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不好看吗?为啥一提全球顶级设计奖,就先想到外国?

 洁洁赢 2020-03-06

要了解中国设计,有几个渠道——现存古建筑,比如故宫;非遗传承,比如掐丝珐琅;考古发现,比如长信宫灯。可以说,中国人一生的美学历程情不知所起,历久弥深。

故宫不好看吗?为啥一提全球顶级设计奖,就先想到外国?

但一个很现实的话题是,一谈起世界顶级设计奖项,世界排名前三的,红点奖、iF奖、IDEA奖,评价体系均来自西方。

“我们自己的设计奖,也应当在未来迎来高光时刻。”谈及此,北京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委员、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副总经理陈工这样对人民政协报记者表示。

在她看来,要把中国奖项变成全球大奖,有些事必须要思虑在前。

“我国在设计领域并不缺少本土奖项。”在陈工看来,目前有诸多国家级奖项和地方奖项,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奖项缺少,即使是在国际上形成一定影响力的红星奖与德国的红点奖、美国的IDEA奖仍存在差距

差距在哪里?

陈工认为,第一是覆盖性不强,我国的设计奖项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等传统设计领域,而在其他诸如平面设计、动漫设计、软件设计等领域,相应的专项奖数量少,设立时间短,规模和体系需要进一步提高。

其次,鼓励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奖项还不够规范成熟。“以创意设计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业态融合发展,是推动文化产业进入国民经济‘大循环’,促进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途径。其中,北京国际设计周设立的北京设计奖,鼓励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成果,是我国发起设立的为数不多的综合性设计奖项。但这类奖项在项目征集、评奖流程、奖项分类等方面还不够科学规范,特别是在奖项细分设置方面还与国际设计奖项有一定差距。”

为改变现状,陈工有几个建议

首先,应多方合力促进创新设计的产业转化。就北京而言,可以利用北京国际设计周十年所形成的高层次、国际化、专业化的创意设计网络,对优秀提名和获奖作品进行推荐,使得它们在政、产、学、研、金、介、用融合的平台上进行对接转化,产生更大价值。

第二,推动优秀设计的消费转化。针对提名、入围和获奖的优秀设计作品,进行系统梳理和展陈,让优秀设计作品走进基层、走近千家万户,让大家体验艺术熏陶和生活之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化消费的供给侧短板。

第三,加快设计知识的教育转化。创新创意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有必要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创意设计方面的教育。比如北京设计奖是设计资源库,应充分发挥北京设计奖的教育功能,通过各类创意设计教育,让广大青少年了解设计过程和规律。

第四,鼓励工业设计向更综合的功能创新、服务创新发展,推动工业设计转型升级。“红星奖”等工业设计奖项应重点鼓励将大数据、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3D打印等技术、纳米材料等新材料,应用到工业设计领域,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发展,提高文化创意设计产品制造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