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幸福”

 八面山人 2020-03-06

也说“幸福”

吴立梅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民众“你幸福吗?”,答案五花八门,竟有令人忍俊不禁的。查看网络,关于幸福的答案也不少,但莫衷一是。依我的理解,幸福是一种心态,一种感觉——一种满足感。

       但满足感因人的需求不同而异,所以幸福感也因人而异。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需求分为五种,从低到高逐级递升,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如果加上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则处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需求的层级越低,越容易满足,幸福感越强;反之,需求层级越高,越不容易得到满足,越不容易产生幸福感。就像我家的小狗,吃饱喝足以后,蜷缩在垫子上睡觉,嘴边流着口水,不知做着什么美梦,有时还会发出梦呓,我想,这时它正处于幸福之中。而低智商或智力受损的人也容易满足,获得幸福感。上世纪60年代,有位精神病人,经常在大路上见人就喊“三月廿八解放台湾”,俨然他就是解放台湾的统帅,幸福之感溢于言表,带甲百万收复幽燕也不过如此。不久前,电视上看到邻县一位老妪,得了老年痴呆症,可她脸上挂满微笑,她的幸福感全写在脸上了。

       而追求无止境的人就未必那么幸福了。尤其是自我实现这一层次,小而言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大而言之,治国平天下,勋业彪炳,名传万世,都不是轻易能实现的。对于知识阶层而言,忧国忧民是他们无法排遣的情怀,而社会总是在否定之否定中前进,现状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更可悲的是我们的国际环境太过恶劣。因此,这一阶层要想得到幸福何其之难!还有一种人,追名逐利,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如俗语所云“千钱想万钱,万钱想成仙,成仙还想当玉帝”,这样的人也注定幸福不了。

       没有幸福感固然不是好事,人生一世,草生一秋,老是在悲愁中度过,肯定不是好的选项。而老是沉浸在低层次的或不思进取的状态中自得其乐,也不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精神状态和幸福感。获得阶段性的满足,同时又忧乐系于国运,胸怀天下,恫瘝在抱,不断追求,勇于进取,才是理想的精神状态和幸福感。

       由此我联想到另一话题,就是哪一代人更幸福的问题。经常有老年人数落年轻人:我们那时是如何如何,你们这一代真幸福,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80后、90后、00后,一直到更后,他们所处的物质环境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无疑有天壤之别。他们衣食无忧且精益求精,居处宽敞如皇宫宝殿,层出不穷的电子产品让他们目眩心迷。但我从另外一些角度,认为年轻一代远不如与共和国同龄的我们这一代幸福。我们这一代在物质上固然贫困——幼年及青少年时挨饥受冻是家常便饭,读完小学的约为同龄人的三分之一,读完中学的不到十分之一,能上大学的不到百分之一。但我们那时吃的都是绿色食品,呼吸的是清新空气,天蓝水碧,一切都那么原始而环保;在校时间也不用那么长,课业负担也没有那么重;放学回家,抲鱼摸虾,其乐无涯,牛背横笛,诗情画意;一本连环画或一场电影可以让人激动好几天;人们大多淳朴善良,人际关系也比较单纯,社会风气也比较好,很少听说有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之事。单就精神状态来说,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阶段,正处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切都那么生机勃勃,一切都那么令人充满新奇而激动,而未来又那么令人憧憬和向往。那高歌猛进的岁月对刚开始认识世界的我们来说,精神上的满足感是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想象的。

       因此,幸福的标准是很难确定的,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追求,不同的理解,幸福的答案言人人殊。如本文开头所说,幸福是一种满足感,大概不会有人反对。我们追求幸福,追求正面的积极意义的幸福,但又不能老是沉浸于幸福,应当继续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倘能如此,我们的人生将更精彩,我们的社会将更进步。

                                 2012.11.7夜

            原载中共东阳市委宣传部《八面风论坛》2012年第3期,有删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