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正在驯服人类

 王兆善 2020-03-07
  手机正在对人类进行精神革命  

大约在12000年以前,人类开始在大地上种植小麦,从此,人类停止了经年累月的游走和迁徙。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重大革命——农业革命
这次革命的结果是,小麦驯服了人类的肉体(双腿)。


今天,人类正在全球大量生产和使用手机,人们正在乖乖的放下身边的人、手边的物,不惜起早贪黑,勤勤恳恳的捡起碎片时间,将双眼和大脑的注意力集中在手机的屏幕上,手机正在成为人类精神食粮的主要来源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二次重大革命——注意力革命
(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更多是工具性革命,属于精神的外在革命。从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高级属性来讲,相比于农业革命没有本质的差别。)
手机虽然也是工具性的,但是它正在大量侵蚀人们的大脑细胞,反向捕获人们的精神实质,使人们失去而不自知。

人类所在的三维空间,最为重要的特征是时间性,时间的不可逆性,而手机捕获的正是人们头脑中对时间的感知。人们会莫名其妙的感觉到“一年比一年过得快”!

第一次革命被驯服的是人类的动物属性——“胃”,
这一次革命被驯服的是人类的高级属性——“大脑”。

  手机正在撬动人类赖以生存的现实根基  

小麦是有生命的植物,而手机是无生命的“石头”。小麦上万年也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今天“石头”的进化速度日新月异。

我们之前的文章提到过:“哲学家早有警示:‘呼喊的石头正在崛起为生命意志’。”


从人类的感知的角度讲,手机是更为聪明的“黑洞”,它不需要对物质的吞噬,不需要粒子的内部结构坍塌,在手机芯片高速运算时,人类会自然而然的对现实中的事物“目空一切”。

心理学上讲,人的一生主要面对两种关系:主体关系,客体关系。而现在,客体的世界正在从现实世界转向虚拟空间,手机正是人们脱离现实关系的最重要工具。

在这个虚拟空间里,有一部分人正把自己的生命重心委身于此。在这里,他们比在现实空间里生活得更丰富,更富有,他们在此更鲜活,更具体。人性与生俱来的创伤、敏感和脆弱的一面,在这里得到极大规避和修复。

在不远的将来,当越来越多的人将“自我投射”转向“人工智能画面”,大地之上的尺寸便会慢慢“瓦解”,人们的“共振客体”从现实中的实在之物演变成为网络空间的一种类似于意识的虚拟化存在。那么,自古以来,人类落地生根的大地秩序将会被数字的失重和流动性的虚拟空间所慢慢替代,这种流动性将会把人类带向哪里?这将是我们公众号推文选择、关注、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人类大面积患上信息疲劳综合症  
在上周我们推送的文章——“权力会导致脑损伤” ——文中提到“傲慢综合症”,这是一种权力占有障碍。它的14项临床症状包括:明显轻视他人、失去与现实的联系、焦躁不安或行为鲁莽,以及无能的表现等。
今天我们介绍一种人类新型病症——信息疲劳综合症
信息疲劳综合症是一种由过量信息引起的一种心理疾病。患病者抱怨自己分析能力不断下降,无法集中注意力,视力下降,普遍焦虑,或者失去承担责任的能力。

这种病症最初是因为工作原因引起的,比如因为工作需要而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处理大量信息的人群,而如今,手机导致我们每个人都正在被这种病症波及,并且病症正在向低龄人群蔓延。
过量的信息正在使人们失去分析能力,使人们的思想变形,使人们处于一种既轻易判断,又不敢判断的尴尬局面。

  如何不被手机控制  
这里重点要区分的是,使用手机时,怎样是被手机控制,怎样是不被手机控制。
区分的重点有三个问题:
1. 生活中,精神食粮的主要来源
2. 手机中的信息的价值问题
3. 区分手机的工具性和“鸦片性”

首先第一个问题,精神食粮的主要来源。

一个人饱满丰富的生活,是主要来自于现实生活还是来自于手机(这里主要指手机通信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属性),这并没有一个标准或者唯一倾向。我们所能指出的是,使用手机应该使生活处于一种良性的循环状态。

在长期使用手机的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正慢慢接近“信息疲劳综合症”(分析能力下降,无法集中注意力,视力下降,焦虑等),这就是一种不良倾向。如果此时的精神食粮主要依赖于手机,那么就需要减少手机的使用,将生活的兴致、兴趣更多转向现实生活,而不是更多依赖于虚拟的数字信息。


其次,手机里面信息的价值问题
我们的手机主要提供五种价值:
A. 新闻信息
B. 社交功能
C. 工具功能
D. 娱乐
E. 知识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性质不同,各自对手机所能提供的价值选择和要求也就不同。
新闻需要频繁翻阅吗?
朋友同事发来的消息,着急吗?
各种功能性APP,需要长时间使用吗?
需要借助于手机的娱乐是必要的吗?需要多长时间?

获取知识时,需要多大程度上借助于手机?

对于普通人来说,手机所能提供的以上五种价值,没有哪一项是必须形成长时间依赖的。于是就涉及下面第三个问题了。


第三个问题,手机的工具性和“鸦片性”

上面我们说的手机提供的五种价值功能,都属于手机的功能属性,手机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实用功能和随身便捷性。

正是这种强大的实用和便捷,使得我们对手机形成了依赖。这种依赖的另一个来源是我们对信息更新的潜在焦虑,因为信息每分每秒都在更新,微信消息,购物物流信息、新闻APP、娱乐视频、朋友圈、公众号等等。

正常一个手机使用者,每过2小时,所积累下来的更新的信息,就需要花费大约15分钟的时间消化,如果6小时没有看手机,就需要大约45分钟消化处理。所以,焦虑就是这样产生的,而我们很少分析这15分钟或者45分钟的信息处理的有效性、价值性、必要性。

如果一个人突然病了,整整3天时间没有打开手机。

当他重新打开手机的时候,可能处理全部过往更新信息所需要的时间也不过就是30分钟。没有什么信息是不能错过的,尤其是与健康相比。

到这里,
我们可能发现了一个问题,

我们花费大量时间浏览各种信息、摆弄视频,其中大部分是可有可无的,手机带给我们的苍白的愉悦感其实是一种潜在焦虑的满足和解脱,以及对自身无聊的默默揭露与应对,这就是我们这里所谓的手机的“鸦片属性”。我们是有必要花点时间来分析一下自己使用手机的状况的。

因为在手机屏幕上,我们失去了很多对家人的陪伴和关爱,失去了很多对亲戚朋友的情感联络,失去了很多思考时间,失去了很多享受生活宁静的时间,失去了太多自我的反思和对生活意义的追问以及对生命理想与选择的重新审视……。

我们不是手机的附庸,不是“石头”的观众,我们是手机的主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