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参配伍

 人生感悟666 2020-03-08
​丹参配伍理气健脾药疗慢性胃炎胃溃疡。

丹参活血化瘀,改善胃肠粘膜微循环,减轻疼痛;配伍木香、砂仁、枳实、行气活血,理气止痛;配伍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补血养血;配伍当归、乳香、没药为小活络丹,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治疗跌打损伤淤血肿痛之良方,对于消化道溃疡和心脑血管病、妇科病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案例:


王某,男,45岁,因上腹部疼痛10年余加重半月来诊。

患者胃溃疡病史十年余,口服制酸止痛药物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近半月因饮酒后恶心呕吐咖啡色物,上腹部疼痛加重,泻下黑便,口干口渴,疲乏无力,头昏头晕,出汗多,舌质红,苔少,边有瘀点,脉细弱。

【血压】:90/60mmHg,大便潜血(+),WBC2.2*109/L,Hb70g/L,PLT45*109/L。

【诊断】:慢性胃炎合并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贫血。

【中医辨证】:属久病入络,气阴两虚,热迫血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治以清胃泻火止血。

【方药】:三黄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加减。大黄6g,黄芩10g,黄连6g,花蕊石15g,代赭石10g,汉三七3g,半夏6g,干姜3g,党参15g,甘草6g,灶心黄土100g(加水3000ml,煎5分钟,用此水煎药。)水煎服,1剂/d,7剂。

【二诊】:服药后呕血及黑便好转,头晕出汗减少,胃脘疼痛减轻,血压100/60mmHg,舌红苔少,边有瘀点,脉细弱。症属气阴两虚,胃络瘀阻。益气养阴,兼化瘀行气止痛。北沙参10g,麦冬10g,黄连6g,当归10g,白芍10g,黄芪10g,高良姜6g,制乳没各6g, 蒲黄6g,枳实10g,丹参10g,木香6g,草豆寇6g,甘草6g,大枣4枚。上方加减服用半年余,病情好转,经胃镜检查溃疡大部分愈合,原方加蜂蜜为丸,缓图治疗。

按 语


    消化性溃疡发病与寒邪侵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有关。每因饮食、情志、劳倦、寒湿等诱发使溃疡加重。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呈慢性、周期性、节律性,胃溃疡疼多为饮食后痛;十二指肠溃疡多为饥饿痛,夜间痛或伴泛酸、呕吐。胃痛日久入络,疼痛固定,腹胀嗳气,舌红苔白,脉弦涩。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常用丹参配伍活血化瘀药和理气止痛药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如元胡、川楝子、五灵脂、蒲黄、丹参、汉三七等均可加减使用。寒邪客胃可以加用高良姜、香附散寒止痛;伴有肠化和不典型增生者加用三棱、莪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抑制其增生;疼痛较剧烈者加蒲黄、五灵脂化瘀止痛;胃脘胀满者加木香草寇理气除胀;肝火犯胃吞酸吐苦者加吴萸、黄连为左金丸,一寒一热,辛开苦降,燥湿健胃;气血不足者加当归、黄芪为补血汤,益气健脾补后天资助气血生化之源。







展文国,男,副主任医师。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省肿瘤专业委员,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委员,裴正学教授入室弟子。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稿50余篇,评为2014年度中国中医药报“优秀通讯员”。并被甘肃省卫生厅定为裴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消化疾病、妇科病等常见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