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

 mttsg 2020-03-07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不仅赋予了组织工作全新的时代考卷,也寄予了组工干部神圣的时代责任。在这爬坡上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老组工干部作为组工队伍中的“政策通、活字典、多面手”,理应率先垂范、主动作为,积极发挥承上启下的中流砥柱作用。然而眼下,一些老组工干部以年纪大为由,或贪求安逸、激情消退,或固步自封、思想僵化,既削弱了组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让党的事业停滞不前。“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这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老组工干部应该扫除笼罩在心头的暮气,始终保持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奋斗姿态,做到不言老、不服老。“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不言老就是要有以身许党、敬终如始的初心。“丹心未泯创新愿,白发犹残求是辉”,不言老就是要有与时俱进、求新思变的胆识。新时代组织工作,无论是大局还是大势都在变化,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在拓展,无论是站位还是眼界都需提高。“开创则更定百度,守成则安静无为”,组工干部要身入新时代,更要心入新时代,摆脱年龄、环境的束缚,一方面做到“上接天线”,主动学习把握发展新理念、经济新常态、社会新转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老框框”“老套路”,为组织工作开辟新途径,寻找新路子。另一方面做到“下接地气”,多深入一线,多了解实情,在贴近基层党员和群众的过程中活化思维、增添智慧,甘当“小学生”,提高工作决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言老就是要有松柏后凋、奋进不息的激情。奋斗是新时代的最强音符,一位位时代楷模为我们吹响了前行的号角——从杨汉军用生命点亮“组织部的灯”,我们感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从钟杨援藏书写“中国基因”传奇,我们品味风吹万里、不问归期的豪迈,从黄大年将“振兴中华”作为毕生追求,我们读懂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情怀。“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程催人急”,组工干部要俯身于广阔天地,寄情于人民冷暖,树立“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以勤政务实作成事之基,让实干成为最鲜明、最突出、最闪耀的品质,无愧于组织的信任与重托,向党和人民交出优异的时代答卷。


饮冰:1.典故名,典出《庄子》内篇·卷二中《人间世》。主要注释形容十分惶恐焦灼,指受命从政,为国忧心,后也指清苦廉洁;

出处:《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成玄英疏:“诸梁晨朝受诏,暮夕饮冰,足明怖惧忧愁,内心熏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