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历山大 考尔德:为什么艺术只能是静止的?动起来的雕塑才最可爱!

 日牙 2020-03-09

雕塑动起来是什么模样?在今年的巴塞尔艺博会你可以亲身体验到。而那些活动的雕塑却不仅仅巴塞尔艺博会观众们的宠儿,就在巴塞尔附近,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同时上演着亚历山大·考尔德的活动雕塑。

亚历山大·考尔德改变了雕塑是静止的这一传统观念,他的一生总是借助他的作品给世人惊奇与欢笑。从他的雕塑、绘画、舞台设计、到户外的大型公众雕塑,都展现出他开朗而富有激情的创造力。在他的作品中,万物都可以由最简单的元素来表示,而透过这些看似简单的运动,他把观众拉入其中,让人们看到了整个宇宙。

前几天,在你们的老公GD的微博中,

可以看见他去逛了今年瑞士的巴塞尔艺博会!

(可惜艺大叔无缘偶遇)

而GD拼图右下角那两张作品,证明了你们没有爱错人~~

因为这些正是艺大叔大爱的亚历山大·考尔德的作品!!想了解更多GD的艺术修为,请戳Bigbang玩转艺术圈之G-Dragon篇

与此同时,你们的 TOP也在INS上传了考尔德的作品!!

证明了你们果然没有爱错人~~

想知道TOP的艺术段数,请戳往期文章【音乐艺术】以为Bigbang只是Hiphop偶像?人家在艺术圈也混的风生水起

所以,不了解 亚历山大·考尔德,是不是有些对不起你们的男神!

今天,就跟着艺大叔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能把整个宇宙藏在一个小球中的男人与他的迷之雕塑吧!

风吹来,这个雕塑会动

1943 年,科学家爱因斯坦来到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参观亚历山大 · 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1898-1976)在这里举办的展览,他在一个会动的雕塑《一个宇宙》前认真而专注地研究了 40 多分钟,无论是周围前来攀谈的观众还是赞助者,都得到了他礼貌地回绝。爱因斯坦被这博物馆中的“宇宙”所深深吸引,目不转睛地观看这件雕塑做出的 90 个不同运动,一直等到它做完。

“我真希望当初我曾想到过它。”这个发表了《量子论》和《相对论》的科学家,仿佛从这个雕塑中,看到了他日日研究的那个宇宙的真正奥秘。而让他如此评价的正是亚历山大 · 考尔德的 活动雕塑。

“为什么所有艺术都必须是静止的?雕塑的下一步是会动的!”

——亚历山大 · 考尔德

考尔德在制作他的活动雕塑

考尔德的雕塑总是由最基本的点、线、面构成,材料也通常是不起眼的物质,如破碎的骨片、锌或者锡片。他将它们做成奇异的主干及环绕在上面的诸多分支,以及圆环、羽饰和花瓣,悬挂在一根纤细的金属丝上,自由摇晃着。有时候它们还被固定在一个底座上,漫不经心而又筋疲力竭的佯入睡状。 但只要有一阵轻风吹来,这些雕塑就都像复活一般,变的生气勃勃,它们遵循一定规律开始摆动,好像摆脱了地心引力的束缚,让周围空气跟着流动起来。正如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对它们的评价:“依靠自我运动,它们确证了自身的存在。”

“马戏团”背景

考尔德和他的钢丝雕塑

出生于 1898 年美国费城的考尔德,在1926 年来到了巴黎。得益于父母都是艺术家,考尔德的成长环境被各种“随手可得的材料”所包围,而从 4 岁就开始当父亲雕塑作品的模特的经历,也让考尔德创意不断,他把从街上捡来的小铜片随意扭转,就做成了用指头轻轻一碰就可以转动的小玩意儿,这项讨喜的“技能”让考尔德变成了同伴之间最受欢迎的人物。

当他用铁丝、木块、砂纸做成的作品《考尔德的马戏团》被玩具厂买下时,他从此来往于纽约和巴黎,在艺术创造的同时偶尔做销售马戏团玩具的生意。

《考尔德的马戏团》通常是由考尔德操作的小小表演者进行的,慢慢还加入了变戏法的人、秋千表演者和小丑等栩栩如生的角色。他让原本没有生命力的作品变成了活灵活现的表演者,或许连他自己都意识不到,未来他会带给整个雕塑界一个“会动的”奇迹。

在巴黎邂逅大师

“马戏团”系列吸引到了几何形体派艺术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的注意,考尔德早已被蒙德里安的抽象构图所吸引。1930 年 10 月,他来到了蒙德里安位于巴黎的画室参观。蒙德里安工作室中的环境,和墙上那些做色彩实验用的彩色硬板,给了考尔德以灵感:

“为什么不让墙面上红色、黑色、白色的色块作品动起来呢?”

Alexander Calder《Three Tentacles》,1975,metal, wire and paint,85.1× 114.3cm

蒙德里安否定了这个想法,但考尔德却一直记得这个灵感。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米罗(Joan Miró,1893-1983)和立体派艺术家莱热(Fernand Leger,1881-1955)帮他指引了方向。在与蒙德里安、米罗等人的交流中,考尔德逐渐找到了“活动雕塑”的可能性。放弃了人物、动物园、马戏团等以往主题的考尔德,选择了用一个更广阔的体裁——自然——来承载他的“活动雕塑”。

“清晨平静的大海、危地马拉海岸线,越过我的一盘粗绳子盘成的沙发,我看到火热的红色太阳在一边冉冉升起,如银盘的满月在一旁悄然落下。”

——亚历山大·考尔德

Alexander Calder《Ordinary》, sheet metal, rod, bolts and paint, 1969

独树一帜的 “活动雕塑”

可惜的是,雕塑虽然会动了,但“宇宙系列”在巴黎并没有得到厚爱,艺术家们普遍反应这件作品不容易被理解。即使这样,他的艺术表现特征却被同辈所欣赏,他被邀请加入抽象创作团体,后来又与立体派、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联展。

在与超现实主义的密切交往中,他也将自然的冲动、植物生态的元素带进作品中。1934 年艺评家威尼斯写到:“考尔德向自然学习,因为这是抽象艺术造型的源泉。”

“考尔德的艺术是树与风的升华。”

——杜尚

欣赏考尔德的活动雕塑,最好的方法是与之互动。

“如果你了解我的作品,你会感受到我作品中那宏伟情绪化的结果。

收藏于贝耶勒基金会的《The tree》

创作于1931年的另一件作品《缩图器》中,运用的同样是基本的动力结构和原理,当雕塑前后移动时,下方的细铁丝会随之晃动伸缩,带着顶端一大一小的黑色与红色小圆球在空间中交错,产生耐人寻味的三维动感。

随后在 1932 年 2 月的维庸画廊(Galeric Vignon)展出时,受到了大众更积极的反应, “作品的声音把画廊都吵翻了”、“很少能看到让画廊空间这么有生命力的作品”的评价纷纷而来,人们开始学会欣赏这看似简单的作品背后流动着的巧妙和精致的美感。这恰如其分的机械组合,与达达主义的破坏性幽默感相似,带着一股“机械似的嘲弄”,既理性又抽象、既立体又平面。

好玩的艺术也可以深刻

即使是在冷战时期,考尔德也毫不受美国画坛弥漫的苦恼情绪,及法国所向导的那种神秘、创伤与无限的主题影响,反而使他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环境与作品。

“我要做的艺术是看起来好玩的、没有特定事件特征的。我从不认为一个雕塑家能够再现创伤,像是日军攻击珍珠港这样的事件,如何转化为视觉艺术?”

Alexander Calder《Cow》, Steel wire, 1929

“在他之前,没有艺术家用铁丝这种‘普通’而工业化的材料来做艺术品,艺术是高高在上的他也是第一个在作品中利用了‘空间’这个媒介的,他把你拉近他的作品中,成为一部分,所以他的作品不是关于‘物品’,而是有关人与物之间的体验。”

——桑迪·罗威(Alexander·S·C·Rower)

Alexander Calder《Amoeba》,1974,Painted metal and brass,27.3× 60.9× 60.9cm

或许是 1922 年 6 月在危地马拉的那个清晨,当同时看到太阳升起、月亮落下的让人敬畏的那一刻,那与宇宙万物合为一的那一刻,考尔德顿然开悟,追随着那刻无尽灵感的源头,开始了他一生关于时间和空间、物质和生命以及宇宙能量运动法则的探索。

Alexander Calder《Black II》,1949

Alexander Calder《Blue Counterweight Two Spines》,1975,41.9× 30.5× 20.3cm

更多亚历山大·考尔德作品欣赏

Alexander Calder《The Great Yucca》, sheet metal, wire, lead, and paint, 1941

Alexander Calder《Trois pics》, sheet metal, bolts and paint, 1967

Alexander Calder《Untitled》, Gouache and ink on paper, 1942


Alexander Calder 的作品 2014 年在位于硅谷的佩斯 Menlo Park 空间展出

在生命的最后 10 年中,考尔德于 1962年在伦敦泰特美术馆、1964 年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和 1975 年在巴黎国家现代美术馆、1974 年在芝加哥当代美术馆的回顾展,都足以证明这位雕塑大师的成就得到了世界性的认可,也在影响着一代代的人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