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抓马,一个有态度的娱记。 添加我的私人微信:dramasister2 与你分享更多八卦与日常 Vol.479 提起迪拜,第一时间浮现在你脑海里的是什么? 是极尽词藻也仅能窥见一角的奢侈与财富,还是新闻报道里总是不遗余力渲染出的“轻松人生”?——好像迪拜人整天不用工作,却可以轻而易举成为富人。 面积不大的迪拜,虽然坐落在沙漠之地,却因为恰好面向波斯湾,享受了天然的交通和财富便利。 世界上唯一的七星级帆船酒店、人工打造的棕榈岛,全都坐落在这片土地上。 传说中的迪拜,像是人间美好的伊甸园,富足安定,人人向往。 而一手治理了这片富土的迪拜王室,近年来也多以低调猎奇的画风出现在各类报道里—— “美到令人发指的迪拜王子公主们!” “狮子老虎当宠物,贫穷限制了你对迪拜王室的想象!” 点进去看完的普通人,基本上都会发出一样的感叹:迪拜王室有钱任性还会玩!王子公主上辈子大概是拯救了银河系,这辈子才这么会投胎! 当然,如果没有这样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迪拜王妃,也许如此美好的梦境还会一直遮蔽了真相。 前段时间写了日本雅子皇后的血泪史,好多朋友都留言想看这位王妃姐姐是怎么携款跑路的。 就是这位明艳动人的大美人哈雅,她甚至还得到了迪拜“最美王妃”的美誉。 如果说起她人生中的转折,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件事: 2004年4月10日,30岁的哈雅公主决定嫁给比自己大25岁、后宫成群的迪拜酋长穆罕默德。 2019年5月初,45岁的哈雅王妃带着两个孩子及3100万英镑(人民币2.6亿)秘密逃至伦敦,同时向伦敦高等法院正式提出离婚诉讼。 十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没想到迪拜王妃没走成“媳妇熬成婆”的老路,却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真人版“王妃出逃记”? 其实,在普通民众的印象里,自从美貌高贵的哈雅公主嫁给迪拜酋长,一直缺少正式女主人亮相世界舞台的王室,就仿佛被注入了一支强心针,两个人经常携手出席各种公众场合,彼此眼里也难掩爱意。 王妃也先后诞下一对子女,虽然迪拜酋长儿女成群,但却格外宠爱王妃所出的两个孩子。 与此同时,王室内部也没有正儿八经能和哈雅王妃争宠夺权的其他女人。 之所以将哈雅称为二王妃,并不是因为酋长只有两位老婆,而是在酋长的嫔妃中,以大王妃希德和二王妃哈雅的身世最为显赫,是“门当户对”的配偶。 大王妃希德是酋长的表妹,婚前也是迪拜的公主。17岁便嫁给酋长生儿育女,却不爱出席任何公众场合,导致了酋长常年孤身参与各种外交活动。 ![]() 虽然是近亲联姻,但她生下的王子公主都格外貌美,常常作为迪拜王室的代表人物活跃于民众和世界眼中,也算是弥补了一点自己微弱的存在感。 但是无论如何,自打哈雅嫁进迪拜王室,一直悬着的东宫之位才算有了女主人。 所以她的婚姻,基本上没有任何阻碍,连媒体的报道都常年维持着“迪拜酋长后宫佳丽三千,偏偏独宠哈雅一人”的霸道小言画风。 ![]() 与其他皇室相比,在哈雅这里,争宠?不存在的。夺权?也不存在的。为钱?身处“遍地黄金”的迪拜,怕是在开玩笑。 所以,这样一种最接近童话故事的完美生活,为什么却孕育出王妃携子出逃的狗血结局? 究其根本,也许迪拜根深蒂固的不平等性别观念和以男性为主导的夫权主义,才是解开这场迷案的那一把钥匙。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迪拜是纯粹的“家族统治式”,在迪拜的每一栋建筑内,都挂有现任酋长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的画像,显示着他和马克图姆家族在这个酋长国的地位。 ![]() 而同时,整个社会上盛行的是一股“以男为尊”的风气,一夫多妻制在这里合理且合法,如果你走在迪拜的街上,一定不会对这样的场面感到诧异——一个身穿白袍的迪拜男性身后跟着好几个黑纱遮面,畏畏缩缩提着购物袋的女性。 ![]() 在这样一个女性地位低下、夫权为王的文化环境里,难道身为皇室贵族,就能远离一切荒诞的画面了吗? 并非如此。 迪拜酋长一生情人无数,资料记载的就至少有过6名为他生儿育女的女性,除了两个王妃,其她的那些后宫妃子,价值仅在于性和生育。 她们的名字也不对外界公布,只写作“unknown wife”。 不够资格,就连名字都不配拥有,身份也不得正名,只存在于众多“不知名甲乙丙丁”之一,只保留女人最基本的生育职能。 ![]() 况且,哈雅并不是第一个出逃迪拜的王室成员。 早在2018年,自称不受酋长宠爱、生母就是“unknown wife”之一的迪拜公主拉提法,就在社交网站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在迪拜),女性被视为次等人,我一辈子都受到压迫和虐待。” ![]() 她曾策划并执行逃离迪拜的计划,却在中途被酋长派来的人捉回,因为反抗得太厉害,被注射了镇定剂。 无独有偶,自己的姐姐曾一度从迪拜逃到伦敦,结果也被捉回。 拉提法说,姐姐莎萨公主被抓以后,被24小时监控囚禁、用药物“精神控制”,在受尽折磨后,曾多次尝试自杀未遂。此后再也没有公开露面。 在拉提法口中,被捉回不仅意味着数年的监禁生活,也意味着一辈子失去了自由的权利。 ![]() 而出逃的理由很简单,自己和无数的迪拜女性一样,不想一辈子不能从事工作,注定进行联姻,把婚姻和高高在上的丈夫当成自己一辈子的人生信条小心维护,稍不留神就会被抛弃。 讽刺的是,在阿拉伯世界中,迪拜酋长一直以“女权运动的推行者”示人,被看作阿拉伯皇室少有的开放人士。 他曾多次公开支持妇女权益,呼吁性别平等。 穆罕默德支持女儿们学习马术,不仅为她们购买名贵的马匹,还专门为她们修建了马场。他还支持女儿参加亚运会,为热爱跳伞和武术的公主聘请教练。 ![]() 而这样一个看似开明开放的统治者、父亲、丈夫,实际上却伪善而自私,是另一副做派和手腕。 就拿哈雅王妃在法庭上控诉穆罕默德绑架儿女、实施暴力的“罪状”清单来举例: ![]() 更为令人震惊的是,哈雅还在庭审中指控穆罕默德曾试图为女儿和已经成年的沙特阿拉伯王储默罕默德·本·萨勒曼·阿卜杜勒指婚,而他们的女儿,当时还只有11岁。 尊重女性只是他出于保持良好形象而戴上的面具。 难以想象,自己当初为了“爱情”奋不顾身选择的丈夫,如今却要亲手把年幼的女儿推入政治联姻的漩涡中。 普通人都接受不了,更何况哈雅还不是一般的普通人。 日本皇后雅子嫁入皇室时,媒体大肆报道她是“麻雀变凤凰”,普通人一脚踏入顶层阶级。 但哈雅不是,她本来就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在嫁给酋长之前,她的身份是前约旦国王的女儿、现约旦国王同父异母的妹妹。 她一直在英国接受教育,之后又在牛津大学获得政治经济学学位。 ![]() 她是第一位在国际马术比赛上代表约旦的女性运动员,也是唯一一个赢得奖牌的阿拉伯女性。 ![]()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哈雅公主代表约旦参加了马术比赛,她还是约旦的护旗手。 ![]() 不仅如此,哈雅公主还是第一位获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亲善大使这项殊荣的阿拉伯女性。 2007年,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任命她为联合国和平使者。 她还在自己的国家约旦设立了NGO组织Tkiyet Um Ali (TUA),这也是阿拉伯国家设立的第一个NGO组织,该组织致力于为穷人提供食物,并且给他们提供就业的机会。 ![]() 西方的教育观念赋予了她更加开阔的想法和自由的人生信条,她带着女性耀眼的自信来到迪拜,不再黑纱不离面,也不再畏畏缩缩跟在丈夫身后。 从这点上来说,比她“王妃”、“公主”身份更可贵的,还是哈雅作为一位真正聪慧独立的新时代女性所为事业、公益做出的贡献和影响。 她的到来,也一度被迪拜女性赞美为“迪拜的太阳”。 ![]() 可如今,太阳注定陨落,因为这片土地显然不允许任何一个过于“明亮”的女性升起。 作为第三位秘密出逃的迪拜王室女性,哈雅王妃显然是最接近成功的那一个。 反观迪拜酋长对此事的态度:大发雷霆、恩威并施,大骂她是一个“背叛者”,尽是被揭开王室隐秘遮羞布的愤怒,但却绕开事实真相,闭口不谈自己的失败和自私。 ![]() 阻止一个人出逃也许并没有什么困难的,但不知酋长现在是否明白,自古以来难以阻挠的就是前赴后继的逃离者,以及他们向往自由的灵魂。 纵观哈雅王妃与雅子皇后的前半场,都是一样的意气风发,高知独立,聪慧善良,是大女主人生的标配开局。 而来到下半场,人生却显而易见地划成了两个分水岭,雅子皇后在日如一日年复一年的磋磨中耗尽了心气,脸上再不复昔日神采。 ![]() 而哈雅王妃则毅然决然带着儿女远走高飞,企图对抗迪拜皇室为儿女争取一个没有“政治联姻”的人生。 ![]() ![]() 也许有人说,哈雅公主的娘家同是皇室贵族,她有着雅子皇后难以企及的底气。 可我只想说,求人不如求己,女性这一身已背负太多枷锁,困境之际不如放手一搏,或许才能求得绝境求生的一丝转机。 女性的意义,从不存在于他们嫁入皇室,身上头上缀满钻石珠宝这一刻的美丽。 而在于她们日复一日为了自由和梦想、性别平等四处呐喊且身体力行。这一刻,无论她们是王妃还是平凡却普通的你我,都已经足够耀眼。 ![]() ![]()
|
|
来自: 昵称18154423 >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