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顽强的苔藓 缘何人工种植难?

 米高天地 2020-03-08

花园里石子小路蔓生藓类

顽强的苔藓缘何人工种植难?

撰文·供图

韩国营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雪地捕鸟的过程,是我中学阶段语文课文中的一段经典段落。每当我给女儿讲起这个情节,女儿总是带着无比的好奇和憧憬。一到闲暇时间便奔波于绘画、舞蹈等各种辅导班的女儿,产生这样的心情,我很能理解也很无奈。然而这种场景, 在我小的时候是有亲身经历的,也是习以为常的事儿。
小时候,每到农忙时节父母下地去干农活,放学后我在家一边写作业,一边打麻雀看着院子里晒着的小麦,晚上则拿着手电筒和网子到茅草屋下捉麻雀。捉住后放在小笼子里养着。即便是特意准备了水和谷子,没过多久,麻雀还是死去了。所以老人们常说:麻雀气性大,养不活。
如今,麻雀已经列入2000年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成为保护动物,捕杀、出售、食用麻雀属违法行为。这对于数量大为减少的麻雀来说,真是不幸中的万幸。然而,苔藓植物就没有麻雀这么幸运了。
  

左:岩石下土面上常生长的苔类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 右:林中树干着生藓类

园艺应用使野生苔藓陷入生存危机

曾几何,“苔藓地”在欧洲上流社会风靡一时,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纷纷将大自然中的苔藓植物搬回家中,装饰庭院。遗憾的是,最终以无法养活这些“娇气”的苔藓,而不得不罢休。几年前, 苔藓微景观在我国一经兴起,便如干柴烈火般火爆起来,成为热销商品,同时催生出“挖采野生苔藓”这样一个行业,众多的“挖藓人”据此短时间致富。无独有偶,就如同流行歌曲一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阵风刮过,苔藓微景观市场又陡然变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买回家中后,养不活这些苔藓。无论多好看的苔藓, 一段时间后就被养护者照顾的一命呜呼。
本以为这样的结局,可以救回苔藓一命,没想到愈演愈烈,苔藓微景观之风过后,苔藓生态墙、缸,苔藓地面绿化等大型景观又流行起来。目前被大量应用到景观上的尚以藓类为主,于是我们能看到一片片的白发藓类被钢钉枪“逼迫”趴在了墙上,成就了苔藓生态墙瞬间的惊艳和辉煌。然后没过几个月白发藓就在养护者的精心呵护下变黄了,可怜的它们被施工者抛弃了,又从野外挖回新鲜的替换,如此反复轮回。当一个地区白发藓挖光后,聪明的挖藓人又找到真藓类代替白发藓,还赐予它们一个好听的名字“朵朵藓”。紧接着砂藓类、灰藓类、青藓类、羽藓类、匐灯藓类, 以及不管什么藓类混生着连片挖走,装上了运往繁闹都市的列车……倘若有朝一日,苔藓植物也能像麻雀那样被保护起来,不再被破坏,不知道这是不是个奢侈的愿望呢?

被钢钉打在墙上的白发藓类

左:被称作“类似星星藓”的对齿藓类 右:被称作“星星藓”的砂藓类

被称作“朵朵藓”的真藓类

微景观中苔藓养不活的原因

作为一名苔藓植物的“骨灰级发烧友”,看着野生苔藓被疯狂地大肆挖掘,我内心极其不平静。眼睁睁看着苔藓被爱好者养死而变成萎蔫的杂草一样扔掉,我心急如焚。难道,养苔藓的高手非得从杀手做起吗?

左:白发藓类做成的微景观(白发藓已枯黄)右:把最美的白发藓类留在野外

各种报道一直在说苔藓是大自然的“拓荒者”,是先锋植物,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那么为什么种植还成了一大难题,人们偏偏养不活呢?
苔藓植物养不活,就跟仙人球、仙人掌常被人们养死有着相似的道理,不是养护者太懒而是太勤劳。仙人掌科植物是典型的抗旱植物,不宜太湿,然而, 不少人却频繁地浇水,以致其根部腐烂而亡。苔藓植物中的白发藓,一直被苔藓景观设计者所钟爱。因其色泽灰绿色,体形丛生,独特美丽又易于识别,一时间被大量从野外挖采,进入寻常百姓家。不幸的是, 爱好者不了解其习性,而玩命地喷水,最后活生生地 把它淹死了。白发藓体内有着大量的无色细胞起到储水的功能,所以也不宜天天给它“淋浴”。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应用在造景中的白发藓,就像是被关在笼子中的动物似的,浑身脱毛,可怜至极。
人工种植试验发现,白发藓生长特别缓慢,通常几年以上的生长周期才能达到观赏使用的效果, 人工繁育成本特别高。因此,建议不要使用白发藓造景,更不要从野外大肆掠夺,就让最美的白发藓留在大自然中吧!

微景观中养护苔藓的要领

在为苔藓植物浇水时,我们可选择手动抽拉式小喷雾器。相比现在各种流行的喷壶、喷雾器,它的优点是:价格便宜;喷出的水呈细雾,可把苔藓表面打湿而避免大量积水;伴随着雾有一股很强大的气流,可以促进玻璃瓶内外的气体交换,避免闷热长菌。同时,喷雾过程双手带动双臂来回抽拉,可作为一次活动身体的机会,为我们繁忙的工作减压,调整节奏,可谓一箭双雕、两全其美。


在制作景观作品时,不用白发藓类,我们可以选择人工繁殖成功的苔藓种类,如卷柏藓、匐灯藓、青藓等类群。杜绝使用野采苔藓,以身示范, 做一个保护大自然的人。

人工繁殖苔藓需要制定和遵循行业标准

苔藓植物的人工繁殖过程(A. 刚撒种阶段 B. 成品阶段 C. 母本分株后阶段)

贵州人工种植的泥炭藓类(A. 沼泽地 B. 水田)

人工繁殖本是一件解决市场需求、保护野生苔藓被大肆挖掘的好途径,然而,在利益驱动下, 很多程序就会被缩减,于是所谓的人工繁殖反而又进一步加剧了野生苔藓的挖掘,这对野生苔藓资源可谓祸不单行,雪上加霜。
苔藓植物的人工繁殖,首先是从户外筛选需要的野生苔藓作为繁殖的母本;然后在室内营造野生状态下的生长环境,使得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条件接近野外状态;接着把苔藓种植在一定的生长基质上,如泥炭土、沙子、纱布等,待苔藓通过一定周期的生长和炼苗,生长为成品;最后选择优质成品作为种源,通过分株继续繁殖,从而实现良性循环。目前在贵州多地已经成功实现了泥炭藓在沼泽地或水田中人工种植,每两年左右收获一次,留下的种源继续生长繁殖,已经成为地区脱贫攻坚中的一个示范项目。
然而现实中,有些人总是做着杀鸡取卵的行径。因为人工种植过程周期较长,尤其是在室内种植成本较高,为了获取利益,不少所谓的人工繁殖户,直接从野外一车一车地挖取或廉价收购野生苔藓后,粉碎撒种在纱布上,待长到成品后销售出去,不保留种源以求最大利润化,再直接从野外获取,如此恶性循环。
更滑稽的是,有些人把野外挖采的苔藓,如真藓类、白发藓类等等,过渡性地放在大棚内,待苔藓生长一段时间,则拿出来销售,美其名曰“人工种植苔藓”。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早日关注此事,制定行业种植规范和标准,有效监控起来,不要让苔藓植物这一生态环境中的重要角色,重走许多野生种子植物过度开发而濒危的老路。
 

微景观容器选择的重要性

常言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之前很大程度上人们养不活微景观中的苔藓,除了苔藓不合适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容器不恰当。有些敞口玻璃容器,摆放在我们的客厅、办公室,无法达到森林、温室或花园中的空气湿度,即便是不断地补充水分,也达不到苔藓需要的理想条件。
故而,带盖透明玻璃瓶,则是上佳选择。人工繁殖苔藓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环境,不用担心盖上盖子会把苔藓憋死,因为这种非磨口瓶,并非完全封闭。另外每隔一段时间,我们用喷雾器喷雾时,强大的气流也会促进瓶内气体的交换。即便你临时接到任务,需要出差一个星期,甚或一个月,也不用担心苔藓。等你回来之时一定会惊叹:哇,苔藓又长了这么多!那份惊喜、激动、震撼,只有你亲自体验了才会领悟和共鸣。

种植养护苔藓是生活品味的体现

不得不说,苔藓植物生态景观,正是百姓富、生态美的体现者和见证者。倘若在寻常百姓的客厅里、办公桌上摆放一个苔藓生态景观作品,既可陶冶情操,打造自己追求的精神后花园,又可通过苔藓的曼妙娇姿展现出生命之蓬勃,呈现出生态之美、生态之魅以及生态之媚。
接下来就展示一个我使用人工繁育的薄壁卷柏藓和带盖玻璃瓶,设计而成的作品——姜太公观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耳熟能详的成语,告诉我们姜子牙一直用直钩,其实意不在钓鱼,而是把垂钓当作修行,在钓鱼过程中,整个人充分融入自然之中,动静结合,天人合一。同时告诫我们要使别人臣服自己,首先必须提升自己,使自己具有很强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有才能的人来相助。这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而姜太公观钓,则升华到了生活的更高境界,宽容地看世界,自足地面对现实。

左:人工繁殖薄壁卷柏藓做成的景观作品(姜太公观钓)右:玻璃容器(A. 敞口型 B. 带盖型)
顽强的苔藓,塑造了坚强而执著的我,苔藓的低调铸就了我看待万物的平淡与沉着,无胜牡丹之雄心,更无趋之若鹜学牡丹开之心机,我就是我,无怨无悔绽放自我。一边欣赏着苔藓, 一边感悟着生活、人生中的哲理,美哉,乐哉, 其乐无穷,其乐融融!

作者简介

韩国营,贵阳市防震减灾服务中心(贵阳市科技干部培训中心)副研究员,苔藓之恋公众号负责人,从事苔藓植物科普宣传工作。

刊发于

生命世界

Life World

2019年07期

ISSN:1673-043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