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想读懂刘亮程的散文,抓住这两点意象组合创新是关键

 九峰山泉 2020-03-07

前言

有关刘亮程散文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学热,研究者很多,但研究角度大多体现在语言的审美上,而在意象层面的思考与挖掘不够深入。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刘亮程散文意象组合的创新与审美,才是其散文的独特魅力所在。

意象组合,即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把若干个意象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集而精致的意象群,使它们产生"隐喻"、"对比"、"反衬"、"递进"象征等艺术效果,通过一系列意象组合让读者在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从而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在还原作者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文学作品讲究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二者统一于作者的情感,而意象组合恰是情感表达的媒介,在散文中亦如此。

刘亮程的散文独具一格,借助不同意象的独特组合方式,使得散文饱含诗意,并凸显出散文的审美特性。

01 依场景发展粘合意象:单纯意象与繁富意象相叠衬,塑造出场景发展下的空间美感;细小意象与雄伟意象相辉映,勾勒出场景发展下的艺术张力

陈剑晖在《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一书中强调:意象与语境相整合,才能凸显意象的功能与作用。

也就是说,意象个体的生成和功能都受到整体的制约,只有在整体、在整个语境的流程中,个体的意象才能显示其意义。

如"枯藤"、"老树"、"昏鸦"……单独挑出来任何一词,不过是孤立的意象,也谈不上美感,只有将上述词语放在特殊的语境中,才能使得意象个体与整体发生关联,营造出审美意境,并激发读者的想象。

刘亮程散文中涉及的意象群落也是如此,一些丰富而有序的意象群落依照场景铺设,由单个意象组合而成,于整体语境建构中凸显个体意象,在个体意象描摹中绘制整体。

(1)单纯意象与繁富意象相叠衬,塑造出场景发展下的空间美感

所谓场景发展,重点即空间感的塑造,也就是意境的创设。刘亮程的散文特别擅长借助单纯与繁富意象的相叠衬,塑造场景发展下的空间美感,继而传递理智与情感。

如,散文《一片叶子下生活》里,"一片叶子"是单纯的,一片叶子下的生活引发的意象群落却是相当繁富的。

有花粉、露水、草籽、蓓蕾、落叶,也有甲壳虫、蚂蚁、落叶和粥一样浓稠的西北风……各种意象纷至沓来,从春天到冬天,从清晨到傍晚,从叶子下的家到城市里的朋友,单纯而饱满,繁富而不驳杂,兼具纯净美与缤纷美,错落有致,空间美感自然凸显。

一片叶子下的生活是简单淳朴的,同时也是丰富充盈的,那里有作者对原始素简生活的怀念,也有对自然生命状态的敬畏与渴求。

又如,《通往田野的小巷》中,"靠农业养活,以手工谋生的库车老城,它的每一条巷子都通往果园和麦地。沿着它的每一条土路都走回到过去。"

小巷看似单纯,但它连接的却是两个世界,小巷一面是库车老城,那里有土陶作坊、铁匠铺、果园、毛驴、商店、饭馆等意象;一面是库车城外,那里有麦田、芦苇、白杨树、虫子、葡萄等意象。

简单的小巷将城内人们忙碌奔波的生活载体与城外闲适自如的意象统一起来,增强了散文意境的空间美感,同时也体现出刘亮程万物等齐的哲学观与生活态度。

(2)细小意象与相对雄伟的意象相辉映,勾勒出场景发展下的艺术张力

细小意象与雄伟意象的区分类似于古诗词词风的婉约、豪放之说。婉约词倾向于选取精巧细腻的意象,如,小溪流水、琼枝碧月、小草微云等;豪放词则倾向于选取开阔浑雄的意象,如大江大河、高山深林等。

刘亮程的散文中,往往细小意象与相对雄伟的意象并存而置,交相辉映,达至和谐。其创新之处在于其意象的"细小"与"雄伟",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大小、轻重,而是人与物视角切换之后的大与小。

如,《与虫共眠》中,从小虫的视角来看"我","我"的身体是辽阔的田野,但是"在大地的怀抱中我比虫子大不了多少。"小虫之于"我"的渺小,正如大地之于"我"的雄伟。

小虫虽小,但其精神世界并不狭隘,即便只有几个月的短暂生命,却能简单到只剩快乐,"我"(代指人类)虽大,寿命虽长,一辈子看似忙忙碌碌,却在漫长岁月的痛苦与烦恼中煎熬着。

又如,《春天的步调》里,奄奄一息的甲壳虫在荒野与沙漠的映衬下甚是雄伟,但是"它一下一下往空中蹬腿时,我仿佛看见一条天上的路。时光与正午的天空就这样被它朝天的小细腿一点点地向西移了一截子。"

虫子孱弱的体魄映衬出得却是其精神世界的开阔与浑雄,这恰是伟岸的人类难以企及的精神高度。

刘亮程有意在场景变换中,将"细小"意象与"雄伟"意象进行组合,在陌生化的艺术张力中,使读者脑海中形成个性化的画面,让读者在画面的渲染下渗透自身的感情与悟得作者所要表达的哲学理念。

02 依意识流动组合意象:时间与空间的交织与错综中构建审美空间;静止与运动的和谐中,制造出分明感与融合性

"意识"本属于心理学范畴,在文学创作中,特别是"意识流"小说中多见。

意识流小说在时间与空间的安排上,常出现不同场景转换,时间逻辑被打乱的现象,使故事情节安排不够衔接。如,在空间上表现为场景切换,时间上表现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交叉并置。

依照意识流动组合散文意象也与此类似,作家的心理活动往往会通过意象的触动四散开来,同时又以意识活动和意象为中心辐射、聚拢,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不断呈现。

具体到刘亮程的散文,在时间与空间的交织与错综中构建审美空间,在静止与运动的和谐中,制造出分明感与融合性是其意象组合的主要创新与特征。

(1)时间与空间的交织与错综中构建审美空间

类似"意识流小说"的情节发展不受时间、空间制约,刘亮程的散文在审美空间的塑造上表现出时空的交织与错综关系,并在时间与空间的跳跃、变化中,构建起多重空间意象体系。

在具体建构意象过程中,各意象的状态并非线性平面,而是立体的,如同大海中的一簇簇浪花,是不断向前奔涌的。也正是因为意象的建构具有这样的特征,所以,可以将意象的建构称为时空的建构,并具开阔性与立体性。

如,在散文《寒风吹彻》中,刘亮程以寒冬为意象线索,跟随意识流动,由30岁的冬天到14岁时赶马车拾柴火的冬夜,再到救助陌生老人的寒冬与姑妈最难熬的那些年的冬季……

由眼前的寒风,回忆起少年时候拾柴火时吹着寒风的冬夜,再联想到救助老人时吹着风雪的寒冷与带走姑妈的冬天,时间交错与空间跨度十分之大。

同时,刘亮程散文的真正妙处还在于,在时空交错中,风、雪、炉火、母亲、陌生老人、姑妈,这些意象群落构建起立体的审美空间,类似于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手法。

以"风"为主导的冬季意象群,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并给人以生命的哲思:母亲、陌生老人、姑妈,似乎冥冥之中,任何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忍受孤独与寒冷,或孑然终老,或迎来生命之春。

(2)静止与运动的和谐中,制造出分明感与融合性

运动与静止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来讲,是一对矛盾,同时,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与静止中和谐统一的。

就艺术审美角度而言,文学作品中有静的描写,也有动的渗透,动静相伴相生,相依相存。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籍《入若耶溪》里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动静分明的同时将动与静的和谐之美阐释得淋漓尽致。

散文与诗歌同为抒情性体裁,因此也讲究动与静的和谐,散文常常通过意象组合的方式来营造审美意境,刘亮程的散文则主要依照意识流动而组合的意象群落在动与静的和谐中制造出分明感与融合性。

如,刘亮程这样写炊烟:"炊烟是村庄的头发。我小时候这样比喻。大一些时我知道它是村庄的根。我在滚滚飘远的一缕缕炊烟中,看到有一种东西被它从高处吸纳了回来,丝丝缕缕地进入每一户人家。从炊烟进入每一口锅底、锅里的饭、碗、每一张嘴。

夏天的早晨我从草棚顶上站起来,我站在屡屡炊烟之上,看见这个镰刀状的村子冒出的烟,在空中形成一把巨大无比的镰刀,这把镰刀刃朝西,缓慢而有力地收割过去,几百个秋天的庄稼齐刷刷倒了。"

炊烟是动态意象,是气流运动的结果,也是村庄日复一日的的生活镜像。刘亮程将灵动的炊烟,比作头发,村庄的根和镰刀静态化的事物,但又不是绝对静止不动,而是融合于乡村生息繁衍的秩序形态中,将时空的纵深感与农人传统生活方式合二为一。

"炊烟"是村庄简单、纯朴的生命形态。任凭外界风云变幻,炊烟都会飘荡在西北中国的上空,地里的庄稼也年年有人收割,炊烟是村庄的根,也是村人情感、精神的皈依,更是刘亮程推崇的乡村世界的一面镜子。

再如,刘亮程是这样写风的:"看见风经过村庄时变成了一股子一股子。从墙洞钻过的风,过道窜过的风,牛肚子底下跑过的风,都有了形。"

动态的风因穿越静止的墙洞、过道、牛肚子而有了形,动静分明而又终达和谐,正是大自然对人的启发。

当然,刘亮程也会在静态的意象上下功夫,"以静制动"。

如,刘亮程写黄昏时的院子:"每天这个时辰,当最后一缕夕阳照到门框上,我就回来,赶着牛车回来,吆喝着羊群回来,背着柴火回来。父亲母亲、弟弟妹妹都在院子,黄狗芦花鸡还没回窝休息。

全是一样的黄昏。一样简单的晚饭使劳累一天的家人聚在一起——面条、馍馍、白菜——永远我能赶上的一顿晚饭,总是吃到很晚。父亲靠着背椅,母亲坐在小板凳上,儿女们蹲在土块和木头上,吃空的碗放在地上,没有收拾。一家人静静呆着,天渐渐黑了,谁也看不见谁了,还静静呆着。油灯在屋子里,没人去点着。也没有人说一句话。"

"照"、"赶"、"吆喝"、"背"虽是动态性的词语,映衬出得却是黄昏中全家人安静发呆的情形:牛羊回了圈,鸡鸭归了窝,天色渐黑,油灯仍未点,也没人说一句话。

家的温馨与温情在静态空间的渲染下,寂静而又深情地流淌着,动与静在时间与空间的流动转换中和谐共存。

结束语

作家蒋子丹曾指出,刘亮程摆脱了外界固有观念的限制,他书写村中的点滴小事,他的散文是"一种哲学,是发现的哲学,是悲怀和乐世的哲学,是生命大彻大悟顶天立地的哲学"。

刘亮程的散文正是通过单纯意象与繁富意象相叠衬,塑造出场景发展下的空间美感;细小意象与相对雄伟的意象相辉映,勾勒出场景发展下的艺术张力;在时间与空间的交织与错综中构建起审美空间;同时在在静止与运动的和谐中,制造出分明感与融合性。

不同意象的组合创新诠释出乡土哲学,也使得他成为"乡村哲学家"与人生智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