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醒思考的艺术》| 曲飞工作室解读

 wsgmail 2020-03-07

关于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罗尔夫·多贝里是一位瑞士的经济学博士,也是瑞士机构 getAbstract 的创始人之一。

关于本书

《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本书2011年出版之后,多贝里一战成名,在德国非小说畅销榜上排名年度第一。一些高端读者都大加赞赏,比如德国著名的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创始人罗兰·贝格,推荐大家“务必要读”这本书,《黑天鹅》作者塔勒布评价多贝里,说他专业知识和创造才能的结合,是“自文艺复兴以来都很少见的”。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要说的书是《清醒思考的艺术》。听书名就知道,这是一本教人怎么样清醒思考的书,那怎么能做到清醒思考呢?就要从破除我们常见的一些思维错误做起。

有一些思维误区,我们经常一不留神就陷进去,你比如说:为什么你明明不想做一件事,但看见别人都在做,就忍不住跟着做?为什么说免费的东西才是最贵的?为什么我们总爱留着没用的东西在家里占地方也不愿意卖了换钱?为什么说“零风险”其实是一种骗局?为什么越精准的描述越容易误导你犯错?为什么你严格按照成功学教材去做,结果总是不能成功?为什么你天天游泳,却游不出孙杨宁泽涛的好身材?

这些问题,都是由思维偏误引起的,这也都是普遍的心理学现象,跟“智商”及受教育程度没有太大关系,有时候专家学者也犯这种错。这些错误,大到投资、工作,小到购物、社交,都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说,认清这些思维错误,学会小心防范,对你很重要。

这本书的作者罗尔夫·多贝里是一位德国的经济学博士,也是瑞士益得书摘(getAbstract)的创始人之一。经济学家写心理学,用现在的话说叫跨界,但正因为跨界,他才能写得清晰易懂,让心理学零基础的读者看完也能学会,而且能结合他的阅历,把道理讲得又生动又有说服力,让不同行业的读者都能受益。所以,《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本书2011年出版之后,多贝里一战成名,在德国非小说畅销榜上排名年度第一。一些高端读者都大加赞赏,比如德国著名的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创始人罗兰·贝格,推荐大家“务必要读”这本书,还有我们“每天听本书”说过一本《黑天鹅》,这本书就是在多贝里的启发下写出来的。《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评价多贝里,说他专业知识和创造才能的结合,是“自文艺复兴以来都很少见的”。这个评价够高吧,那我们就赶紧来看看《清醒思考的艺术》里,到底都讲了什么吧。

在这本书里,多贝里列举了52种思维错误,我们把这些错误归纳为5个大类,分别是:独立思考缺失引发的错误;情感偏误;与统计学,尤其是概率有关的错误;结果导向型偏误;自我认知型偏误。每一大类的错误,书里都举了典型案例、心理学上的解释,同时给出了解决方法,让你学会正视并且克服这些错误,学会清醒思考。

第一部分

下面就先分别来讲讲这些错误,先说第一类:独立思考缺失引发的错误。我们在做判断的时候,并不总是完全遵照我们自己的内心,怎么想的就怎么决定,而是经常会受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说群体。我们可能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自己不想这样,但看见大家都这样,也就跟着这样;走在街上,看见别人在抬头望天,自己也跟着看;看演出的时候,别人鼓掌,自己也跟着鼓。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盲从”。

这种心理现象有多严重?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给接受测试者发一条线,作为基准线,比方说10厘米吧,然后再给他一些9厘米、11厘米的线,让他跟基准线比较,说出哪条线长哪条线短。这么简单的实验,单独测试的时候谁都能答对。然后进入第二个环节,8个人一起接受测试,但前7个都是演员冒充的,只有最后一个是真正的测试对象,前7个人都故意说错,这时候真正的接受测试者会怎么样呢?有30%的接受测试者会跟着前面的人一起错。

这就是群体对个体的压力,人在这种压力下,往往会放弃自己的理性判断,跟随大众,这就叫从众心理,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随大流。

这种心理怎么来的呢?作者回答说,这是我们从祖先那遗传下来的本能。你想啊,几万年前,几个原始人走在非洲大草原上,忽然看见前面有一点风吹草动,别的人拔腿就跑,这时候假如你在场,你会怎么样?是留在原地观察到底什么情况,还是马上跟着一起跑?那一定是后一种,因为这种情况出现,你的大脑会给你释放一个预警信号,说前方可能有危险,而这时候你根本没有时间去辨别,只能本能地去采取最有可能规避风险的行动,也就是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慢慢的,这种行为方式就随着基因一代代传下来,所以说从众,这是一种本能。当你处在一个集体里,大家都在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这就会对你造成一种压力,叫做团队压力,让你也不自觉地跟着一起去说、去做,盲从于群体,这会对你的清醒思考形成阻碍。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几万年进化出来的求生本能是错的,在一些天灾人祸或者紧急情况下,来不及思考的时候,遵从本能是合理的,但在更多的时候,你有条件做独立思考,那当你做一个判断,最好分清楚,你是在清醒、理性地做这个判断,还是仅仅因为看见别人都这样。

另一种盲从,是对权威的盲从。比方说,我们听见“专家”的名头,就愿意相信他;我们看见穿制服的人,就往往会服从他们的指令,这就叫权威偏误。还有一种衍生的,叫光环效应,这更好理解了。你看广告是不是都请明星代言啊,这就是利用了明星的光环效应,其实你仔细想想,明星在他代言的这个产品领域,未必懂得很多。比如一个球星,他代言球鞋那OK,但他代言咖啡机,这有什么道理呢?

针对权威偏误和光环效应,作者给出的办法是要有“挑战权威”的意识,就是说,你要分清楚你服从权威,是因为他的专业水准,还是仅仅因为他的身份。

还有一种错误,可以说是前两种的混合升级版,叫做“团体迷思”。一个精英组成的高级智囊团队,有时候反而会犯一些低级错误,书里举的例子有1961年美国入侵古巴的猪湾事件和2001年瑞士航空公司的倒闭事件。这两个案例,都是精英团队做出错误决策导致失败,心理学上把这叫作“团体迷思”。就是说当你处在一个精英团队里,讨论一件事的时候,如果大家都同意,那很可能你有反对意见也不敢提了,因为大家都是精英嘛,这么多精英都认为对的事,那怎么可能错呢?而其实,别人很可能也是这么想的,这就是为什么一帮聪明人在一起,可能反而会办蠢事,因为来自群体和权威的双重压力,让人陷入了“团体迷思”。

那怎么破解“团体迷思”呢?如果你是团队一员,那就不要害怕提出不同意见,哪怕这个意见看起来很愚蠢,而如果你是团队领导者,那你应该提倡包容这种不同意见,甚至作者还给了个更进一步的建议:你最好设置一个专门的“反对者”角色,当其他所有人意见都一致的时候,这个人必须提出反对意见,不管多勉强多荒唐。

说到这,附送大家一个书外的例子:以色列情报部门的“第十人理论”。我们知道以色列的情报工作那是相当厉害,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有一个高级别的情报分析机构叫 Red Team ,由10个人组成。他们的重要情报分析会上,当有九个人得出同样结论的时候,无论这个结论看起来多正确,第十人必须提出一个预案,就是如果那九个人都错了,怎么办。这是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血的教训,当时所有人都判断战争不会爆发,没人提反对意见,结果没做充足准备,战争一打,以色列损失惨重,从那之后他们情报机构大改革,启用“第十人理论”,直到今天,再没出过这种重大失误。

以上,从众心理、权威偏误、光环效应、团体迷思,这些错误会发生,都是因为独立思考的缺失,那破解之道呢?当然也就在这四个字:独立思考。摆脱群体、权威这些因素对你自己判断的影响。

第二部分

下面再来看第二大类:“情感偏误”。人比较容易受到情绪、情感因素的影响,这些情感包括渴望友善、希望被人喜欢、自恋、恋旧或是“外貌党”。而一些思维错误,就是这么来的,这种错误,我们统称为“情感偏误”。“互惠偏误”,就是互惠互利的互惠,应该是“情感偏误”里最典型、应用场景也最广泛的一种。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多数人的天性都不喜欢“欠人情”,一旦欠了,就有一种亏欠感,那当以后这个人要求你干什么事儿的时候,你很难拒绝,而这时候你要付出的,很可能比你当初欠的人请,代价要高昂得多。

有的人就会利用人这种心理,让你犯错误。这里举了一个例子,说几十年前美国有一个教派,教徒都统一穿粉色长袍,很容易认。他们会在车站机场这类地方跟你搭讪,特别真诚热情,送你花或者各种小工艺品,完全免费也不要任何回报,但当你在另一站下车的时候,又会有他们别的教徒过来,找你募捐,很多人都会中招。这种现象,心理学上就叫“互惠偏误”。我接受了你给我的好处,那我心理上就会默认,我也有一个潜在的义务,也给你好处。当你索要这种好处,我很难拒绝,这也就是俗称的“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前面说的那个教派,已经被取缔了,但是类似的行为还有人在用。比如你在超市里可能会遇到有人请你品尝免费食物吧,这时候最好谢绝,因为你吃了之后,人家让你买,你很可能会因为不好意思而买下来,即使你觉得并不好吃。在超市多花点钱倒不算什么,但我们常常会因为这种心理让自己陷入更大的麻烦,把很多时间、精力、金钱投入到我们根本不想投入的地方,那就得不偿失了。这也就解释了那句话,为什么说“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情感偏误里另一个比较常见的,叫做“禀赋效应”,就是“天赋异禀”的禀赋那两个字。什么意思呢?大致就是说,当你拥有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对这个东西的估值,往往会比它的实际价值高。我们有个成语叫“敝帚自珍”,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感觉,你看明明是一把破扫帚,但就因为这扫帚是你的,所以你就觉得格外有价值。这就是在一个物品的客观价值之外,又附加了你的情感价值,导致你判断失准。这是人的一种常见心理,那么它有什么害处呢?往小了说,禀赋效应会造成囤积癖,你看家里的老人是不是爱留着一些旧物件舍不得处理呢?大多数是没用又占地儿的;往大了说,禀赋效应会让你错过重要的机会,还是通过一个例子来讲。

有个投资人叫芒格,他是股神巴菲特的哥们。他回忆自己刚入行的时候,曾经有一个稳赚大钱的机会,但他当时没有现金,全在股票里,如果卖了股票投资这项生意,能赚更多的钱,但他就坚持认为自己的股票应该能卖更高价,不愿意抛,结果一拖,错过这次机会,少赚了500万美元。你看这个就是禀赋效应,对自己的东西估价过高,导致错失机会。而禀赋效应更严重的一种表现在于,对你还没真正拥有,只是将要、打算拥有的东西,也赋予情感价值,愿意为之付出超过实际价值的价格。最典型的例子是什么?拍卖。为什么参与拍卖的人总会非理性地叫价,越叫越高,这就是禀赋效应的结果,所以拍卖被叫作“赢家的诅咒”。这也就是为什么巴菲特说他从不参与拍卖的原因。

我们人类常常被称作“感性动物”,我们的行为的确常常受到感性和情绪的影响,但我们同时拥有理性。在思考决策的时候,我们必须用理性来检视自己的感情。

第三部分

下面再来看第三大类:和统计学,尤其是概率相关的错误。其实多数跟统计学相关的错误,都是因为忽视概率而产生的。举个例子,买彩票的时候,如果有一种,奖金一千万,中奖率一亿分之一,还有一种,奖金一万,中奖率万分之一,你会选哪种?大多数的人都会选前一种,但其实从概率上说,显然是第二种更有可能让你赢钱。第一种,你需要战胜99999999个人,而第二种,战胜9999个人就够了,虽然万里挑一也很难,但总比“亿里挑一”容易多了吧?

然而大部分人认识不到这一点,因为实验表明,概率这个东西,不是我们的直觉能感受到的。这就会造成忽视概率偏误,你看别人开公司赚钱了,也想开一家同样的公司,却忘了考察一下,经营同类项目的公司有几家是赚钱的;你看见空难的报道,立刻把机票退了改坐火车,却忘了其实每年的陆上交通事故比飞机事故多一百倍不止。这就是忽视概率让你犯的错误。

还有一个概念叫基本概率,简单说,就是最有可能的情况。这里也有一个例子,假如有一个德国人,他戴眼镜、爱听莫扎特,那么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他更可能是哪种身份呢?1.卡车司机;2.法兰克福的文学教授。很多人会选2吧?错了,正确答案应该是1,因为在德国,卡车司机比法兰克福的文学教授多得多。从统计学的角度看,什么戴眼镜爱听莫扎特,都是误导你的信息,真正应该考虑的是,“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什么”。这就是基本概率,了解这个,可能会让你看问题更准确。

还有一个常见的错误,叫做“零风险偏误”。零风险,这是我们很多人都向往的,但其实这是一个成本管理的问题。花同样的钱,把风险从5%下降到2%,和把风险从1%下降到0,哪个更划算?很多人都会选第二种,把风险降到0,这就是“零风险偏误”。前一种是把风险降低了3个百分点,后一种只降低了1个百分点,但花费的成本是同样的。我们追求零风险,往往忽略了成本,也就是说,你为了实现零风险而付出的成本,可能比承担一部分风险的成本要高得多。假如你是美国总统,怎么把恐怖袭击的风险降到0?唯一真正确保零风险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都处在 FBI 的监视下,这样全美国就得有一半的人是 FBI 的特工,那这些FBI里要是有人变节了呢?所以还需要再有一批人监视他们,这么搞下去,最终结果就是,全国都是警察和特工,恐怖袭击风险是降到零了,但这日子还有法儿过吗?

所以这本书告诉我们,追求绝对的零风险是愚蠢的,这在大多数时候是不切实际的,而且“零风险”还常常成为政客或商家的欺骗口号,让我们为此支付过高的代价,或做出错误的决定。

第四部分

下面再来看第四大类:结果导向型偏误。这一类的错误比前几类都不好理解,很难简单概括。就是说我们认为两件事存在因果关系,A导致了B,所以我们就得出一个理论,A导致B是一个必然的规律,所以当A再出现的时候,我们就会预判接下来要发生B了,而事实上,往往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举个例子,假如某人头疼,用了一个偏方,第二天头不疼了,听说这件事的人就很可能会认为,是偏方治好了某人的头疼,而以后自己头疼的时候,也用这个偏方,结果不但无效,还耽误治疗。这个就是搞错了因果关系,我们往往只看到结果,而没有仔细考虑我们认为的原因,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原因”。

我们往往看重结果,当一件事结果不好,我们就会质疑当时的决定是否正确,当结果很好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当初的决策英明无比。其实,结果并不能作为判定的依据,因为能够影响结果的因素太多了,有时候好结果仅仅是因为运气好。用结果倒推原因,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想象,在英文里叫 hindsight bias ,这本书里用了一个非常贴切又好懂的翻译,叫“事后诸葛亮偏误”。这种偏误会误导我们,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有很强的预见性,但其实呢,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自以为掌握了因果规律,以后遇事都用这种方法来决策,那就可能犯大错。

类似的还有一个叫“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就是说我们看那些职业游泳选手,宁泽涛、孙杨,身材太好了是吧,你觉得他们的身材是每天游泳锻炼练出来的是吧,但很可能这是把选择标准和结果搞反了——这些人之所以成为游泳选手,是因为他们首先就拥有健美的适合游泳的身材,游泳锻炼只是帮助他们保持和提高了身材。

还有一种结果导向型的错误,叫“幸存偏误”,认清这个,对你做决策或者人生规划特别重要。在本书的作者看来,成功就像是一种幸存,概率是非常低的,但这种事的曝光率却是超高的,所以可能会对人造成一种误导。书里对幸存偏误是这么解释的:日程生活中我们更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成功而不是失败,因为媒体只会把成功者的故事写出来给你看。这种思维倾向会让你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对成功抱有一种幻想,认识不到成功的概率有多低。怎么破解“幸存偏误”呢?作者给出的办法也挺奇葩,他说,别光看那些成功者的传记,抽空去失败者们的墓地走走吧。

第五部分

以上就是结果导向型的认知偏误,如果说导致这类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不能准确认识外部环境,那下面要说的第五类,也是最后一大类的错误,就是因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这就是:“自我认识型偏误”。

正确认识自己,这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一件事,所以古希腊有一句名言,就叫“人啊,认识你自己”。而如果不正确认识自己,会有哪些危害呢?主要有两种,分别是过度自信偏误和自利偏误。这两个都不难理解,人往往会高估自己。这里有一个实验,实验者随机调查一群法国男人,问他们是不是高出平均水平的“好情人”,可能是因为法国人都比较浪漫吧,84%的人回答“是”。而所谓平均水平就是50%,这么看来,至少有34%的人过度自信,高估自己了。这个思维偏误更大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往往过于乐观自信,对风险和困难因素考虑不足。这个也有例子来证明,悉尼歌剧院、空客A400,最终竣工的时间都比计划预计得晚了很多,这就是制定计划的时候犯了过度自信的错误。有意思的是,实验证明,男人比女人更容易犯过度自信的错误。

自利偏误也很常见,是指对一件事,我们常常会做出有利于我们的解释。比如公司业绩好,公司主管会认为主要是自己领导有方,而公司业绩差,主管会认为是手下不给力或者各种客观因素,而不愿意认真考虑,自己是否有责任。

这种思维偏误肯定会影响你的正常判断力。那怎么解决呢?还有人际关系吧?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请你身边直言不讳的朋友,指出你的缺点和不足。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朋友,那就请放下面子,请你的死对头喝一杯,让他谈谈。因为一个人的敌人,往往比他的朋友更能看清他。

自我认知类错误,还包含一个有意思的衍生偏误:“基本特征谬误”。就是说我们在分析一件事的时候,往往系统性地高估人的影响,低估情境因素。就比如说到二战,我们会觉得是因为希特勒,说到一战,我们会觉得是因为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但真实情况比这复杂多了。其实在复杂情况当中,单个人的影响力是微乎其微的。一家跨国公司的表现,首席执行官的能力没有多大影响;一个大国的经济运行,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决策的影响也往往不是最重要的。但人们在分析事物时喜欢夸大人的作用,因为我们喜欢戏剧性,喜欢把具体的人想象成最重要的,这当然也是清醒思考时需要警惕的一个地方。

总结

以上就是《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我们有时候不能清醒思考,是因为存在着一些常见的思维错误,这些错误往往是定式,本书里列举了52种,我们把这些归纳为五个大类,分别是:

第一, 独立思考缺失引发的错误,比如从众心理、权威偏误、光环效应、团体迷思,要摆脱这些错误,需要时刻注意独立思考,培养“挑战权威”的意识。

第二, 情感偏误。由情绪、情感引发的非理性的思维错误,主要包括互惠偏误、禀赋效应等等,所以当我们需要理性思考的时候,请注意把情感因素的影响控制在最低。

第三, 与统计学,尤其是概率有关的错误。比如忽略概率、忽略基本概率、零风险偏误,由于概率不是我们可以凭直觉认知的,所以更要有意识地多从数学的角度考虑问题。

第四, 结果导向型偏误。弄混事情的因果,或者把本来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两件事视为因果,导致判断错误,我们举的例子有“事后诸葛亮偏误”“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幸存偏误”。

第五, 自我认知型偏误。人总会习惯性高估自己,或者出问题的时候为自己找借口,要纠正这种错误的自我认知,你需要一个能对你直言相告的朋友或者敌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