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希望孩子成为改变世界的天才,但他得先读懂这本书的寓意

 jc_ipec 2020-03-07
《DK发明简史》
介绍人类各种伟大的发明
从而改变世界的故事

《DK身临其境的科学》
发生在人类身边的科学

前段时间,在给儿子辅导数学的时候,我给他出了一个和新冠病毒有关的Project,让他试着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我那个Project里,让孩子试着用数学去研究细菌的繁殖,用数学统计病毒传播的人数。

为了研究这个Project,我把什么细菌、病毒狠狠研究了一遍,翻阅了很多科普书籍,其中有两本讲得特别好,一本是《DK发明简史》,另一本是《DK身临其境的科学》。前者是介绍人类各种伟大的发明,从而改变世界的故事;后者是讲发生在人类身边的科学。


《DK发明简史》

长按二维码购买

《DK身临其境的科学》

长按二维码购买

这两本虽然不是专门讲病毒的,但是里面都有关于生命科学的章节,比如它会给孩子讲解DNA的奥秘。

讲解什么是疫苗,疫苗对病毒的作用,以及人类为什么会发明疫苗。

别提儿子了,我这么一个大人读了都受益无穷!

今天我就推荐这两本书,其实作者写这套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给孩子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

任何一个伟大的发明、一项伟大的发现,都需要倾注大量的汗水。

不要忽视身边的小细节,可能你的一个小小创新,就会改变整个世界!

Part.1 《发明简史》

不论何时,看见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我们都会心生敬意,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何将孩子培养成像他们一样的天才呢?

这本书会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告诉孩子: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1

她是这样教孩子做一个天才的

1、首先告诉孩子:怎样成为一个天才呢?

书里用了22个天才的例子,他们有的是彻底改变了世界的夜晚,有的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有的发现了生命的意义,有的改变了人类的食物贮藏方式,有的彻底改变了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有的人是发明了新材料,这些材料有的彻底改变了大部分的现代工业,有的对我们现在的数码生活至关重要……

(1)天才需要灵感和想法。

这是成为天才的第一步,而脑中不经意的灵光一闪,一个偶然的发现,或是长时间思考和观察后的某个想法,都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

于是你会看到托马斯·爱迪生跟约瑟夫·斯旺两人的联手,彻底改变这个世界的夜晚:他们的想法照亮了医生、工人的夜间工作环境,路灯出现让行人夜间出行变得安全,矿工也不用再携带明火到地底下的矿井工作……

这些都源自发明了灯泡后的一个想法:设计足够小巧且安全的家用电灯,让灯泡能走进千家万户,替代蜡烛。

当人类遭受致病细菌的侵害,引起如肺炎、结核等致命疾病时,细菌学家弗莱明偶然在一个培养基上发现有化学物质可以杀死这些致病菌——这就是抗生素。抗生素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人们更长寿、更健康。

1830年乔瑟夫·亨利用电磁体敲响了1600米以外的一座钟,开创了电报机,诞生了电子通信,它彻底改变了人类信息传输的方式,为后来出现的电话、手机和现在的即时信息开启了先河。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当时的人们长距离他通信仍旧依赖书信,需要另一种既不延误又能实现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方式。

(2)天才需要付出辛苦的汗水。

有了灵感和想法还不够,还要努力,辛苦付出,可能是日复一日的研究,或者没完没了的实验,或者是一辈子辛勤的工作。这本书讲努力有多重要不用长篇大论,直接把发明解剖,现实的结果最有说服力。

比如爱迪生和约瑟夫·斯旺设计的灯泡,里面每个部件的背后都必须是一次次重复实验才换来的:

灯泡里面,两个人共同创造除了真空环境,后来真空又被氩气进一步取代;

灯丝在1909年,更容易被掌控和使用寿命更长的钨丝取代了脆弱的炭丝

爱迪生为了让他发明的灯泡变得更实用,为建筑设计了整套的电力系统。

比如抗生素从发现到帮助医生成功也经历了多年的研究和反复实验。真正帮助抗生素成功利用起来的,并不是青霉素的发现者亚历山大·弗莱明,他只是发现了青霉菌,并没有提取。是10年后另外两位科学家读了弗莱明的文章后开始着手提取青霉素,并且成功在老鼠身上实验之后,才开始用于治疗人类患者。

2、然后告诉孩子:发明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可能一个不起眼的小物件,就能改变世界!

这里讲了诸多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这些发明真真切切地改变了世界。

比如发动机的产生和演变,从蒸汽发动机到内燃机,燃料从水蒸气,到气体到液体,运用越来越高效,更加实用。

比如电池的发明,让人类可以通过化学元素制造出电流,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后,各种各样的电池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动力,让电动车、笔记本电脑、手机成为可能。

比如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茨尼亚克创造的第一台简易式电脑苹果I代和之后开发的苹果II代,让电脑进入了更多的现代家庭。

3、接着告诉孩子:发明有时候真的很不起眼,一个小小的创新,就能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我们现代生活的享受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发明的各种便捷装置产生的结果,发明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方便人们的生活。这部分列了18个便携装置,有的是方便了人类处理食物,比如微波炉,有的方便了人们的购物,比如收银机,有的让人类生活更加井然有序,比如条形码,有些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比如货币、信用卡、手机,还有很小的物件,比如拉链、眼镜等等。

比如家家户户都有的微波炉,20世纪最有用的发明之一。它让加热食物的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在烹饪过程中能很好地保证食物的营养。书里能看到一个透明的微波炉展示,标注和文字介绍它各部件的作用、原理和结构。

比如商店里的收银机,刚问世时被称为“小偷捕手”。它让经营者对自己的存货和销售情况更清楚,还减少了偷盗的发生,当我们去购物的时候,结账速度更快,更高效。

有的物件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实用价值非常高。像维可罗(尼龙搭扣、魔术贴),我们平常的鞋子、衣服,包括宇航服都会用到它。

像再平常不过的拉链,毫不起眼,但是想想如果生活中没有了拉链这个发明,会有多么不方便。

4、接下来告诉孩子:发明让这个世界得以更加连通,人与人之间交流会更加通畅。

除了方便人们的生活,发明家的创造也在帮助人们之间更好地联系,满足人旅行的需求,让世界更加连通。并且发明创造随时都在更新,在发展。

比如为了方便人的移动,发明了汽车,而起初汽车是奢侈品,不普及。亨利福特造出了普通人都能买的起的汽车福特T型车,让汽车进入了普通人家。

而当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显现,这时就需要再解决汽车产生的交通问题,于是创造性的地跌又诞生了。它大大缓解了大城市的交通拥堵。

5、之后开始教孩子:如何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索未知的世界。

除了改变生活,改变世界,发明创造也在不断帮助人类探索未知。这里能看到为了探索未知而生的各种器械,有帮助人类探索宇宙的,像火箭、卫星、空间望远镜、航天服等,有的帮助人类探索现在的家园,比如潜水器,水中呼吸器,还有人类对自身的探索,光纤内窥镜、磁共振图像。

帮助人类离开地球,踏上太空之旅的火箭。

帮助人类了解海洋,探索深海未知世界的潜水器。

改变手术的方式的光纤内窥镜,让医生不用开刀的情况下就能看到病人身体内部。简便操作,提升安全性,降低手术费用。

6、最后和孩子分享:发明给人类带来的乐趣和改变。

作为发明家,发明创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为我们的生活增加各种乐趣。像很多孩子爱玩的乐高,带给很多孩子拼搭积木的乐趣,这里能看到它基本的生产流程,它的发展历史。“乐高”这个名字的来意就是“玩得好”。

有的发明成为了时尚,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像19世纪发明的牛仔裤,本来是因为要干粗活才发明的,结果人们在穿着的个过程中不断地演变时尚的风格,变成了现在世界上最流行的服装之一。

还有利用技术满足人们不断产生的娱乐需求,于是电影、电子游戏这些又被发明了出来。

2

每一个项目都说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用?

这本书一共罗列了91项发明与发现,每一个项目都通过3个问题讲清楚:

  1. 这项发明是什么?

  2. 是什么触发的灵感?

  3. 这项发明有什么意义?

除了讲清每一项本身,项目之间的关联指导,知识点的衔接引导的做的特别好。举个例子,跟人类疾病有关的抗生素。在讲这一项发明的时候,孩子首先要明白致病细菌基本的工作原理:

首先一种致病细菌,它在侵入我们人体的时候会释放破坏我们细胞的物质,这会引起致命的疾病,像肺炎、结核等。

而抗生素的目的就是抵抗致命病菌,里面讲青霉素如何组织病菌生长:它会阻止病菌建立细胞壁。还有胶囊的详细标注,里面有胶囊壳的成分,包括选择这些成分的原因。

现在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都知道了病原是新型冠状病毒,而现在都在等待疫苗出现。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用疫苗呢?疫苗是什么?怎么工作的呢?

其实人类除了用抗生素来抵抗致病细菌产生的伤害,还有另一种方法是接种疫苗。书里会用专业并且通俗的解释告诉孩子,疫苗接种是怎么产生的,怎么来的,它有什么确切的用途。

当孩子看完这些,他就知道人生病为什么要吃药,为什么要打针,为什么现在要抓紧时间研究新冠病毒的疫苗。

在书页的右下角有知识串联的提示,像举例的抗生素、疫苗这些知识都是相互有关联的,在看书的时候就能看到书里的标注,顺着串联的逻辑看下去,就能把知识的条理理的特别顺。

3

启迪孩子的科学精神,塑造孩子的品格

这本书里有发明家的各种故事,有的感人的,有的有趣,有的打破打破我们平常的认知,有的充满人性的光辉,有的读完之后满满的激励。科学家们可贵的一点是他们的科学精神,为了探索,追求真理也有牺牲和奉献。这些都能够帮助孩子塑造性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有关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女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发现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很遗憾她由于长期接触射线来拍照,最终患癌去世了。在她去世后,其他三位同样做出贡献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其实她的贡献是在那三位之前的,那三位获奖的科学家的发现是在她发现的基础上做出的。

在这个故事里,富兰克林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她的探索精神、奉献精神更令人感动和敬佩。

有的故事是不为人知的,或者跟我们通常认为的并不一样。而通过书里的故事,可以更全面的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修正自己的知识。

电话的发明,很多科学家都为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我们大多数人只知道贝尔。

这本书通过这么多事例,想告诉孩子:

任何一项发明,都倾注了前人大量的心血,很多人默默无闻,耕耘一生,只为了这一个梦想而努力!



《DK发明简史》

长按二维码购买

《DK身临其境的科学》

长按二维码购买

Part.2 《身临其境的科学》

这本书是DK一本经典著作,几年前出版后大受好评,今年它有做了大量的改编和升级,重新出版。

相比上一本《发明简史》,这本书的内容更硬核一点,是讲目前各个领域内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包括生物、医疗、地理、天文、物理等等。一共包括三大类:

  • 生命科学

  • 地球科学

  • 物理科学

1

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生物,包括人、动物、植物、细菌等。还有衍生的各种细节,像转基因、人类的疾病和治疗,如癌症治疗、疟疾、感冒、过敏、仿生学、回声定位等等。因此她会聚焦于如何定义生物特征、如何适应生存环境、如何新陈代谢、生长、遗传等。

比如讲人的感冒,有超过200种的病毒能引起感冒。在这里可以看到感冒的整个过程,从感染病毒开始,一步步咽喉痛、发烧、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的全过程。一张放大的电脑绘图,模拟打喷嚏瞬间鼻涕的行动图,能清楚看到鼻涕的各种成分,有细胞,有病毒,花粉粒等。

讲大的流行病,有人类疾病,也有动物之间的疾病,像霍乱、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特别讲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

还有关系到世界未来的种子库,“诺亚方舟”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里面保存着450万个植物的种子,书里特别展示了它和它的结构图,讲述选址的各种考量,结构设计的理由,能看出科学家的良苦用心。

2

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主要是讲地球的演变、地貌特征,从而能对地球未来做科学的预测。从地质到大气,从海洋到陆地,从区域划分到自然灾害,地球的知识都囊括其中。

比如简明扼要的地质时期分布,每个时期有什么情况。而且形象地把整个地球的46亿年历史浓缩为1个12小时的时钟,人类在这个表盘上只出现了不到2秒钟。

比如讲火山,书里能看到基拉韦厄火山的基本情况,它的位置,外貌的成因。还有火山整个喷发的过程的示意图。

有各种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像极光,我们还不知道极光出现的原因,现在是用卫星来追踪。

还有目前的威胁我们人类的生存问题,比如酸雨,不论浓度强弱它都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的生活有重要影响,带来酸灼伤、腐蚀岩石、危害生命。

3

物理科学

最后一块是物理科学,它主要是用来解答生活中或者天文中跟“物”有关的各种现象。这里面把一般的物理学、化学、天文等等都归到了这一章。

比如桥梁中的物理,用金门大桥和福斯桥为例子,解释桥梁和吊床的关系,力如何分布,如何平衡。

讲一种叫“气凝胶”的材料,它的成分构成,讲到它的淡蓝色并不是本身物质有颜色而是因为气体对光线的散色作用造成时,还加入了北极熊的例子,因为北极熊毛看起来是白色和气凝胶看上去是蓝色是同一个原因。还有它的性质、如何提取。

Part.3 怎么更好地阅读两本书?

我自己翻阅下来的感受就是,把两本书配合起来看真是最好的!

它们内容互通,又相互给对方补充。这两本书其实都在讲科学,而且知识涉及都很广,但是各有各的角度和讲述方法。

《发明简史》是用发明创造来讲科学,讲发展,还有历史、经济、人文,孩子能从书里看到技术世界的发展,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孩子们能从这些发明创造里,体会“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的含义,能明了发明创造的意义,其中的不易。

《身临其境的科学》里是各种知识的普及和展开,培养孩子的基础科学素养。

很多时候两本书可以互相对比着看,对同一个项目可以了解更全面,更细致,更深刻。

1、比如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疫苗的认识。

同样是讲疫苗,《发明简史》的“疫苗接种”中讲了疫苗发明的过程,目前的应用范围。关于疫苗的工作原理书里是这样描述的:

把脆弱的微生物注入体内,人的免疫系统会对它进行攻击和破坏,并且以后如果再有相同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就会“记得”原来怎么和疫苗里的微生物斗争,再次杀死它们。

(来自《发明简史》)

描述很通俗,没有复杂的专业名词,孩子可以很快了解疫苗基本的工作机制。而在《身临其境的科学》中,同样是说“疫苗”的工作,这里讲的更深更细致:

  • 致病病原的“抗原”分子是什么;

  • 抗体具体是什么;

  • 免疫系统的“记得”到底是怎么回事;

  • 疫苗里具体含有的物质是什么。

对比就能发现,这部分是对《发明简史》中疫苗进一步分析,从更深入的角度讲清每个关键点。

(来自《身临其境的科学》)

《发明简史》里简单提到了一个天花病毒,和天花疫苗发现的大题情况,能看到用于天花疫苗的牛痘病毒长什么样。

(来自《发明简史》)

那么天花病毒究竟长什么样子,疫苗从发现到接种的过程具体是什么样的,这些内容《身临其境的科学》中都有说明。

(来自《身临其境的科学》)

疫苗能产生作用离不开人体的免疫系统,但如果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某些物质刺激作出强烈反应这就是过敏。

里面还详细讲了过敏发生的整个过程,抗体如何工作,出现过敏反应为什么会难过。

这么对比来看,知识点互相对应和补充,是不是对疫苗、天花疫苗、人的免疫系统的工作了解地更全面了?

2、再看个收音机的例子。

《发明简史》的“无线电”告诉孩子无线电是如何被发现的,它巨大的使用价值有哪些,收音机怎么听广播的。

而在《身临其境的科学》里,直接把收音机拆解了,每个零部件展示,重要零件有什么作用,解释广播频道里说的FM和AM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有播音室的照片。

Part.4 团购信息

DK的《身临其境的科学》和《发明简史》适合年龄7-14岁,精装全彩印刷,16开。

1、DK《身临其境的科学》,定价198元,团购价128元

2、DK《发明简史》,定价168元,团购价108元


《DK发明简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