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耿直醫生張文宏:美國人戴不戴口罩不用我們操心 |看家

 wenxuefeng360 2020-03-07

新冠疫情的境外傳播愈演愈烈,人們的眼光開始隨著媒體的新聞報道轉向海外,納悶美國人為什麼不戴口罩?關心日本人囤墓碑是真是假?還有伊朗能不能挺過去啊?但你要是問張文宏,他直接拋出一句:美國人戴不戴口罩不用我們操心!

乍一聽,是不是覺得這人講話沒人情味?錯!張文宏應該是這次疫情中最有人情味,鮮見的講人話的醫(ling)生(dao)了。他是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迅速走紅。深得網友、同事、同行喜愛,一位援助湖北的醫生在進艙之前在防護服背面寫下:我想跟張文宏吃飯。

张文宏 图:搜狐新闻

日前,在一個網絡直播上,主持人問他怎麼看待美國的防疫工作,他回答說:

「到現在為止,美國確診人數只有一百多例,你要他重視到什麼程度,我就問你。我們現在著急得不得了,覺得美國怎麼還不封城?還不封鎖街道?怎麼還不戴口罩?是不是沒有口罩?口罩都被我們買走了?我告訴你,我們不需要太替他們擔心,有機構、有醫院去做預判。

別人不敢說的話,他敢說;別人不敢做的事,他敢做。偏偏不配合記者演出,偏偏不按套路出牌,金句語錄簡直可以出一本書——《張文宏教你好好說話》。先看看他是怎麼懟記者的。


記者遇上他,事業「滑鐵盧」

早年馮鞏在小品裏調侃《藝術人生》的煽情套路——套近乎、憶童年、拿照片、把情煽。煽情的路數屢試不爽,但是被張文宏看透了,而且就不上當。


上海都市頻道《X診所》記者採訪時,張文宏的手機突然響起,記者看到了屏幕上寫的「媽媽」,就說讓他接一下。他說,「採訪的時候,你們就想探聽別人的隱私,我偏不接。」於是掛掉了電話。記者不罷休,接著問:「那您想您母親嗎?」張文宏說:「我就問你,哪一個正常的人,他不想念自己的母親?」看到這裏,觀眾都替記者感到尷尬。

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記者問道:「您作為主任的華山醫院感染科,有中國最強的感染病學團隊,您當初上大學為什麼選擇了感染病學?」這明顯是想豐富人物背景,引導受訪者講一些故事,然後從中挖出一些關鍵詞啊。萬萬沒想到,張文宏回答說:「對我個人你不要採訪,我覺得沒什麼意思。我就一個鄉下人跑到上海,讀完書留下來工作而已。」話題被終止,回頭想想也是,這個問題跟大眾關注的疫情好像沒什麼關係。

圖:中新網

在新京報的採訪中,他說:「全國各地派去都是最精英的部隊,我認為他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不需要媒體來幫著解決這個問題,好不好。把一種不靠譜的一些治療方案片面地傳播,哪怕一些靠譜的治療方案因為你們的傳播而變得是錯誤的。」


他拒絕「道德綁架」

像類似《流產十天的護士回崗工作》、《醫生在前線而父母已感染》這樣的新聞看多了,人們的眼淚也跟著流盡了。在張文宏看來,大肆宣揚這樣的故事也是不對的,甚至對其他醫護人員來說造成了「道德綁架」。

武漢中心醫院醫生 圖:新浪

張文宏在採訪中說,「我不是非常鼓勵大家加班加點,因為加班加點本身也是不怎麼人道的一件事情,我們沒有理由叫人家拋棄自己的家庭,在這裏無休無止地工作。因為這個本身是一個不人道的作法,就是放棄掉自己所有的生活,來撲到工作裏面去。除非妳熱愛得不得了,但是對很多普通人來講也就是一份工作而已,你不能用高尚啊這些綁架別人。


他拒絕「虛偽的關心」

他建議領導對醫務人員的關心一定要不斷加強,第一關心是防護,第二是疲勞,第三是工作環境,如果跟不上,就說明沒有把醫務人員當人,只是當機器。最後提出一條,「你今天問我,醫生需要怎麼樣的幫助,需要一點,非常需要的一點,醫生應該有一個免於受傷害的權利。」他還不忘呼籲抗疫醫護人員要避免無謂的犧牲、宣傳好的經驗和方法、提倡不損己的利人。

28歲醫生宋英傑為抗疫連續工作10天引發猝死 圖:中新網

張文宏醫生幾乎是第一批公開提出醫護人員也需要換崗休息的醫生。同時,作為領導和一名醫生,他能看到不少醫療工作者是在沒有考慮自己的健康,甚至拋棄了家庭的情況下工作的。

於是,他做了一個決定,把所有崗位的醫生全部換下來,換成科室的共產黨員。後來他讓大家不要過度解讀,不要覺得他這個主任很了不起,他認為這是「契約精神」,大家入黨的時候都講好的,這只是按講好的辦。因為,「人不能欺負聽話的人。



他還說過啥?

他說,即使現在陸續復工了,一定要「防火防盜防同事」!把同事防住了。一切都能防住了。

圖:視頻截圖

他說,我們的工作要開始了,生活要慢慢回歸正常了,但是還沒有到你可以為所欲為的地步。


他還說,每一個人都是戰士。你現在在家裏,在幹什麼呢?你在家不是隔離,你是在戰鬥啊!你是在悶啊,你覺得很悶,對吧?病毒也被你悶死了啊!



他對企業說,不要老是想著給我們捐東西,你讓員工在家或者在隔離點辦公,然後就正常算他上班發工資嘛!這樣你也算是對社會作出巨大貢獻了。


張文宏醫生對大眾關注的話題,有問必答,但卻沒有過多談及晦澀難懂的治病原理、醫學知識,畢竟說的太專業大家也聽不懂,但他總能用簡單而接地氣的話解答大家的困惑,大家也願意相信他說的話。

防疫抗疫已經一個半月了,人們緊繃的弦也稍稍放鬆下來,尤記得當初一片惶恐中,鍾南山站出來給大家點開一盞燈。再後來,這個專家推翻了那個專家的話,政府部門今天推翻了昨天的決定,人們又開始左右搖擺的時候,張文宏出現了,帶來一種能讓大家心安的聲音。太多人在聚光燈下、在鏡頭前過於講究「說話的藝術」,卻忘了人是怎樣說話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