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巨鹿之战,项羽一战封神,5万楚军为什么能够大败40万秦军?

 老袁侃历史 2020-03-06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正式拉开了反秦的大幕。虽然陈胜吴广起义很快被秦军镇压下去,但六国反秦已成燎火之势,六国百姓纷纷起来杀死秦朝官吏,灭亡10多年的六国又一次复国。

  

而决定秦亡楚兴的“巨鹿之战”,项羽仅以5万楚军大败40万秦军,一战成神,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而这一战,秦军更是主力尽丧,再无力量抵抗六国。为什么年轻的项羽能够以5万兵力,大败秦国最后的名将章邯领导的40万秦军?要知道,这可是并吞天下的虎狼之师。

在秦国的历史上,从来都是秦军以少胜多大败六国军队,这是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被人数远远少于自己的楚军打败。而这一战最后的结果直接导致了秦朝的灭亡。为什么项羽能够以弱势兵力大败数倍于己的强悍秦军?

章邯过于自信,骄傲轻敌,特别是轻视项羽

  

章邯本是秦朝管理工匠的大臣,在秦朝无将可派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一跃成为秦朝的灭火将军,带着40万骊山囚徒大军,不仅消灭了多股义军,还大破项梁楚军,杀死项梁,威震诸侯,使得诸侯对章邯所率秦军十分惧怕。

而这时的章邯也是志得意满,骄傲轻敌,认为天下再无人是他的对手,平定六国叛乱只是时间问题。所以,他在战胜项梁后,没有趁势一举消灭楚国,而是转攻其他诸侯,给了楚国喘息的机会。

章邯还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在处死项梁后,轻视项梁的侄子项羽,认为年轻的项羽翻起的大浪,放松对项羽的警惕,而这一错误最终导致章邯兵败巨鹿。

项羽示敌以弱,切断秦军甬道给章邯造成误判

  

章邯打垮项梁的军队后,就渡过黄河攻打赵地,大破赵军,把赵王赵歇、陈余、张耳等包围在巨鹿城。章邯深知,六国不会坐视赵国被灭,一定会派出援军救援。于是,他命令王离军团围攻巨鹿,自己则带着20万大军驻扎在巨鹿南面漳水,准备歼灭六国援军。

形势也确实如章邯所判,赵王派人向诸侯求救,楚国方面,楚王派宋义和项羽北上救赵。宋义看到秦军势大,踟蹰不前,被项羽斩杀,成为这支楚军的最高统帅。

项羽接掌楚军后,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一旦诸侯被秦军各个击破,楚国迟早也会灭亡。因此,必须救赵。

  

而巨鹿周围秦军有40万,楚军只有区区5万人,虽然其他诸侯也派来援军,但迫于秦军兵势,只是一旁围观。因此,必须对秦军分而击之,要让王离和章邯首尾不能相顾,不能让他们合兵一处。

项羽决定先攻打王离和章邯之间甬道,这样一来就隔断了两支秦军之间的联系。同时,这也给章邯造成一个假象,那就是项羽害怕与章邯正面作战。而此时的章邯骄傲轻敌,竟然对项羽攻占甬道无动于衷,似乎在等项羽主动进攻。

项羽没有理会章邯,而是决定从背后偷袭王离军团。为什么选择王离军团,道理很简单,王离军团已经持续多日作战,虽有20万兵力,但士兵早已疲惫不堪,而且粮道也被义军切断,粮草明显供应不足。一天凌晨,项羽率军渡过黄河,渡河后,项羽命人凿沉船只,砸破炊具,烧掉营房帐篷,只携带三天口粮,背水一战,以示与秦军决一死战,不成功便成仁。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破釜沉舟。

  

此时,在缩头是一刀,伸头也是一刀的激励下,激发了楚军士兵的凶悍,他们以一当十,朝王离军团发动猛烈进攻,王离军团在猝不及防之下,加上士兵早已疲惫不堪,士气非常低落,遇上项羽带领的敢死队,根本就不是对手,很快大败,王离也被项羽俘虏。

由于项羽兵势正旺,章邯也不敢轻易前去救援,加上诸侯军看到项羽如此勇猛,也向秦军发起猛烈进攻,章邯不得不带着剩下的20万秦军撤离,准备寻机再战。从这也可以看出,此时的秦军早已没有了当年攻灭六国的气势,也没有那种敢于赤膊上阵的大无畏精神。实际上,这时的秦军,早已不是当年的精锐之师,而是由一群修筑秦始皇骊山陵的囚徒组成,战斗力怎么可能与灭亡六国的铁血之师相提并论。

项羽勇猛非凡,战斗力爆表,一人可抵万人

  

项羽是秦末最勇猛的战将,冲入秦军中如入无人之境,一个人就杀的秦军胆寒,无人敢靠近项羽左右。这使得楚军士气大振,而反观秦军,遇到项羽,恨不得多生几条腿来,哪里敢碰楚军锋芒。

这时,围观的诸侯军也被项羽的勇猛所感染,士气高涨,纷纷加入到项羽的大军中来,一下就扭转了楚军在人数上的劣势。

如果没有秦二世这个猪队友,虽然秦军在巨鹿之战中大败,但章邯还有20万秦军,这是秦朝最后的生力军,即使不能打败六国,但保住关中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时秦二世出场了。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秦二世最应该做的是安抚章邯,避免把章邯推到项羽一边,但秦二世却在赵高的唆使下,派人严厉斥责章邯,赵高甚至想杀掉章邯的信使。这使得章邯非常惊惧不安,担心很可能步了蒙恬的后尘,于是,他带领20万大军投降了项羽。而这20万大军最后全部被项羽坑杀,至此秦国再无一兵一卒可派,关中已成待宰羔羊。


参考资料:《史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