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102年了,对于女性来说,还有婆家娘家这样的区分?

 艾格儿Egger 2020-03-07

野马君按:

我们的文化中有“嫁”和“娶”之分,本来应该两个成年人平等结合,却成了“嫁出门”和“娶进家”,离开熟悉环境的那个人,往往是女人。

今天这篇文章对于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进行了反思,同时追问人们,女人是否有权利去建立一个自己的家,这个家超越了婆家和娘家的划分,一个真正属于女性的家?

文/阿花

△今天的配图来自电影《女人四十》

“叔公是自己家人,姑婆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

女儿还不会走路的时候,有一天,和公公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吃饭,等人齐的间隙,大家都围着孩子说说笑笑的,叔公正抱着她,还算稳定,过了一会,姑婆来了说想抱抱她,大概是陌生的感觉,也可能是饿了困了,她哭起来,不愿意让姑婆抱,转过头来又交到我手上。

这本来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要不是回去的路上,不知道是公婆还是先生,无端端又提到这件事,问到:“为什么宝宝愿意叔公抱,姑婆一抱就哭了呢?”,我大概不会在当下回忆起那个细节,并且记到了今天。

我会记到今天,是因为公公在当下说:“那如果按照我们农村的说法,叔叔还是自己家里人,姑姑已经不是自己家人了。宝宝只要自己家人抱。”

那一刻我几乎是不经思考的吐口而出:“怎么能这么说呢?难道宝宝长大了,结婚了,就不是我们家人了?!”

公公讪笑道:“不是说不是自己家人,只是说是别人家的媳妇了嘛。

“不管发生什么,她永远都是她自己的,是我们家人,以后有自己的家庭也是她和她老公的家庭,而不是别人家的。”

眼看话要说不转了,其他人马上转开话题,但这件事却一直落在我心里,特别难受。

“那要看她未来的婆家是什么习俗了”

公公家习俗多,婆婆也是一向以公公家为主,他们已经不年轻了,身体也不算太好,但几乎每年过年都要舟车劳顿,忍受长时间的堵车,开车回老家,因为在公公的世界观里,回自己的老家过年是必须做的事情,全村的人都是这么做,如果不回去,会被说闲话。

好几次在饭桌上,我都提议以后不要这么折腾了,过年我们一起出去找人少的地方度假,休息休息不比堵在路上好吗?婆婆听起来是心动的,但却只能说没办法的啦,老家很多事情要处理。

我宽慰他们,有些事情可以换个时间处理,不一定非要折腾在过年的时候,如果我以后老了,我也不会强迫宝宝一定要在过年时候回家,她想去哪里都行,平时有空聚聚。

婆婆笑着回:“那她说了也不算,要看她未来的婆家是什么习俗了。”

公婆平时对女儿很好,可以说是特别宠溺,恨不得把一切最好的都给她,绝不是那种会因为性别而亏待子孙的人,但一旦论及未来,论及婚嫁,在他们的言语系统里,女儿依然“早晚是别人家的人”,“要以婆家的标准为准”,并且他们没有一丁点觉得这件事不对劲。

婆婆本人也是身体力行在践行者以夫家为首这句话,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像夫家的习俗妥协,全身心以丈夫为自己这个家庭单位的代表,即便是在以婆婆家这边的亲戚为主的饭局上,谈笑风生仿佛主人家的,也是公公。

但其实,他们从来没有用同样的标准对待过我,他们照顾我,尊重我的需求,容许我的任性,他们明明不像自己言论里说的那样,女儿结了婚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要听别人家的安排,他们总是让我自己安排,我们是融洽相处着的。

只是,说出口的话依然是那样。

“你真是找了个好人家”

在我刚结婚没多久的时候,我家人催我生孩子,理由很简单,有了孩子,才会在婆家有地位。

相比起我和先生两个人之间的相处如何,他们更关心的,是我和先生一家人相处的如何,尽管我都没有和婆婆他们住在一起。公婆对我们好,他们很开心,张口闭口说的,也是我找了一个好人家。

好人家在我看来,真的是个很妙的词。它很好的形容了在一些人的观念里,结婚并不是两个人创建一个新的家庭,而是女性离开原来的家庭,走进了丈夫的家庭里。所以如果我的婚姻是幸福的,那并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遇到了一个好的人,而是找到了一个好人家。

结婚以后,我也会感觉到十分明显的,家里人的客气。

这变化几乎是从我介绍当时还是男友的先生给家人就立刻开始有的。还小的时候我在家里,经常需要帮忙处理各种家务事,但从那一天开始,长辈几乎拒绝我做任何家务事了,我知道,对于他们而言,我已经是一个客人了。

家里的长辈也让我有十分相似的感受。因为住的很近,我的小姨有时候和姨夫吵架,就会跑回外婆家,外婆也只是宽慰她,让她赶紧回去。但舅舅遇到同样的问题的时候,外婆从不曾赶走过舅舅。

女性的“家”到底是什么?

语言里,其实蕴涵了许许多多法则。对于女性而言,涉及婚姻就会有2个逃不开的词。婆家、娘家。在娘家看来,你已经是婆家的人了,而对婆家人而言,你永远都还是一个外人。

这样的困境,在男性的语言体系里是少见的。就像我的先生,他的世界里是没有婆家和娘家这回事的,有的只是自己家和丈母娘家,他不需要一个像娘家一样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原生家庭,对他而言,尽管和我组建了新的家庭,他与他原来的家庭也从来没有分离过。至少他们从不要求他离开。

他永远拥有一个属于他,会包容他的“自己家”,他依然可以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坦然寻求父母的帮助。对于我而言,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即便没有结婚,我也很难向父母开口说自己需要什么。我从来不曾拥有这样的坦然。

也许在先生这里,父母的所有都是可以为他服务,甚至最终毫无疑问,是归于他所有的。但我却从来没有想过,我可以分享父母的任何东西,不论是财产还是时间。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在我的记忆里,长辈从来没有跟我说过不要找他们帮忙,也没有说过以后不会留任何财产给我,那种客气和隔离好像与生俱来长在身上一样。

直到听到公公说姑姑不是自家人的时候,我好像有了一点点的答案。也许我正在被这样一套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而不自知,也许我从小就听着类似的言论而不曾察觉。

“她去养她婆家,我又不要她养”

前段时间打车,话题聊到子女问题上,师傅说到:“在城里还是生个女儿好,要是生了个儿子,买个房子都要了老命”,我回他:“女儿也要买呀,为啥只给儿子买?或者儿子也可以不买,为啥只有儿子一定要买。”

“那不行的,儿子一定要买的呀,不然怎么娶媳妇。女儿就给她点陪嫁的首饰就行啦。”

“那女儿不是亲生的吗?”

“那没关系的嘛,我老了也不要她养,她结婚了她就去照顾她婆家就是了。我们精力也只够给儿子买房子。儿子媳妇照顾我们就行,”

师傅的话听上去倒很像是某种约定俗成的“公平”,不必给女儿留下财产,女儿生下来就是婆家人,婆家照顾她婚后,她婚后也只照顾婆家,自己则被媳妇照顾。与此同时,类似过年去谁家这样的问题也似乎通过这种约定得到了解决,但真的是公平吗?

在这套体系下,从娘家转换到婆家的过程中,“我”是谁?“女性”是谁?女性是否有可能真的建立起一个所谓自己的家庭?她的位置到底在哪里呢?她要拥有一个可爱的家,是不是只能靠撞大运撞到一个好的婆家而已?

时代早就不断在进步,对于不少女性而言,自己早已不在困于厨房,更完全有能力自力更生。但从一开始就被自己的家庭排除在外,从小就被灌输自己将来是别人家的人,同样是催婚,对于多数男性而言,是你带个人回家,对于多数女性而言,却是你赶紧离开这里,这样的恐慌感在多大程度上阻碍了女性在成为自己的道路上,忠于自己原本的选择?

家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不可否认在目前,家是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建立连接的基本单位。如果说人是需要社交的动物,与家庭的社交是否稳定,大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一生。不管是原生家庭,还是婆家娘家的话题,永远都包含着长长的血泪史。

但,家到底是什么组成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家”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模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们。我很喜欢看的动画片《樱桃小丸子》就是这样的标准配置。现在流行的《小猪佩奇》,虽然没有一起同住的爷爷奶奶,也是常常出现,外公外婆却总是不在画面内的。

但,这真的是家唯一的答案吗?它是不是可以写成不同的样子?它可不可以仅仅是我和我爱的人在一起,我只是单纯的爱着他们,不赋予其他的意义,像我的女儿,无论她长大与否,无论她是否和别人结婚或者永远独身,我是否可以一样爱着她,与她建立牢固的连接,而不将她视为外人呢?

如果有天我离开这个世界,我的女儿仅有她自己,她是否也可以接收到我曾经赋予给她的全部的爱,而感觉到自己时刻拥有一个家。她是否可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社交圈,从中获得自己的归属感,而不仅仅,或者根本无需依赖于婚姻与生育呢?

又或者它可不可以不是仅仅属于异性恋,属于一男一女才够建成的一个字?

如果家,如果归属感的答案可以多种多样,如果我们少一点约定俗成,或者在每个约定俗成面前,认真问一句,为什么?也许人们都不必在家与家之中挣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