但人皆有七情六欲,欲望没有止境,也很难满足。不知足必贪求,贪求则不择手段。过犹不及,便会付出诸多代价。

《三国演义》里的苗泽和杨松就是因为贪得无厌而做出各种丧心病狂的事情,最后人头落地还背负一世骂名。

苗泽看上了他姐夫的小妾李春香,为了得到李春香,甘愿被曹操利用。最后害得姐夫一家被曹操拿下。事后苗泽还想向曹操求娶李春香为妻,却被曹操斥为“不义之人”,将李春香和他一起斩首示众。

而杨松作为当时汉中世族大姓杨氏的领袖之一却见利忘义,贪得无厌,卖主求荣,投降曹操,离间张鲁和马超,最后反被曹操蔑视而杀。

“妨主求荣逞奇功,积得金银总是空。家夫荣华身受戮,骂名千载笑杨松。

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这首诗就是对他这样的贪婪之人辛辣的嘲讽。

金钱、荣誉、地位,对于每个人来说其实都很重要,但这些人人都渴求的东西,并非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只是取决于你是否能合理的看待、分配以及放弃“拥有更多”的念头。

《红楼梦》中“智通寺”里的那副警示众人的对联,就说得很明白: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世人常态,明明已经拥有很多了,却还是不想停下来,继续为贪念所控制,一错再错,直到泥足深陷,才发现已经无路可走,想回头时但为时已晚。

“知足不辱”,知道满足,便不会受困于名声和利益,不会受制于欲望,也就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不受屈辱了。

知止不殆的进取之道

如果说“知足”是一种心态,那么“知止”则是一种智慧。知足不易,知止更难。

老子的“知止不殆”是一种进取之道,适可而止是为了更好的进取,为日后需求和发展留有余地,让自己不会处于危险的境地当中。

“一代商圣”范蠡,离开楚国投奔越国,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复越,被尊为上将军。

范蠡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毫不留恋。和西施一起退出朝堂,遨游天下。

到了齐国,齐国国君诚心请他做宰相,但他认为高位不可久居,于是做了几年又果断放手,辞官经商。

后来他苦心经营,终成一方富豪,但却不贪恋钱财,三次散尽家产救济天下,后被天下人称为陶朱公。

范蠡深知越王勾践的为人,他写信给同为功臣的文种,苦心劝说: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意思是飞鸟射完了,良弓就要藏起来;狡猾的兔子抓完了,猎狗就要被煮来吃了。

但此时文种并不听他劝告,仍停留于越国为丞相。后来他在治理国家的战略方针上,与勾践发生了强烈的冲突,其他大臣趁机进言污蔑文种想谋逆,勾践顺势而下,把文种逼死了。

范蠡知止,居家致千金,居官至卿相;文种不知止,虽有豪情忠心,却被逼自杀。张良知止,逍遥脱俗,被封留候;韩信不知止,招致猜忌,身死未央宫。

曾国藩说:“人生之善止,可防危境出现,不因功名而贪欲,不因感极而妄求。”

知止是对“度”最恰如其分的把握,是一种极高的人生智慧。

正如《大学》中所写: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方能在大千世界,五光十色的诱惑中及时抽身,积聚能量,为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让自己进退有据,不陷入危险的境地中。

持知足知止之道

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凡事讲究适度,适可而止,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不管是为人还是处事,一个能知足知止的人,才是人生真正的智者。

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道理容易懂,真正实行起来却并非易事。

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从生活起居、待人处事的方方面面去掉欲望中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那些,常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之心,以达“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境界。

学着用一颗平常心,感怀生活:念起知足,不贪不妄求,念去知止,克己复行动。

做人知足,幸福美满;做事知止,长久平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