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博科普】福州古厝系列(33)蔡忠惠公祠

 老朱748ib1xkur 2020-03-08

蔡襄,字君谟,仙游县人,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官至端明殿大学士。明洪武年间,蔡氏后裔建祠纪念。现已立碑保护,辟为福州市仓山区博物馆和福州蔡襄纪念馆。

蔡忠惠公祠位于福州市仓山区下藤路东侧,面积585平方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祠坐北朝南,正门上嵌楷书“蔡忠惠祠”,左右两侧有小门坊,刻字清晰。正中有一对石鼓,大门油漆红色,鲜艳夺目,四周围以马鞍式封火墙。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为单檐歇山顶并抬梁穿斗式建筑。

走进祠堂,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回廊墙上嵌着的20通蔡襄书法碑刻,宋朝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其中的“蔡”指的便是蔡襄,展卷蔡襄书法,顿觉有一缕春风拂面,充满妍丽温雅气息。

穿过回廊步入第一进祠堂厅,现为仓山区博物馆展厅。

第二进主建筑为祭厅,正中的蔡襄坐姿造像显现出浩然正气,两侧是描述蔡襄生平政绩的国画,身临其境,一幕幕蔡公勤政为民的画面仿佛涌现在眼前。他主持建造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也曾二度任福州知府。朱熹用“前无贬词,后无异议”来概括他的一生。

古时,福建左医右巫,民间流行着迷信鬼神的陋习,福州百姓深受蛊毒所害,然而百姓迷信于向巫觋求拜,因此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治疗,人民的身体健康很难得到保障。有病不求医却寄希望于巫术,这一现象让当时第一次就任福州知州的蔡襄下了兴利除弊的决心,通过在衙门东举办医学堂,教人医药医术,在木板上刻药方挂于衙门边,供百姓去抄录等一系列措施让人们逐渐弃巫求医,福州百姓的身心健康得以改善。

为了提高百姓的经济收入,蔡襄还上书建议减轻赋税,改革福建的盐专卖制度,主张“许百姓纳钱通煎,及许客人纳钱于本路通贩”,增加福建百姓的收入渠道,与民共享盐利。

时至今日,福州已经从古时的偏远地区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然而,经历了几百年风雨,那座蔡忠惠公祠依然在仓山区巍然耸立,如今已不仅是蔡襄祠堂,更是作为仓山区博物馆而保留了仓山大量珍贵历史资料,身处闹市的你亦可在此驻足几分钟,忘记纷乱的世俗琐事,感受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部分图文来自:醉美仓山、360百科、新浪博客)

● 微信号 : fzsbwg ●

● 新浪微博:@福州市博物馆官微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