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 | 疫情这一课: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位名校长告诉学生4句话

 扬眉剑客 2020-03-07

疫情期间,有着17年生命教育研究历程的袁卫星校长,通过网络给学生上了开学第一课——生命教育。

这节超越学科的“生命教育课”恰时恰景、生动深刻。本文是删减版的文字内容,以飨读者。

今天是原定开学的日子,我们在网上见面,开启空中课堂。这第一课不是语文课,不是数学课,不是英语课,也不是班会课,那是什么课呢?是生命教育课。

在我们学校的墙上写着这样三句话:生命因独特而弥足珍贵,生命因自主而积极发展,生命因超越而幸福完整。这三句话,实际上是围绕着生命的长、宽、高来展开的。

今天我讲四句话:尊重自然,敬畏生命;身在隔离,心向世界;直面人性,审视自我;致敬英雄,牢记担当。

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大自然在说话·大自然母亲》)

看完这段视频你们有怎样的感受?法国作家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这句话说的是:如果我们善待大自然,它就是善良的母亲,给予阳光雨露;反之,则可能引来晴天霹雳、灾难危机。

一位生态学家说:人类是作为绿色植物的客人生活在地球上的。如果把这个说法加以扩展,我们便可以说,人是地球的客人。作为客人,我们应当懂得尊重和感谢主人,做一个有教养的客人。对于地球这个特别的主人,我们还要心存敬畏。

日前,国家卫健委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说,不仅在感染的人体内看到了新冠病毒,在非法销售野生动物的摊位也分离到了病毒。病毒来自野生动物似乎确信无疑。事实上,包括SARS在内,许多人类新发传染病都与野生动物有关。因此,有人呼吁修订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并严格执行。

那么,是因为发生了疫情,我们才需要保护野生动物吗?除了野生动物,我们怎样对待世界上的其他动物植物以及一切生命?这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00多年前,法国医学家、哲学家史怀哲提出了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他在文章中讲述过童年的一段经历:

一个春天的早晨,他被同学拉去打鸟,但弹弓装上小石头并拉紧之后,他却无法瞄准小鸟,因为有一个神秘的命令来自内心深处:“我面对的是一只活生生的小鸟,它是一个生命,绝不能伤害它!”于是,他扔下弹弓,惊走了鸟儿……

史怀哲敬畏生命的伦理认为,一切生命,包括动物、植物和那些人看来显得低微的生命都是神圣的,它和我们一样渴求幸福、承受痛苦、畏惧死亡。史怀哲还认为,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与整个世界的和谐。人类应该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价值,我们和它们不可分割。

身在隔离,心向世界

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想念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有温度》)

这是央视节目主持人董卿在《朗读者》开场白里说的一段话,这段话也许道出了此刻每一个人的心声。

因为疫情,你们也许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并且体会到什么叫“隔离”;因为疫情,你们有了一个意料之外漫长且难熬的假期;因为疫情,你们开始想念你的同学、你的老师、你的课堂、你的校园……但我想说的是,隔离的是病毒,阻断的是疫情,但我们仍然与世界有着关联。

英国诗人约翰·堂恩曾有这样的诗歌片段:“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这个片段后来被美国作家海明威引用 ,印在著作《丧钟为谁而鸣》的扉页上。

现在,请你踏上通往外部世界的旅程——

首先,重新感受一下你的家庭。趁着居家隔离的时光,品味一下家的味道,品味一下厨房里妈妈忙碌的身影,品味一下饭桌上爸爸叮嘱的话语,品味一下爷爷奶奶花白的头发,品味一下外公外婆“深刻”的皱纹……你或许会品味到,家是生命的驿站,也是避风的港湾;家是一份关怀,更是一份责任。

其次,重新思考一下你的学校。在这特殊的时刻,学校把课堂搬到“空中”,把教室架在网上,你能一如往常地投入学习吗?如果离开了学校、没有了学校,你还能成为一名自主学习者、终身学习者吗?

再次,重新审视一下你的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这些显著制度优势正在发挥着空前的效应,凝聚起强大的合力,成为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之源。我们的国家也许还不完美,但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它变得更好,不是吗?

最后,重新打量一下你的世界。在疫情面前,全人类都是“当事人”。在全球共同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役中,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各国科研机构和科学家也结成联盟,与病毒赛跑,争分夺秒研发疫苗,力争挽救更多患者。各国民众除了为疫区和患者提供物质帮助之外,还以横幅、信函、视频等为载体,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支持。在危难时刻同中国站在一起,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体现和最好诠释。

深度 | 疫情这一课: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位名校长告诉学生4句话

直面人性,审视自我

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泰坦尼克号》片段)

这是获得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片段。与其说这是一部爱情片,我更愿意说它是一部反映人性的影片。在灾难面前,人性得以暴露和展现。

人性善恶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选择。

如今,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我们原本平凡幸福的生活:春节不能欢聚,企业不能正常开工,学校不能按时开学。同时,也展现了不同人性:有人不顾安危,毅然奔向抗疫最前沿;有人蛮横无礼,拒不配合检查,甚至明知自己患病却隐瞒病情;还有“天价白菜”“二手口罩”,以及对来自疫区人民的差别对待和歧视……疫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放大镜,既放大了人性的善良,也放大了人性的阴暗。

有人说,社会是最好的课堂。翻开这本教科书,你能看到:什么是以身许国,什么是精致利己;什么是力挽狂澜,什么是推波助澜;什么是舍生取义,什么是见利忘义;什么是逆向而行,什么是尸位素餐。

而我说,面对疫情,人生就像走进了一个超大型的购物广场,正在进行一场关于灵魂、人性、价值的消费活动。你可以购买诸如生存、健康、幸福、友谊、助人、自尊、自由、自我实现等基础价值;也可以购买包括良知、豁达、感激、希望、谦恭等精神价值;还可以购买谨慎、责任、勇敢、自制、可靠、真诚、诚实、公正、无私等道德价值;当然,写着和平、正义、宽容、参与、合作、分享、忠诚、坚定、权利、义务等社会价值也摆在货架上任你挑选。

每次讲述泰坦尼克号故事的时候,我都会用这句话来作为总结:你可以不高尚,但是绝不可以低劣;你可以不伟大,但是一定可以崇高。

致敬英雄,牢记担当

我们来听一首歌。(播放歌曲武汉版的《为了谁》)

22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席卷了我国多个地区,无数“抗洪战士”奋不顾身用生命抵挡洪水的场景,在当时青涩的歌手祖海心中留下了永远难忘的烙印。

22年后的今天,武汉这座城市因疫情而蒙难。来自全国各地的逆行者迎难而上,奔赴抗疫最前线。这样的画面令祖海感慨万千,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

在这首最新改编的歌曲中,祖海含泪而歌、为爱而唱,真情实感自然流露,引发了我们的共鸣。画面之中,“抗疫战士”的行动、话语更是令人潸然泪下。

22年过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依然还在,医护工作者、人民子弟兵的使命依然还在。

在这场“战争”中,医护人员成了“最美逆行者”,成了时代的英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每天拖着不方便的腿脚带领医护人员保卫武汉,连续30多天奔走在抗疫一线;8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告诉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以最快速度冲上了“战场”;那么多的医生护士写下请战书,“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而另外一些人,他们没有防护服、没有护目镜,仅靠着一只口罩、一张村民和居民熟悉的脸、一颗为民服务的心,奔走在防疫工作的第一线,用沙哑的声音、忙碌的背影在疫情防控战场上筑起一道道“防疫墙”,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因为封城,初三英语老师师秀兰滞留在湖北亲戚家。为了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承担自己班级即将推出的网课,又因为当地交通管制没办法用车坐车,她走(步行)了20多里地,想尽办法买了一台新电脑来为接下去的网课作准备。尽管我们和她说过,已经安排好同组老师来顶她的课带她的班了,但这位五十多岁的女教师说,这是她分内事。

师老师说的“分内事”,让我想起责任,想起担当。责任就是做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是他律,也是自律;担当是敢于承担责任,关键时刻敢挑担子,责任面前不回避,不推诿,不退缩。

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做英雄的机会,但所有人都应该且必须做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人。

这一课就讲到这里。老师给大家留个作业:疫情当下、人生未来,你的责任和担当是什么?

我期待着同学们用行动做出答案!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校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