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喵窝哗哗系列之疯狂的神经(一)

 冲霄3e8ixadnpn 2020-03-07

这是一幅没有标准答案的抽象画:

如果问,画的是什么,我想在这儿,我们群里童鞋们大部分应该会回答:人脸。具体一些,会说这是一位女士的脸。

但是假如我把它给两三岁的幼儿看,得到的答案就会千奇百怪。因为在孩子们眼里,它是“什么都有可能”:比如,切开的椰子、油漆桶打翻了、妈妈早上要带的围巾、彩色的虫子等等.....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这就是一幅人脸。因为我们多年以来形成的经验惯性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在画面上看到了我们熟知的部分,比如嘴巴和鼻子,那么这无疑就是一张脸,尽管我们没有看到眼睛。

所以,这项测试在一个小学1年级的班里,受试的10个小孩儿有8种答案;但是同样的在一个大学自习室里,10个同学的答案却有6个是与人脸相关的。

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的思维模式在脑中形成了这样的认知惯性?就好像我们在茫茫人海中遇到某个人,最终我们会依照我们自己内心里非常个人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一些经验、一些观念、一些结论、甚至于一些偏见,通过这个人的言行,最后我们做出了对这个人本身的判断,也就是一些标签。比如,一个贪婪的没什么知识的小店老板、一个秃头丑陋吝啬的上司……

这是因为我们只能从所知的十分有限的一面,去揭示我们为自己提出的问题,并依据问题的答案去左右我们继续下去的路径,达到我们最终的目标,这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和孩子的一个非常显著的区别。这种区别,使我们在面对未知的事物的时候,能够迅速捕捉到我们熟悉的部分,并紧紧捉住这个部分。从这个部分开始,以自己熟知的框架或者方法,去探触、获取和整合未知的部分,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掌握掌控和利用。在达到目标以后,我们会在内心给出一个评判。这个评判,就是我们能够将我们所遇到的这个事物或者人物,安放在内心让我们满意位置的依据。

这就是我在我们这个群经常提出的内心歧视链。在这儿,歧视链我解释它是一个中性的词汇,也可以理解为标签排序,因为在这个歧视链确定以后的,我们很多事情就可以简单化处理,比如在日常交往中,一个小心眼儿且多疑这样的一个标签,就足够提醒我们掌握语言交流的方式,避免和我们不喜欢的人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而同样的,标签的排序也一样简化和提高了我们的办事效率,因为一个合理的排序告诉我们,那些事或者人要优先对待,那些就可以先放一放。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看重有效率的过程和有效果的结果,这也是对内心鄙视链的有效性的验证。这个验证越符合我们的鄙视链,我们的内心就越具有安全感和满足感。

这个就是成年人的认知惯性。在这样的过程中,情绪反应以一种隐匿的方式埋藏在标签中。就是通常我们喜欢挂在口头的对事不对人:因为只要沉下心来想想就明白,人在事中,事在人为,没有一件事可以真正做到对事不对人。只不过,我们习惯于把对某个人的情绪反应、对这个人的好恶结合在对以往他的言行判断的标签结果中。这样,以标签的方式替代了这个人,掩盖了我们的情绪和个人喜好。

那回到开头,我概括一下,我们成年人的思维模式是这样的:第一、用已知的去触碰未知的。接着,把未知的安放在已有的框架里头,去验证它的合理性。如果合理,那就继续这样放,如果不合理,那就或者放在一边,或者捡起来其他的未知的继续去验证。当然也或者修改框架,再重新安放。这个安放的过程就是给予标签和把标签组合排序的过程。安放标签和排序过程,对于大部分成年人来说,是已经形成的自动化过程,而修改框架才是最困难的。

当然还有一个居于中间的折中妥协的办法,就是重新创建一个新的框架,去接受和处理那些被认为没地儿没办法安放的未知信息。但成年人的思维惯性,又使得我们总是在一边这样做的同时,一边又不由自主的想要把这个新框架和旧框架联系起来。当然,最好是让新的框架以一种舒适的顺眼的方式和旧框架结合在一起,它能够让我们的内心保持安全感。

以上我哔哔了半天,解释了开篇提到的问题:面对一副抽象画,我们首先找到了我们熟悉的鼻子和嘴巴,然后迅速得出判断,这是一个人的脸。那在这个过程里,除了鼻子和脸,画面上其余的色彩信息就都被暂时过滤掉了,因为其他的信息是属于不能和我们已经熟悉的部分产生印证的信息。而当我们因为看到鼻子和脸的时候,我们又会自动化的去归纳别的信息。我们认为它是一张脸,于是其他的信息被纷纷贴上了帽子、围巾之类的标签,进一步去印证我们先前得出的结论:这就是一张人脸。

所以认知过程一定是一个不断偏离真实的过程。只要它不是一个完全的新事物,我们就会自动化的去拿自己已经有的经验和构架去触碰。这个过程中我们无法去除自我情绪的因素作用,比如之前我说到的个人偏好,还有习惯、所处文化氛围等等。即便它是一个全新的事件,我们在掌握它的方式方法上,也会不自觉的去贴合原先已有的构架。因为人的本性就是,适合就好,刚刚达到就会停止,不会再多一分。

当然,认知过程的这个偏离又会经由与外部发生验证而不断调整。也就是说,我们总是在产生偏差,又时时刻刻的去纠正这个偏差,或者无意中因为懒惰或者其他什么个人原因而扩大这个偏差。

不过对于幼儿,那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还没有什么经验和构架,一个孩子母亲的一句话成了这个孩子听到的神圣的不可违背的先验。比如孩子的母亲说,爬树是不好的,你不可以爬到树上去,这个孩子就会把母亲的话当作不可怀疑的东西。而之后他在这个基础上积累的经验就会是,邻居的孩子从树上摔下来,母亲说不可以爬树是对的,那些经验被有意无意的拿去验证了母亲的话,母亲的命令因为幼儿对母体的绝对依赖和信任而成为了先验。

按照我们在疯狂心理学提到的,皮亚杰把人的认知发展所划分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一般在9-12月,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进入智慧发展阶段,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但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特征,尚未获得守恒的概念,存在泛灵论的思维。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获得了守恒的概念,思维可逆。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思维可逆和补偿。

感知运动阶段对应的就是婴儿前期、指的是从出生到两岁。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具有基本依赖和基本不依赖,主要影响者是母亲 。怎么解释呢?就是说,在这个阶段,人的无助感是最强烈的,最需要依赖成年人。父母对婴儿的爱抚和有规律的照看,会让婴儿产生基本依赖感,也就是对自己父母的依赖和对周围整个世界的依赖。但是如果父母没有好好照料,那他们就会产生不依赖的情感,就是基本不依赖。在这个时期,如果人的基本依赖感比较多,那他就达到了他作为人、生而为人的第一个社会成就,也就是婴儿能够允许父母短暂离开视野,但是不会担心和哭闹。他心里形成了这样的一个信念,就是父母一定会在他有需要的时候出现。那么这种恒定的、一致的连续性的经历,就使婴儿有了自我同一性的感觉。也就是此时形成的内部心理的记忆、他对外界变化的预感和想象,能够与外部的人和事物相互协调。 

这种依赖和不依赖是同步产生的,如果一个人的基本依赖强于基本不依赖,他在这一阶段会产生的心理危机就没有了,他在人格形成中,就具有“希望”的品质,这个人以后将敢于冒险,不惧怕挫折和失败,不会为生活必需品是否得到满足而发愁,他的眼光也不会局限在眼前的事物上。孩子对一直照顾自己的双亲的信任,能够成就他们最初形成的观念,这种观念会影响他的一生。

这儿我解释了一下一般而言一个人最初观念的形成,通常意义上的先验,也就是父母之言,父母的直接经验影响,之前我们群里聊天提到房树人,所以顺带也说一句,大家有兴趣可以画画看,对这个的解释也比较容易查到,这个房树人绘画测试有可能透露出我们婴儿前期所遇到的问题。

一个简单分析:树在正中,枝繁叶茂,代表生命力强;房屋端正有门有窗,但我画的门没有锁,说明我不是一个安全感缺失的人;有果有鱼,说明我喜欢未雨绸缪,但有时也会想的太多,说明我曾经历过内心充满担忧的日子。大致是这些吧。

基本上我到这儿已经用了时间的一半了吧。毕竟认知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有着太多联系,二者的交叉部分就是认知神经心理学,属于认知心理学分支。今后的讲解、会经常游走于这几个领域,所以我想来想去呢,就给这个系列起了个疯狂的神经这么个名字。如果直接叫认知神经科学就太偏重于其中一个部分了。

以前我们说过,人脑是思维的物质基础,构成脑的基本功能单元是脑细胞。而脑细胞是构成脑的多种细胞的通称,主要包括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负责处理和储存与脑功能相关的信息。神经元是具有能够释放生物电信号功能的一种细胞类型。神经元彼此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连接个交流。

人类大脑发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怀孕到婴儿出生。这个阶段我们称为大脑细胞增长数量的阶段。当婴儿出生时,大脑已经有大约100~180亿个脑细胞,这个数量与成人接近。第二个阶段,是出生以后,大脑就进入结构功能增长的时期。出生之后,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的“突触”开始增长,突触连接在三个月的时候数量达到高峰。到3岁的时候小脑发育基本成熟,3~4岁的孩子,大脑已经和成人的结构几乎一样了。

一个神经元可以与其他多个神经元相连接,每个神经元通常有许多突触,而其中有些是兴奋性的,有些是抑制性的。如果兴奋性突触活动的总和超过抑制性突触活动的总和,达到能够使该神经元的轴突起始段发生动作电位。出现神经冲动时,那么该神经元呈现兴奋状态,可以把信号传导到下一个神经元细胞。但是反过来,就会表现为抑制,信号不传导。

对于像人类这样的哺乳动物,我们的神经元突触之间的信号连接属于电化学联结。而兴奋性突触与抑制性突触在精细结构上是否存在特征性区别,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论性的发现。

上图中那个小蒜头一样的东西叫突触小体,他就是神经元突触末梢,跟别的神经元能够产生电化学联结的结构。在这个小体内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包裹着神经递质的小泡。那么,是不是一种或者一个神经元里面就是只有一种神经递质呢?当然不是。各种神经递质在神经元细胞内合成,形成小泡,通过轴突的快速顺向运输到轴突末端。不同的神经递质会参与传递不同的信号,最近的研究发现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神经递质能够共存于一个神经元细胞中,而在神经元的突触小体里头,也可以同时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形态的突触小泡。比如交感神经里的神经细胞,既有乙酸胆碱也有血管活性肠肽。前者支配汗腺分泌;后者作用于腺体周围的血管平滑肌使其松弛,增加局部血流量。神经递质共存的生理功能,是协调完成神经生理活动作用,使神经调节更加精确和协调。许多事实表明,不同递质共存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普遍性规律,有许多新的共存递质和新的共存部位已被证实。

那么人在一生中,人脑中神经元和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结是怎么一个变化?和这个人的认知发展、观念形成又是咋么样的一个关系呢?突触联结又是怎么形成的?其实,一个婴儿出生的的第42天,第一个神经元就已经形成了,大约在出生的第120天(4个月),神经元的总数已经达到1000亿,然后到一直到中年以后,也只有这么多。在出生的头60天,神经元开始相互沟通,每当一个联结成功建立,就形成一个突触。在出生后头3年里,这1000亿个神经元中每个神经元都与其他神经元建立了大约15000个突触联结。这时候,这种链接模式呈现出一种编织的网状。

可以这么说,一个三岁的孩子具有他这一生中最广博、精细、独特的神经元网络结构。不过从这个时刻以后,奇妙的变化开始发生,就像我们一生中,大部分的事物,因为没有被关注而渐渐淡化、消失。看起来,最初形成的那个连结丰富的网络开始出现崩溃和断裂。那些被关注的信息经过精神网络的一些部分,通过存储和加工过程,强化成了相对固定的连接。而某些部分的神经网络因为一直没有被用起来,就逐渐断开了连结。这导致起初,那几十亿精心建立的突触联结,那个丰富的神经网络,在3到15岁之间丢失一大部分,大约到了16岁左右,我们这个网络至少有一半的连接已经消失掉了。

那些被固化了的连结,就映射到了我们的行为习惯、处事方式以及思维构架和结构中,这些东西表现为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形成一种整合,它们是具有心理上的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促成了作为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那种独特的心身组织。它们的整合,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我们从心理学层面,把它叫做,人格。

在人的一生中,自青少年时期所形成的神经元之间的连结是相对稳固的,体现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适应性上,比如心理学上我们经常说到的人格,而体现在对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中的,就是我们经常会在心理学上提到的自动化过程,也就是通常我肯定会的习惯成自然。比如长期干一件重复性工作的时候,是要熟悉了就可以一边做一边开小差儿,因为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记忆模式,在这样的过程中,不再需要主动的意识参与,比如说你学会了游泳,那你心里不会再像当初你在游泳班里学习的时候那样,干什么都要一万分的小心全神贯注了。

但是这些也不是不能改变。

通过主动学习可以建立新的连结,这就是神经元突触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是学习和掌握信息的生理基础,启动这种可塑性变化模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的变化机制目前还没有掌握清楚,但全世界对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和支持,目前我们能够得到实验论证的,比如环境的信息丰富程度、外源性和内源性激素的影响、药物刺激等等这些方面,对这些当面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针对老年性痴呆症的缓解和治疗。利用小白鼠,通过手术操作,构建一个人工的痴呆症,然后把它们放在充满各种外界刺激的环境里,一段时间后去观察小鼠脑内神经元突触的变化。和处于一般环境下对照组的痴呆小鼠相比,丰富环境下小鼠的神经元突触的变化明显比较多,从行为表现来看,处于更多外界刺激下的痴呆小鼠表现得比一般环境下的痴呆小鼠更具有智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处在环境刺激下辅助学习的痴呆小鼠比一般环境下的痴呆小鼠的神经退化现象要有所改善。神经元突触的可塑性得到验证,外界因素刺激可以引发可塑性变化。

今天是疯狂神经系列第一讲,作为开篇,比较严肃,一方面说明这个系列将要涉及哪些领域,一方面我希望借此给予各位同学一些启发。因为无论是认知神经心理学还是认知神经科学或者神经外科学、信息处理,都只能在对人认知过程的探索,这样一个交叉地带偶尔的展现出它们有限的有效性,而恰恰在这样的学科交叉地带,才会体现出更多的可能、才会有新研究新探索的涌现。我们可以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去对假设进行验证,通过实验观察去见证一个个假设的成立或者推翻,在这个过程中,又会不断的涌现出更多新奇的设想,我想这其中的趣味也就不言而喻了。今天的开篇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同学的收听!

本次哔哔的参考文献:

1、《丰富环境对拟老年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和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影响研究 》CNKI:CDMD:2.1013.130127 【分类号】R749.16;

2、《突触可塑性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

3、《前庭动眼反射回路学习与记忆模型研究 》CNKI:CDMD:2.1019.018019,【分类号】R33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