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7】湖北文人的致富路

 乐康居 2020-03-06

现代社会,思想产生财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就是一代又一代思想者不断推动的结果。因此,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应该是物质财富的拥有者。

在这方面,以湖北首富阎志为代表的文人们,走出了一条精神与物质融合之路。

阎志1972年出生在湖北黄冈罗田县三里畈的一户普通人家。1988年读高一时,初恋,失恋,情感体验深刻,于是写下了人生第一首诗《秋天的恋歌》。在县报发表处女作后,当上了学校的露苗文学社社长。

就在他文学梦刚刚开始时,由于父母双双染病,贫困的家庭状况逼得他退学就业,接了父亲在林业站的班,整天就在深山老林里勘测。但他没有放弃文学梦,18岁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风云》。

因为坚持,1992年,阎志得到了黄冈地区群众艺术馆刘醒龙(现任湖北省作协主席)的赏识,“跳槽”到黄冈市文联任《鄂东文学》编辑。没想到两年后杂志停刊,阎志只好到《市场时报》做“编外记者”。几个月后,因学历低被裁员,便与人合伙开了个“蓝白文化工作室”,结果血本无归。

走投无路的阎志回到家里,闭门为书商写书,一本《天若有情——天王之王刘德华》让他赚了两万五,这是他用文学挖到的第一小桶金。

阎志用这小桶金买了部手机,其余的全用来承包他任过“编外记者”的《市场时报》家电广告专版,凭着记者敏锐的嗅觉,开辟了全国首家《VCD周刊》,成功地与长虹、新科、万利多等品牌进行合作。1996年底,24岁的阎志创“卓尔传播有限公司”。1999年,卓尔已与武汉十四家纸媒合作开设“家电专版”,成了当时湖北最大的民营广告公司,资产达五千万元。这是他用文化挖到的第一大桶金。

由于笔耕不辍,就在挖到第一大桶金的同时,阎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2011年,卓尔香港上市。文学青年阎志的产业已从文化延伸到地产、金融、物流、港口、飞机制造等,2016年起先后以305亿、355亿、588亿资产蝉联湖北首富。

阎志说:“我首先是个诗人,然后才是企业家。诗人是我个人爱好和内心的需要,企业是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他的诗文常见于《人民日报》《青年文学》《诗刊》等报刊,著有诗集《童年的鸟》、《阎志诗选》、《风铃》、《落叶的传奇》,长篇纪实文学《永远的星辰》、《时光之光》、《天若有情》,散文集《黄昏小礼》,长诗《挽歌与纪念》,专著《阎志论集》等,作品被译为英、日等文字,荣获《诗刊》诗歌大奖赛一等奖、中国诗潮奖、第二届长江文艺·完美文学奖、第二届徐志摩诗歌奖、第五届湖北文学奖、第八届屈原文艺奖等多种奖项

阎志说:“伟大的诗歌也可以是哲学、社会学,乃至政治学……”

或许,不懂政治,不懂经济,就不懂文化?

反之亦然?

2020年,一个契机让湖北省作协前主席方方又走上了精神与物质高度融合之路……

友情分享
深圳女生英文抗疫演讲全网爆红:病毒不分国界,向世界说谢谢

捷克人的祝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