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有啥用,也没见你赚大钱”:别和层次不同的人解释自己

 王亚龙健身 2020-03-08

书上看到一句话:


到了这个年纪,想找个懂你的人太难,遇到被误解,被伤害的瞬间,反而喜欢保持沉默,选择不解释。


因为心里知道,懂你的人,你不解释,他也心有灵犀,不懂你的人,解释再多都是对牛弹琴。


一语戳中人心。


随着阅历增长,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跟不同层次的人解释自己,显得多么没必要,一点都不值当。



层次不同,解释没意义



记得大学毕业刚进公司的那一年,有一天我和朋友到外单位去办事。事情办完以后,我们开车来到停车场的出口处,一个带着红袖章的大叔过来跟我们收费。

 

明明我们的车才停了半小时不到,大叔却硬生生要收我们五十块钱。

 

我不由地嘟囔了一句,你们的收费也实在太不合理了吧。


大叔斜了我一眼,二话不说就把停车场的闸门关上了。一个人走进传达室,优哉游哉地喝着茶听广播。

 

仿佛意思是说:在老子地盘,你们都得听我的。今不把钱交了,你们休想离开

 

我正想下车找他理论,朋友却适时制止了我,一声不响地把停车费交了。



顺利离开之后,我向朋友抱怨道,明明道理在我们这边,为什么要向他妥协?谁怕谁呢!大不了就跟他耗下去呗。就算要交钱,也要让他出示物价局的相关证明以后再交也不迟啊。

 

朋友笑了说,你还是太年轻,认准了一个理就不惜死磕到底。明眼人也能看得出来,他这是在乱收费。可是为了这点钱都把时间耗这里了,耽误了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其实并不划算。


多年以后,我依然记得朋友当时跟我说过的这句话: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那是对自己的一种无益的损耗


记得《欢乐颂》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是:“常与同好争高下,不共傻瓜论短长。”



意思就是,常常与志同道合的君子争高下,互相激励能提升自己,但和低层次的傻瓜辩论解释,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毫无益处。


人际交往中,对于不同层次的人,太难跟他解释自己了。


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我的一个朋友小王跟我说过他的一个经历。

 

今年回家过年,家里有个亲戚问他,一个月能挣多少

 

小王如实相告,谁知道亲戚听过以后,居然语带嘲讽地说,你好歹是个名牌大学的学生,怎么还不如村口赵家的儿子呢,人家也只是区区的中专学历,可是这些年在上海混得相当不错,据说最近就要回村子盖房子了。

 

他还一个劲地摇头感慨,学习读那么多书还真没什么用啊。

 

小王跟我说,年初的时候自己一直很喜欢的一个公司招人了,他满怀热情地投了简历,最后也成功地被录用了。虽然这份工作的起步工资并不高,也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可是每天能够和一群志趣相投的同事一起共事,他感觉自己过得还是挺充实愉快的。

 

可是听了亲戚的一番话,小王急于想为自己辩解一番,最后想了想,还是作罢。

 

事例中,小王的亲戚以“目前挣钱多少”来作为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而小王更加看重的是工作能够给自己带来的价值和前途。两人认知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彼此很难聊到一块去。


在那些根本不在同一频道的人面前,凡事都想争个明白,其实不过是在自寻烦恼罢了。



村上春树说:


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人解释,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解。


你站山巅,告诉他前面是一片汪洋,他在半山腰,只能看到满目的荒凉


层次不同的人,没有跟你站在同一高度,永远get不到你的那个点,因而你的解释于人于己而言,都毫无意义。



做好自己,时间会为你证明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不经意地在乎一些人的看法,于是常常会去解释和证明自己,以求迎合那些跟自己不在同一层次的人。


然而,和不在同一层次的人交流,就像鸡同鸭讲,你花尽时间和力气去向那个人解释你的想法,可他听不懂还是听不懂。


人活在世上,难调众人之口。


你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如果一味在乎别人的看法,就会活得很累


很多时候,你只管做好你自己,就行了。



正如韩寒在《写给每一个自己》写道:


尽我所能,向在乎我的人创造各种东西,绝不向厌恶我的人解释这是个什么东西。


人这辈子,不过三万多天,与其将时间花在向别人解释上,不如静静提升自己,让时间为自己验证。


毕竟别人想什么,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做什么,我们也强求不得。


我们唯一最需要做的,是做好自己;安静努力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如此,胜过千言万语。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切忌,永远不要跟不同层次的人解释自己,时间自会清晰一切痕迹,日月山河会为你证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