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浩然登山后写下一诗,开篇便蕴含大智慧,值得一读再读

 milano1895 2020-03-06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山水诗承载着古人的情思,提高了今人的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好的山水诗更是包含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如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既表现了山林特有的幽静,也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孟浩然登山后写下一诗,开篇便蕴含大智慧,值得一读再读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与诸子登岘山》,便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笔下的一首山水名篇,它也是一首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的五言律诗。顾名思义,孟浩然这首诗就是他与几个朋友登上岘山后有感而发。岘(xiàn)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以南,唐代是襄阳的一大名胜。

据史料记载,孟浩然的大半生都是居住在岘山附近的涧南园,所以这首诗应该创作于他隐居涧南园、读书写诗自娱期间。至于这首诗所抒发的情感,主要是孟浩然求仕不遇的苦闷心情。而抒情方式,便是通过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感慨自己空有抱负却无处施展。

孟浩然登山后写下一诗,开篇便蕴含大智慧,值得一读再读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首先,诗的开篇两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便蕴含人生大智慧,值得一读再读。它的字面意思是说,人世间所有的事物都在交替变化,旧的去新的来也就成了古今。这两句诗其实很好理解,如古代的王朝更替,人人都会经历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总之,事物一直在不停止地变化着。而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间的无情流逝,也就成了所谓的古往今来。

孟浩然登山后写下一诗,开篇便蕴含大智慧,值得一读再读

虽然说这两句诗,看似文不对题,但是它却流露出了孟浩然求仕不遇的无限惆怅之情,以及岁月蹉跎的沧桑之感。当然,它也有着积极进取的一面,即虽然现在都处境很艰难,但对未来仍怀有美好期盼。而这对于我们来说,显然也具有思考和启迪的作用。紧接着的两句“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即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如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孟浩然登山后写下一诗,开篇便蕴含大智慧,值得一读再读

这两句诗便开始点题了,而孟浩然登上岘山看到的名胜古迹,就是羊祜庙和堕泪碑。据记载,当年羊祜镇守襄阳颇有政绩,且深得民心,于是他死后,襄阳人民为了怀念他,便在岘山立庙树碑。尽管孟浩然这里没有直接表露他望碑生出的感伤意味,但羊祜的留芳千古,与诗人的求仕不遇、默默无闻相比较,其黯然伤神之感不言而喻。

孟浩然登山后写下一诗,开篇便蕴含大智慧,值得一读再读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则是孟浩然登上山后的所见。它的意思是说,由于季节处于严冬,水位下降,鱼梁洲露出了水面,云梦则由于天寒,显得更为迷濛幽深。“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梦泽”,即云梦泽,古大泽,也就是今天的江汉平原。从写景来看,这两句诗主要是通过冬天的一片萧条景象,来烘托诗人内心的凄凉心绪。

孟浩然登山后写下一诗,开篇便蕴含大智慧,值得一读再读

最后,“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即诗人看到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着,读罢碑文不禁泪水沾湿了衣襟。这两句诗其实是与开篇两句构成了呼应作用。因为羊祜镇守襄阳时,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时,却在盛唐。两个朝代之间相隔了四百多年,期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自然是很大的,也就是“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当然,它主要还是诗人的一个自伤行为。两者相对比,一个名垂千古,一个仍为布衣,可想而知,诗人为何“读罢泪沾襟”了。总的来看,孟浩然这首诗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平淡中有着深远的内涵,开篇两句更是蕴含大智慧,值得一读再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