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瘟疫规律总结: 始于大雪, 衰于惊蛰

 wuxinghuazhou 2020-03-06

点击加载图片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气——惊蛰。一年之计在于春,“惊蛰”的到来也意味着又到了“阳和启蛰,品物皆春”的时节。

古语有云“惊蛰到,春雷响,疫病除”,惊蛰是24节气的第3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交节。惊蛰后要正式迈开了春天的步伐,疫病退去,万物复苏正在向我们走来。

点击加载图片

中国古老历法一次次验证:

瘟疫始于大雪

发于冬至

生于小寒

长于大寒

盛于立春

弱于雨水

衰于惊蜇

千百年来

发生在中国的瘟疫也是按这个规律始终

点击加载图片

病毒从远古以来一直同人类厮杀着,瘟疫是人类除了自然灾害与战争以外致死率最高原因之一,从黑死病、鼠疫、流感、天花、狂犬、埃博拉病毒、艾滋病到近代的癌症,人类从未停止与病毒、疾病做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是人类想躲就能躲的,只有面对和迎接挑战,去战胜病魔,才是出路。

点击加载图片

那么瘟疫始于冬,盛于春,止于惊蛰,这个规律有科学依据吗?

病毒在高温45℃以上存活概率很低,这也是病毒选择中间宿主,包括人类并能存活传播的原因之一。天寒地冻,万物蛰伏,很多生灵都进入了冬藏,我们人体也是一样,冬天身体的抵抗免疫能力下降,最常见的就是感冒了,所以要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对冬天低温的适应能力,同时也能增强身体的自身免疫能力。所以,病毒的存活是否与温度有关?

惊蛰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而南方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西南和华南则能达到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日照时数也有了明显的增加。惊蛰节气后,南方暖湿气团开始活跃,天气回暖较快。“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

气温的回升,对我们的疫情防控非常的有利,自身的身体免疫抵抗能力也会随着温度的回升,开始各种活动,不再冬藏。雨水将沉浮于空气中的病毒被冲刷到地面,加上阳光紫外线也有杀死部分病毒,古人的“弱于雨水,衰于惊蛰”显得很智慧,你说对吗?

点击加载图片

惊蛰过后由于气温升高,人们也越来越会感到困乏,这就是俗称的“春困”。所以只有保持良好的睡眠,才能有健康和精力充沛的工作生活。

助眠小知识

1.睡前半小时摒弃杂念,心平气和,有利睡眠;

2.稍微活动下身体,有利于身体的舒展和放松;

3.睡前洗脸洗脚,按摩面部和搓脚心。可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的疲劳,利于入睡。

总之,希望大家都能提升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睡眠,提升免疫力抵御病毒。

点击加载图片

疫情终将退去,愿春暖花开,美好如约而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