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孩子守住这“三原则”, 孩子不仅自理能力强, 情商也很高

 骄阳飞雪 2020-03-08

很多学生一直享有“高分低能”的“美誉”。前几年,关于一些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在生活方面不能自理的新闻屡屡见报。同龄孩子一起参加夏令营,自理能力也会遭到了无情地碾压。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方面一直做的有所欠缺。

点击加载图片

孩子自理能力弱,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1、 父母对孩子保护欲望过于严重。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心头肉,怕孩子受到伤害是正常的心理。但是过犹不及,有些父母为了保护孩子,这也不让碰,那也不让碰。有些父母在教孩子走路的时候,怕孩子摔跤,迟迟不肯放开手。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这样的做法不仅遏制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还遏制了孩子对于新事物的探索能力。

点击加载图片

2、 父母缺乏耐心。教育孩子是需要倾注极大耐心的。孩子小,手脑还不协调,很多我们认为轻而易举的事情,孩子往往要做多次,有时候还做不到。这时,家长可能就没有耐心了,为了图省事,自己帮孩子做。一次次剥夺了孩子的实践机会。

点击加载图片

养孩子守住这“三原则”,孩子不仅自理能力强,情商也很高

1、 对孩子以“看”为主,以“管”为辅

当孩子三岁左右时,很多自己的事情,是能独立完成的,缺的只是机会而已。比如,扫地、拖地。刚开始孩子在接触这些家务时,一定是新奇的,想要尝试的。这时,家长不要怕麻烦从而剥夺孩子实践的机会。把扫把给孩子,让孩子尽情的发挥,只要不在扫地过程中涉及到安全问题,就不要插手。孩子做完后,不管孩子做的怎么样,都要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给予孩子鼓励。

点击加载图片

当孩子自己动手做手工时,可能会涉及到裁纸,当然剪刀能不让孩子碰就别让孩子碰,可以买那些专门的裁纸刀,让孩子尽情的剪裁。在这些过程中,要时刻留意孩子,当发现孩子一直做不好而出现不好的情绪时,及时地过去做一些指导,帮一帮孩子,引导之后,再让孩子全权自己动手。孩子不仅自理能力强,也更自信,情商也会更高。

点击加载图片

2、 允许孩子犯错

我们都知道,作为孩子,犯错不可避免。可有时还是会忍不住唠叨孩子几句。作为家长,一定要允许孩子犯错,比如扫地,不要因为孩子把地扫的一团糟,而指责孩子,更不要对孩子说,“都说了不让你扫,你不听,你看现在扫成什么样了”这样的话。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下次再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有畏惧心理。

点击加载图片

尹建莉老师说,“爱孩子,不仅要爱孩子的优点,还要爱孩子的缺点”,如果我们对于孩子的缺点都能接受的话,为什么不能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呢?孩子在犯错的过程中,得到的是不断尝试、总结的意识,这个过程,远比结果要重要得多。再这样反复的过程中,孩子掌握的不仅仅是自理能力,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面对挫折的心态。

点击加载图片

3、 给孩子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这种意识灌输,需要不厌其烦地强化,通过讲故事,看动画片,家庭其他成员的口述等,让这句话植根于孩子的大脑。其次,父母要身体力行地实践这种观念。在孩子面前,父母也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家长上了一天的班,回家都很累了,有时候就犯懒,明明是自己的事情,或者自己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事情,往往指使自己的另一半或其他家庭成员去做。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家长言行不一的印象,还会让孩子认为家长有“不用自己事情自己做”的特权,加深孩子的反抗情绪。

点击加载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