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蚩尤与炎黄部落逐鹿大战后,苗人是如何从河北迁徙到贵州的?

 昵称散步收藏 2020-03-07

澳大利亚人类学家格迪斯在《山地民族》一书上说:“世界上有三个苦难深重的民族:那就是苗人、犹太人、吉普赛人。”

作为一个族种,一个部落的存在,史载的苗人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华五千年前。当时的苗人部落居住在直米力城,即今河北一带平原上,过着富饶的生活。首领先是格娄尤老与格蚩尤老。格娄尤老在位时间较短,对苗人后期产生深远影响的是格蚩尤老,即蚩尤。

在距今5450年前,黄帝率军侵犯当时苗人的直米力城,苗人奋力抵抗,血戰了许多回合,蚩尤带领苗家的几乎所有精锐部队与黄帝的炎黄部落在逐鹿大战,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逐鹿中原大战。也是这场战争,苗人的祖先蚩尤战败被杀,其部落被迫举族从当时的中原中心直米力向南方迁徙,也让苗人千年来颠沛流离,多次迁徙,远走人烟稀少的凉山高寒处……

蚩尤与炎黄部落逐鹿大战后,苗人是如何从河北迁徙到贵州的?

在《蚩尤与苗族迁徙歌》中有南迁、姻缘、定居三个篇章。“南迁”里唱道:战火过后想法渡黄河,先撵黄牛过河被河冲走,又赶猪儿过河也被冲,大部分绳索划到河中断,滔滔江水吞噬我族数万人;“姻缘”里唱道:那时土司只同土司来往,若要开亲也得门当户对,我家住在荒野处,阿止居家不必多嫌弃;“定居”里唱道:太阳出来普照大地,扶老携儿带着朝前走,苗家发现这块好地方,开垦荒山荒坡建家园。从这些简单的歌谣里看得出来,苗人在迁徙的过程中历尽苦难,却坚韧地生存着。

可是,苗人自蚩尤战败后的第一次迁徙并未结束。据相关文献记载:秦吞巴并蜀灭楚,苗族不肯投降,避入深山峡谷中,与鸟兽处;秦汉至唐宋时期,封建王朝多次出兵,苗人们的茅棚一次次被烧毁,他们的亲人一次次遭到杀戮;为了生存,苗人继续迁徙,有一部分苗人来到了贵州东南部的雷公山脚下……苗人,这个历史上苦难深重的部族,在多次的征战中迁徙流亡。即使大部分的苗人最后躲进了当时高寒贫瘠的贵州高原,远离中原,远离纷争,但来到这里定居的苗人们,也只能沦落为当时占领着贵州领地的其他族群封建土目的娃子,只能当那些封建土目的下人,甚至让主人踏着他们的脊背上马下马。

直至今日,在贵州平坝县马场镇刘家寨那些苗族村寨里,还流传着一种苗人千百年来就一直流传着的竹制口弦。这种口弦没有任何技术上的改良,全凭口吹。

蚩尤与炎黄部落逐鹿大战后,苗人是如何从河北迁徙到贵州的?

声音低闷细柔,吱吱呀呀,吹奏的时候,苗家人总是垂着头,低着眉,那微弱的、低低浅浅的哔哔声响,仿佛有许多心事,想说又说不出口,虚弱而单调,千百年来,见证着苗人苦难深重的光阴;另一个是苗家人最显著的俯身旋转敬酒舞,不变的是那个低身下俯、侍奉主人上马的舞姿,如今虽然演变成了欢乐的舞蹈,不过,让人感动之余心中不免阵阵酸楚。

其实,解放前苗人苦难深重的迁徙与悲痛源于蚩尤曾经一度被中原的正统纯文化看作是恶魔,这其实只是一种成王败寇的历史观。

实际上,从历史辩证的角度上看,蚩尤九黎的文化符号是饕餮纹,而饕餮纹的考古发掘证明其源出东南文化区的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蚩尤九黎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主要有:水稻种植、金属治炼、制造兵器等,现在苗人间一直流传下来的吊脚楼建筑,也源于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干栏式建筑。苗人结束迁徙,同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好时光是从解放后才开启的。

蚩尤与炎黄部落逐鹿大战后,苗人是如何从河北迁徙到贵州的?

解放前,苗人们大都居住深山,交通闭塞,经济非常落后,当地人长期居住土坯茅草房,与外界联系大都靠崎岖不平的山间小路。1955年至1964年,新中国成立的初期,贵州山里的苗族还只能靠撵山狩猎度日,而且大都没有户口。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贵州的苗族群体才上了户口,分得了土地,开始改变了在深山漂泊、居无定所的生存状况。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为他们修建了移民新村,把苗族从阴湿的深山老林里接出来,成立了新的聚族而居的村寨,在凯里雷公山下建立了苗族的苗都。苗族群体结束了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历史,一个苦难民族延续五千年的漫漫迁徙路在这里终止。

蚩尤与炎黄部落逐鹿大战后,苗人是如何从河北迁徙到贵州的?

事实上,在蚩尤领导下的苗人东夷部族有过灿烂的文化创造,苗人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苗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苗家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今天,河北逐鹿建设了中华文化三祖堂,祭祖的正是黄帝、炎帝和蚩尤,也承认蚩尤是中华人文的始祖。

今天的苗族在中华大地生活得多姿多彩,贵州安顺市镇宁县的苗族称为歪梳苗。这里的苗族妇女们头上一侧都戴有一把长梳子歪在头部右侧,她们的头发一般都齐及腰部以下,不论老妇女还是少女,一律长发盘在歪侧的长梳子里,十分特别;黔西南州普安县的苗族为花苗,他们身上的衣物不论男女,一律是披肩型的、色彩鲜明的染料精心绘成的红白蓝披肩上摆,而且这个花苗分支擅长多声部合唱,他们歌唱时的声音位置、气息控制、音准、节奏、声部和谐,全都是处在一种最自然的状态。

贵阳花溪地区苗族妇女的头饰帽子,呈尖尖状,很像山尖。她们头戴尖尖帽,配上银光闪闪的项圈,绚丽多彩的服饰,手牵手地唱道:“结夫妻,留长发,盘盘绕绕尖尖头”,也正因为她们戴的帽子是尖的,她们这一分支就叫“尖尖苗”;东南的榕江郎洞、空申和空烈一带居住着一群穿着超短裙苗族群的苗族分支。

蚩尤与炎黄部落逐鹿大战后,苗人是如何从河北迁徙到贵州的?

当地老人说,他们妇女至今有穿超短裙的习俗,是因为祖先初到此地时,生活艰难,以树皮做帽,围芭蕉叶成裙。后来,他们学会了纺织,就照着芭蕉的叶脉形状做出只有九寸长、无花纹图案修饰的百褶裙。山高坡陡,妇女们穿着九寸短裙上坡下田,跋山涉水,很是轻巧方便。就这样,九寸短裙被代代传袭下来;黔西南地区的苗族分支是“黑苗”,他们的服饰通身上下以黑色为主,不论是款式还是佩带的银饰,均比其他分支的更为简朴,他们的服饰更好地保留了苗族古老的风貌。

不管哪一个分支的苗族,他们对于非苗族的其他民族说起自己的身份,从不说自己是什么苗,而只说自己就是苗族。这样的分支只是苗族内部对各自传承的历史和文化的一种独特和共性的相互依存。

蚩尤与炎黄部落逐鹿大战后,苗人是如何从河北迁徙到贵州的?

今天,苗家人里走出了旅居法国的历史学家吴万里等,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里都有苗族的身影……笔者曾听过贵州安顺地区有一些苗族同胞喜唱的不知名的小调:“这里土地宽又广,我们爱人人,人父是我父,人母是我母,人兄是我兄,人弟是我弟,人人一个样,天下是一家……”祖国繁荣富强,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一支大中华民族,和睦相处,共生共荣。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