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医书说: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衰于惊蛰,啥意思?有道理吗

 多收了三五斗68 2020-03-06

  今天是3月6日,昨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惊蛰是一年当中的第3个节气。这几天笔者老家天气不错,长时间憋在家里的村里人,有不少都戴上口罩来到大街上,相互之间站得远远地,开始“隔空”聊起天来,其中大多数都是老年人。

  大家最关注的,当然还是每天的新增人数,这个数字河南全省已经连续多日为0了,这意味着形势大大好转,村里人的心情也比以往轻松了很多。在闲聊中,村里辈分比较高的老中医说了这样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格外关注。他说古医书中有这样的记载:“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盛于立春,衰于惊蛰”,这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古代人类科技落后,瘟疫不断,贯穿了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夺取了亿万人的生命,像黑死病、鼠疫等在古代都是死神的象征。我们国家古代也不例外,历史记载显示,古代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大大小小的瘟疫。根据中医研究院最新编辑出版的《中国疫病史鉴》显示, 从西汉到清末,我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而小规模的就更多了。

  在古代,科技不发达,智慧的古人从中医中寻求对抗瘟疫的办法。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医已经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并发现了一些瘟疫的发展规律。“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盛于立春,衰于惊蛰”,这句就是其中之一。

  要了解这句俗语,首先要明白其中的几个时间点。大雪、冬至、立春、惊蛰都是古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很多人小时候都背过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由此可见,大雪是一年中的第21个节气,冬至则是第22个,立春是第1个,惊蛰则是第3个。为什么中医说古代的瘟疫具有“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盛于立春,衰于惊蛰”的规律呢?

  始于大雪

  大雪节气之后就是冬至,即将迎来“三九”天气。也就是说,大雪节气来到,意味着气温越来越低。中医认为,天寒地冻、万物蛰伏,自然界的生物都蛰伏起来,人体的免疫力也开始变得低下,这已经得到现代医学的证实。现代医学认为,人的体温在37摄氏度是正常的,体温降低,自身免疫力也会下降。而现在很多人天天测量体温,都是多少度呢?很多人都在36.3-36.8摄氏度之间。

  发于冬至

  冬至到来,气温进一步降低,西医说人体免疫力也随之下降,中医认为人体“阴气渐旺阳气转弱”,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说法不一而已。人自身抵抗力差了,病毒的活跃性却越来越强,因此冬至前后是瘟疫的发展期,所以说“发于冬至”。

  盛于立春

  立春前后,气温仍然较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病毒已经达到了“全盛期”。可以这样说,立春之前是一直在“上坡”,立春前后则处在顶点上,所以说盛于立春。

  衰于惊蛰

  俗话说“盛极而衰”,到达顶点之后,马上就要走上“下坡路”。惊蛰时节,春回大地,春雷滚滚,气温升高,万物复苏,人体经过一个冬天的收藏积蓄,实力复苏,三阳开泰,免疫力增强,不容易受病毒袭扰。再加上气温升高也有利于降低病毒活性,所以说“衰于惊蛰”。

  综上所述,笔者觉得,人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是一个关键。在做好防护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补充必要的营养,增强抵抗力。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