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川的一些历史典故与传说

 君临天下100 2020-03-06

空山雨、月明风

 汉川仙女山的两位守护神

       汉川仙女山古名巫山,楚国辞赋家宋玉撰写的《神女赋》和《高唐赋》讲叙了楚怀王与神女瑶姬《巫山云雨》的故事。神女瑶姬是炎帝之女,大禹治水行至巫山,神女瑶姬授以法宝,并遣属下帮助治水。瑶姬是楚国当之无愧的守护神。   

       而大家不为所知的是还有一位男神默默的守护在巫山之下几千年。《山海经、海经、大荒西经》:“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斩耕厥前。耕既立,无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夏耕是成汤时期夏桀部落中,主管农业生产的部落首领。其右手持戈,左手拿盾。章山战败后被商汤砍下头颅,但他却灵魂不死,用一颗永远战斗的心无声的守护在巫山这一方青山绿水。

 西周周文王《诗经》中咏唱汉川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             

         其中有一篇西周周文王亲自撰写的《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此一典故有明代朱衣《嘉靖汉阳府志、府县沿革志》记载:“周文王之化,被于江汉,做(汉广)之诗。”  佐证。

    《汉广》诗中写道:“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恰与楚国宋玉所写的楚辞《神女赋》前后呼应,与汉川“巫山神女”(即今仙女山)传说不谋而合,更加证明了汉川巫山的事实。

屈原《渔父》、《哀郢》与汉川地理位置及出土文物新推论     

     《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汉川南河乡有座乌龟山,1973年,湖北省考古队在此发掘出来了古文化遗址,共有两层,第二层为新石器文化层,距今约四千多年,出土了大量石斧、石铲等石器和陶鬲等陶器。第一层为西周文化层,出土了陶纺轮等陶器和铜鱼针以及铜器残片。    

      从此地出土的铜鱼针可证明至少在西周时期,汉川即有渔夫使用钓鱼工具用于捕鱼。从实物的角度印证了《渔父》一篇中渔父的存在。    

       屈原《哀郢》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相传古代洞庭湖在湖北有九处石矶头,古语云:“八百里洞庭任遨游,过不了湖北九矶头”。其中较有影响的有燕子矶、赤壁矶、谌家矶等,而排在第九位的即是位于乌龟山附近的凤凰山石矶。  

       另外比较巧合的是乌龟山附近还有一处龙门山遗址,也出土了大量陶器和兽骨。和乌龟山遗址属同时期文化遗址。当地还有一处村落名为屈家台,村中居民也以屈姓为主。  

        汉川位于古云梦泽之畔。汉江则横穿而过。故此《渔父》中的游于江潭、行吟泽畔。《哀郢》“中的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及“上洞庭而下江”等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也都是完全符合屈原楚辞中的提到的汉江、洞庭湖、云梦泽、龙门等地方的。

从出土文物看汉川西周文化历史

       1994年2月,汉川县城关建筑队在城区西街火猴山修路时,挖掘出一批文物,有鬲两件,簋、舟、盉各一件。后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这批铜器为周朝时期的礼器,距今约两千多年。                 出土的铜盉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高20厘米,上为钵形,中为鬲形,底部三足鼎立,腹部饰一圈蟠螭纹,肩部有长达20厘米的龙首,龙首两侧的耳朵上各系两圈耳环,与龙首相距5.8厘米处为流,长5厘米,口径1厘米,通体呈铜绿色,其造型端庄和谐,雄壮美观。

       盉属礼器,也是温酒的盛器,战国墓葬出土较多,但一般无龙首,是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生前的生活器皿,同时也是他们死后的随葬组合器物。                                                  

       汉川地处汉江之滨,云梦泽之畔,城区附近有一处面积达七万多平方米的西周时期“霍城遗址”,属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批高等级铜器的出土更加印证了汉川“巫山”文化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铺垫的。

 屈原曾担任汉川、云梦的父母官“掌梦令”

  《汉书、志、沟洫志》《夏书》:禹堙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川、云梦之际。                                              

        明确指出自大禹治水之后,汉川与云梦地名自古有之,且沟渠水道相连一体。                

      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的竹简《编年记》记载:廿八年,今过安陆。指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第二次经过安陆。专程去拜洞庭湖的湘君。安陆行政中心在现在云梦楚王城。据考古发现楚王城分为东西两大城,西城下面为西周文化层,东城下面为春秋文化层,属战国至秦汉的遗迹。城内有皇家宫殿,城外还有两条天子驰道。证明云梦很早的时候就是皇帝行宫御苑所在。                

      《战国策、楚策一、江乙说于安陵君》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野火之起也若云霓。         

       可知楚王到云梦泽打猎声势浩荡,群臣相拥,云梦泽乃楚王狩猎的御用之地。                 

       春秋鲁国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三战,子常知不可,欲奔。   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文中小别即现在汉川马鞍乡甄山,大别即现在武汉市汉阳区龟山,楚子乃楚昭王,因郢都被吴国攻陷,楚昭王渡江逃入云梦泽中。              

      屈原《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尚书、夏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                  

       沧浪之水即包括汉江汉川段。指出屈原下放后在云梦泽、汉江畔一带活动。                     

        屈原的学生宋玉《神女赋》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                    

       宋玉《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

       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    

         巫山在云梦泽中,为祭天之地,即现在的汉川城关仙女山。与睡虎地秦简中记录秦始皇到云梦来遥拜湘君不谋而合。                                                                         

       屈原《招魂》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对曰:掌梦!                                                      

      这是最早提出掌梦一词的著作。赵逵夫先生在《屈原和他的时代》中考证屈原从楚国“左徒”下放于汉北云梦任“掌梦令”,职责是掌管云梦泽的林木禽兽资源与君王大臣的游猎事物。                                                                         

       钱钟书《管锥编》:掌梦就是《周礼·春官》说的掌六侯之梦的神巫,他的职责就是招生魂。                              

      综合上面所说,现在的汉川即是古代云梦泽的一部分,位于洞庭湖畔,汉江之滨。而屈原从楚国郢都的左徒一职下放到现在的云梦泽担任掌梦令,掌管今天包括云梦、汉川等一大片区域,负责楚国的御用狩猎场及汉川巫山的祭祀活动。实为云梦、汉川一带最早的父母官。

春秋名将孙武、伍子胥成名之战—汉川小别山之战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世人尊称为兵圣或孙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春秋末期楚国人,任**大夫,著名的军事家。    

      据东汉赵晔著《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三国合谋伐楚。舍兵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水为阵。子常遂济汉而阵,自小别山至于大别山。三不利,自知不可进,欲奔亡”。    

      讲叙公元前506年,吴、唐、蔡三国联合伐楚,在小别山与大别山之间连战三场,均以楚国告负。    

      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六回》“囊瓦惑其言,遂传令三军,俱渡汉水,至小别山列成阵势,史皇出兵挑战,孙武使先锋夫概迎之。    

      又令伍员引兵五千,抄出小别山,反劫囊瓦之寨  。”   

       讲叙名将孙武指挥伍子胥率五千兵马大败楚将囊瓦于小别山。   

       又据清代张廷玉等著《明史.志.卷二十》汉川(府西少北。元属汉阳路。洪武九年四月改属武昌府。五月还属。南有小别山,一名甑山,又有阳台山。西南有汉水。东有涢水,自云梦县来,南入汉,谓之涢口。北有刘家塥巡检司。)    

      此文清楚讲叙了小别山即今汉川市马鞍乡甄山。    

      小别山之战后,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掘了楚平王墓,鞭尸三百,报了父兄之仇。终**倚重孙武、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此战也成了名将孙武、伍子胥的成名之战,写入了历史。

中国最早的古琴演奏家出自汉川“钟离故城”

    钟仪,春秋时楚国人,在楚国封为郧公,后世尊称为四德公,是有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古琴演奏家。           

       《辞源》载:“钟仪之先,仕楚,以食邑为氏”。     

     《左传、成公、成公七年》秋,楚子重伐郑,师于汜。诸侯救郑。郑共仲、侯羽军楚师,囚郧公钟仪,献诸晋。   

       《左传、成公、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昭公四年》“冬,吴伐楚,入棘、栎、麻,以报朱方之役。楚沈尹射奔命于夏汭,咸尹宜咎城钟离。     

     《万历汉阳府志、汉川县古迹》钟离古城,在县治东五里,即今五里墩。     

     《万历汉阳府志、艺文志》:(钟离古城诗)无名氏:   

       钟离古城傍江滩,霸道诸雄事业残。惟有麟经褒贬在,奸回千古骨毛寒。    

      《同治汉川县志》钟离城,在县东五里,即五里墩,高三丈余。   

       春秋时**灭钟离国,钟离人投奔楚国,楚大夫箴尹宜昝迁钟离人于湖北汉川东,筑城钟离。   

       钟仪受封为楚郧公,世代为楚国宫廷职业琴师,食邑于汉川钟离城,以钟为姓氏,后随楚国伐郑战败被俘,献于晋国,被晋侯赏识其琴艺放其归国。成语“楚囚对泣”,说的就是钟仪的故事。

西晋广威将军朱伺与汉川马鞍甄山 

  朱伺,字仲文,安陆人、晋朝人。历任骑部曲督、绥夷都尉、亭侯,骑督、明威将军、威远将军、广威将军。     

     《晋书、列传第五十一》记载朱伺少为吴牙门将陶丹给使。入晋,内徙江夏。有武勇。从陶侃讨陈敏,以功封亭侯。随陶侃攻杜弢,有殊功。累迁广威将军,领竟陵内史。王廙为荆州刺史。杜曾来袭,伺固守。城陷,奔甑山,被创而卒。  

        西晋建兴二年(公元314年)、朱伺奉大臣王敦之命与驻守在汉川马鞍甄山的原守将杜

 唐代相国裴炎托孤汉川南河大安寺

      裴炎、字子隆、别号裴令,绛州闻喜人、卒于684年。

       裴炎明经及第,历任濮州司仓参军、御史、起居舍人等职,后以黄门侍郎之职拜相,加授同三品,又进拜侍中。他是唐高宗的顾命大臣,受遗诏辅政,改任中书令。爵位首封为永清县男,后升为河东县侯。主要作品有《猩猩铭》。

      汉川大安寺位于南河乡双马山与螺蛳山山坳中,建于唐代贞观年间。                                      唐代光宅元年(684年),裴炎支持武则天废黜唐中宗,改立唐睿宗,赐爵河东县侯,不久武后立武氏七庙欲自立为王。裴炎身为相国,对武后违背高宗的遗诏坚决反对,他联合大臣徐敬业,以及骆宾王等,以兴唐室为号召,领扬州大都督征兵十余万反抗武则天篡唐,宣布武后过恶行为,受到各州县的支持拥戴。武则天遣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兵三十万讨之。因实力不济,徐敬业等人兵败被杀而裴炎虽兵败,却誓死不屈。裴炎因知道自己属于谋反大罪,如不成功会被抄斩满门,家灭九族,遂在举事之前先携子跑到汉川南河大安寺,将子托孤与该寺出家归空,以避裴氏灭门之灾。后裴炎被武后杀害,其子在大安寺终身削发归空而坐化。

       武则天死后,李显于公元705年(神龙元年)第二次复登宝座,再做皇帝,仍称中宗。中宗复帝后对裴炎维护李唐而反对武后的行为深为敬佩,为了犒赏大安寺和尚托孤裴炎之子之功,也为裴炎与众大臣捍卫李唐江山,反对武氏之功绩彪炳史册,因此颁诏“大安禅寺”匾额  。                          大安寺内古时种有两棵桂花树,香飘数里,明代当地乡绅何䤴以桂花为名修建了“双桂轩”。此地成为了当地一景,明代诗人黄道周曾夜宿此地题诗云:  

大寺荒山顶,同游客共眠。                                                       

梵声请下界,星影落高天。                                                      

双树松杉外,孤云枕簟前。                                                      

尘埃无处着,一梦独幽然。

七仙女与汉川刘家隔七星藕

    汉川刘家隔古时候有七口塘串连在一起,宛如北斗七星。景色十分优美。    

      相传,七仙女下凡间私会了孝感董永,她的六个姐姐也下凡来看她,姊妹七人相约一起四处游玩,走到了汉川刘家隔看到七口塘的风景太漂亮了,七个人就各分了一口塘玩耍,七姐妹刚一沾下水,池塘沾了仙气,立刻长满了清香四溢的绿荷红莲,景色变得也愈发美丽。后来太白金星奉王母娘娘之命将七仙女召回了天庭,但从此以后七口塘里的藕就和别的地方的藕不一样了,只长七个孔。人们为纪念七仙女的故事就称刘家隔的莲藕为"七星莲藕"了!   

       清代《同治汉川县志》记载:七星塘在县北三十里刘家隔。     

       2014年04月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汉川莲藕”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