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长篇科幻小说于细小处彰显匠心独具

 三中包喜华 2020-03-08

本文参加了【个图“好书”用心读】有奖征文活动

长篇科幻小说于细小处彰显匠心独具

——《海底两万里》中“我”的运用

不必说法国“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童年时“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不必说屡败屡战的凡尔纳第一部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惨遭16家出版社的拒绝;单说大获成功畅销国内外的长篇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就有诸多独特之处可圈可点,让读者赞叹不已。本文仅从“我”的运用略说一二。

                                                   小说作者  儒勒·凡尔纳

漆黑的海面上红光一闪,倏忽间冒出一个庞然大物。护卫舰开炮射击,便激怒了“怪物”,轰隆一声巨响,护卫舰惨遭“怪物”袭击,教授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被抛入海中,成为了“怪物”的俘虏。此“怪物”就是潜水艇,名曰“鹦鹉螺”号。故事主体便由此拉开了序幕。

这部小说写了历时十个月的惊险故事,写了“鹦鹉螺”号从太平洋出发,进入印度洋,过红海、地中海,到达大西洋,直抵南极洲边缘洋面,之后再入大西洋,到达北冰洋为止,漫漫的长达两万里的海底探险旅行。洋洋洒洒三十多万字的鸿篇巨著,单单靠具有科学前瞻性的丰富想象力,驾轻就熟灵活多样的语言表达力,难以成就一部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

海底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景象,应有尽有的海底动植物,主要人物尼摩及三个“俘虏”遭遇这样那样的险境,如果作者不在巧妙的构思上独辟蹊径,林林总总的诸多跟人物相关联的事物场景就很难用文字形象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样的问题被作家用第一人称就给巧妙的解决了。

作家以第一人称“我”的(阿龙纳斯)视角切入,迎刃而解了繁杂棘手的问题。小说大多运用第三人称写作,这种人称好处是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多角度多线索平行或交叉的描写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而第一人称的写作却受时空的限制,优点是有现场感,真实自然贴切。

海底两万里的探险旅行虽漫长,所遇事物虽繁杂,但“我”的视线就在“鹦鹉螺”号的潜艇舱内,空间范围小,可以不考虑“我”受空间限制这一问题,用上“我”就有处处在场的真实感觉。由此,弥补了“我”的不足,又运用了“我”的优点,可谓是取了长处,还化解了不足为“优点”,真正地达到了“一两破千斤”的艺术效果。这种“巧”化“我”的不足,很容易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惟妙惟肖的真实境界。

读者就在科学、自由、环保的思想熏染下,在惊险跌宕的情节中,在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的思索里,仿佛“我”亲临了迷人的海底世界,跟尼摩一起打捞了西班牙沉船的财宝,参与了和大章鱼、鲨鱼的搏斗……小说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就一步步得以彰显,读来令人趣味盎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