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别水晶的方法

 智慧書生 2020-03-08

  水晶是最常见、也是最易识别的矿物之一,但切莫因此就对水晶的鉴别掉以轻心,因为有时看似容易的东西,常常存在着许多问题。

  其实,即使对于专家和行家来说,要准确、快捷地鉴别出天然水晶与合成水晶、天然水晶与处理水晶,水晶与相似宝石、水晶与膺品,也必须经过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鉴别水晶的方法有三类:感观识别、仪器识别、液体判断。

  一、感观识别

  感观识别主要是通过看、摸、掂发现特征,找到感觉,看出问题,从而快速地作出判断。

  1.看

  看外观。对于原石来说,看晶形。水晶属三方晶系,晶形呈六方柱晶体或六方柱锥体。水晶的柱面上常可观察到平行分布的横纹,这是水晶的生长纹,往往呈现为平行擦痕。另外还有曲边三角锥、三角形、水波纹形、小船形、鱼鳞形和楔形等。有时用肉眼或放大镜能看到晶面上有凸凹不平的小坑或小丘,在宝石学中这叫做“晶面刻蚀”。水晶晶面呈玻璃光泽,断面为油脂光泽,断口为贝壳状。

  看内部状况:水晶内部有色带,有气、液、固三相包体(线、片、块、粒、团状),有裂隙,有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留下的各种痕迹。

  看折射情况:透过水晶看景物,如透过水晶球看纸上的字迹或线条,能发现有重影或双线。透过玻璃看景物,无重影、双线条等情况出现。

  水晶无解理,若有解理面的宝石,肯定不是水晶。

  2.摸

  水晶有凉感,而玻璃相对来说,是温感。

  3.掂

  水晶的密度(比重)为2.65,较黄玉(托帕石3.59)、绿柱石(2.8)、萤石(3.18)为轻,也比冰洲石(2.7)等宝石轻。

  二、仪器识别

  在鉴别水晶的过程中,常规和专业的仪器设备主要有:

  1.放大镜

  常用的有10倍、20倍放大镜。放大镜主要用于观察水晶的结构、内含物,如金红石、电气石、阳起石包体的形态、状况等。

  2.显微镜

  宝石显微镜、放大倍数常为10~40倍。借助宝石显微镜,可看到水晶内部包裹体等内含物的清晰图像,如气体、液体、固体三相包体及色带、负晶、杂质等等。

  3.偏光仪

  使用偏光仪,可快速确定宝石是均质体还是非均质体。水晶是非均质体,在偏光仪的两偏光片下转动一圈(或载物台转动一圈),会出现忽明忽暗,明暗交替变化的有趣现象。而玻璃是均质体,在偏光仪中转动一圈,一直是黑的,没有光亮和色彩的变化。

  4.偏光显微镜

  是集宝石显微镜和偏光仪为一体的仪器,即在双目实体的宝石显微镜上,装有上、下两个偏光镜和能够旋转的圆台。

  偏光显微镜一方面可分辨出宝石是均质或非均质体,另一方面,可更精确地观察、测定和判断宝石中的极细的包体。

  5.折射仪

  宝石的折射率,是鉴别它的重要依据。通过技术操作,人眼可在折射仪上读出被测物的折射率:

  均质体宝石——单折射,镜下只有一个折射率读数。

  非均质体宝石——双折射,镜下有两个折射率,水晶有两个折射率:1.544和1.553。

  6.红外光谱仪

  在波长1~1000μm的范围内,根据物质的离子范围在红外光范围内吸收谱带的特征,对照宝石的标准图谱,对被测物作出分析与判断。

  在水晶鉴别中,红外光谱仪主要用于鉴别水晶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

  7.硬度计

  由前面介绍的10种矿物设计作成的一套测硬笔(硬度笔),可测宝石的硬度,识别矿物。

  标准硬度计是在长约50~70mm,直径约5mm的金属柄前端,镶上一小粒已知其硬度的标准矿物,其硬度从摩氏1~10,从而涵盖所有宝玉石。

  水晶的硬度为7,它能被8号硬笔(黄玉)刻划,而不能被6号硬笔(长石)刻划。

  三、简易判别

  商业界推崇一种类似于感观识别的简易判别方法,即通过观察、测试纹理、硬度、导热性能和温度急剧变化下的状况来识别真假水晶:

  1.硬度比较

  水晶石的硬度是7度,可在玻璃和一般金属上随意划出痕迹,而有些仿制品则达不到这样高的硬度。

  2.纹理比较

  在天然水晶原石上,对着光线都可以见到淡淡的均匀细小的横纹;而在磨制而成的水晶石柱上或类似水晶的其他宝石的晶体原石上,则没有横纹。

  3.导热比较

  水晶石导热性强,手感凉爽,用舌头触及更觉冰凉,而仿制品因导热差,无此感觉。

  4.高温检验

  水晶石熔点为1713C,放在火炉中锻烧后再放入冷水中仍不炸裂;而仿制品无固定熔点,加热至高温后放入水中立即炸裂。

  四、液体判别

  1.油浸法

  可用折射率为1.54的二溴乙烯来检验水晶。检测时,将被测物浸入二溴乙烯之中,若物体似乎消失,则是水晶;若看得清楚其轮廓,则不是水晶。

  2.重液法测密度(比重)

  重液法测试宝石密度,可谓简单直观:将宝石投入重液中:

  密度大于重液——下沉。

  密度小于重液——上浮。

  密度等于重液——悬浮(半沉半浮)。

  根据这一原理,用密度为2.65的三溴甲烷作为测试液,投入此液体中悬浮者为水晶,下沉或漂浮的均不是水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