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朝奇葩的“政治”:陈宣帝为何废侄自立?侧面解读陈朝的衰亡

 TIGO赖楚浩 2020-03-09
陈朝奇葩的“政治”:陈宣帝为何废侄自立?侧面解读陈朝的衰亡

陈朝的政治特征跟其他朝代相比,有些不同。比如文帝成为皇帝是因为他继承了陈霸先的帝位,但二人是叔侄关系,这跟以往的嫡长子继承制有所不同。

虽然陈朝在文帝和武帝的统治下,疆土有所扩展。但正因为有了文帝那种不正常继位的先例,使得陈朝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所以文帝的弟弟陈顼凭借其强大的政治力量,在文帝去世的两年后就废侄自立为帝,成为宣帝。通过这一系列事情,都可以看出陈朝与其他朝代迥异的政治特征,也可以通过这些政治特征,去了解陈朝衰亡的原因。

一、不正常继位先例的出现

1.不正常继位的先例

非正常继位的情况并不是在每个朝代都存在的,陈朝就是其中之一,陈朝开创不正常继位先例的皇帝是文帝陈蒨。公元前559年,武帝陈霸先去世时,陈昌没能赶回,所以只能让陈蒨继位。但陈蒨是陈霸先的侄子,二人是叔侄关系,这样的继位关系打破了子承父位的常规格局,也就开创了不正常继位的先例。

2.陈蒨如何成为皇帝

实际上陈蒨继位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毕竟是侄子关系,不合法度,而且,陈霸先去世的时候陈蒨正在外进行战斗准备班师回朝,所以,史书对陈蒨的继位也有不同的记载。

首先,在《高祖章皇后传》中就有对这段历史的记载:"武帝驾崩后,章皇后与朝廷大臣等人商议,秘不发丧,召世祖入纂",而后,在《世祖本纪》中也有记载:"武帝陈霸先遗诏徵世祖(陈蒨)入纂,由武帝的章皇后宣布命令"。

陈朝奇葩的“政治”:陈宣帝为何废侄自立?侧面解读陈朝的衰亡

而后在《侯安都传》中也有记载:"侯安都与群臣定议,尊奉陈蒨为帝。陈蒨考虑到衡阳王陈昌而"谦让弗敢当",章太后"又以衡阳王故,未肯下令,群臣犹豫不能决"。侯安都"便按剑上殿,白太后出玺,又手解世祖发,推就丧次"。

通过上述三种记载和其他史料可以看出,陈蒨成为皇帝并不是偶然的,应该是经过一系列谋划的结果,首先是侯安都用武力威胁章皇后,再捏造遗诏,继而笼络朝廷大臣,最后陈蒨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皇帝。

总得来说,陈蒨不正常继位的情况在陈朝开了先例,对后来的陈顼有着一定的影响。而陈蒨的不正常继位也可以看出在陈朝的政治格局中,皇权的势力有所削弱,这也是陈朝衰亡的原因之一。

二、陈顼为何可以继位

1.陈顼的政治身份

陈顼和陈蒨二人是兄弟关系,在陈蒨成为皇帝以后,皇室中可以担当大事的人只有陈顼和陈昌,但陈昌被侯安都杀死,所以陈顼就成为除文帝外活着的成年皇室成员,文帝自然会倚重陈顼,但当陈顼权利过大时,文帝也会防范陈顼,怕他会威胁到陈伯宗的统治,故而在去世前多番试探陈顼的衷心。

2.陈顼继位的原因

首先,需要了解陈顼这个人。在《陈书》中就有对陈顼的记载,通过陈顼"多智略,有勇力,善骑射"的这些特征就可以看出陈顼本人是有勇有谋的。并且,陈顼曾在北周有过游历,他从北周回国之后,就拥有中书监、骠骑将军、尚书令等重要官职,而这都是陈顼自身努力的结果。除此之外,陈顼参加过文帝时期进行的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改革,自身的军事素养和政治素养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

陈朝奇葩的“政治”:陈宣帝为何废侄自立?侧面解读陈朝的衰亡

其次,需要考虑当时的政治环境。陈蒨成为皇帝之后,陈朝的政权并没有很通达,而他自己也需要建功立业用以稳住人心,所以他在武帝努力的基础上打退了敌军,削减了长江中游地区的力量,使得国家得到强盛,又对朝廷进行了一定的整治,使得社会得到稳定。

但是,在稳定政权、加强皇权的过程中,文帝需要依靠宗室的力量,所以文帝成为皇帝之后分封诸子去封地任王,镇守重要的地方,但是这些孩子年纪不大,即使镇守封地也没有实际性的用处,他们只是皇室帝位象征的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帝可以信任的人就只有陈顼,所以为了政治需要,文帝会扶持陈顼这一宗室力量来巩固陈朝的皇权,这就意味着陈顼会在政治格局中起着重要角色。

除此之外,陈顼由始兴嗣王变为安定王,从身份上而言,已经具备了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再加上前期的政治军事磨炼,他拥有强大的政治力量和较高的个人素质,他和皇太子陈伯宗相比,此时的皇太子只是一个16岁的少年,并没有任何威望,皇太子的实力和皇位继承的法理出现异位的现象,陈顼和皇太子的比拼高下立见。

最后,还需要考虑陈顼的政治力量。在文帝去世时,陈顼虽然拥有一定的政治力量,但此时的他并不具备废帝的条件,因为他拥有的权利并没有变成属于自己的真正权利,朝廷中还存在异己力量,他只能扩充自己的势力。

在陈顼扩充势力的时候,文帝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元566年,文帝身体不好,出于私心他让陈顼成为尚书令——权利集中的中心,拥有国家最高的政治军事权利。文帝之所以会让陈顼成为尚书令,主要是希望陈顼可以尽心竭力的辅佐皇太子,巩固国家统治,也希望陈顼能够满足于尚书令这一政治地位,不威胁皇太子的帝位。

陈朝奇葩的“政治”:陈宣帝为何废侄自立?侧面解读陈朝的衰亡

但事与愿违,陈顼成为尚书令之后,就带领若干随从进入尚书省。《陈书》中有记载,"文帝在位积年寝疾,不亲御万机……事务由仲举、刘师知、孔奂、韩子高和陈顼主持",可以看出这五人是文帝最信任的人。而本就拥有较大权利的陈顼成为尚书令之后,开始独揽大权,自然会威胁到其余四人的政治地位,故而陈顼开始利用朝廷势力削弱这四人的力量。

陈顼最先进行铲除异己,他除去与自己政见不合的臣子,其中包括刘师知等人。《陈书》对这段历史有所记载,其中韩子高是文帝信任的人,"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陈顼独揽大权后,韩子高因"兵权过重,深不自安,好参访台阁,又求出为衡、广诸镇",被陈顼所遏制。所以,韩子高联合仲举父子等人进行谋反,最终败落,这些人全都被赐死。

孔奂本就与陈顼上下一心,所以至此陈顼已经完成了权利的垄断。而后,他又镇压地方叛乱,笼络人心,除去文帝旧臣。在公元568年时,陈顼的权利已经达到了顶峰,皇权已经被架空,篡位的条件已经成熟。

总得来说,陈顼之所以可以成为皇帝,是多方原因造就的。陈顼本就拥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而文帝和皇太子对陈顼的倚重,赋予他较高的政治力量,本就压制了皇权,扩大陈顼的政治力量。人心易变,文帝赋予陈顼较高的权利并不是为皇太子铺路,只会使得陈朝的政治格局更加复杂。

三、从陈宣帝篡位看陈朝的政治特征,探讨陈朝衰亡原因

1.陈宣帝成功篡位

陈宣帝篡位时的政治条件已经成熟了,再加上本就存在先例,所以拥有良好的篡位条件。在《建康实录》中记载了陈宣帝篡位的历史,"光大二年,安成王陈顼以上流多反叛,乃讽慈训太后",这里的慈训太后就是武帝章皇后,这段记载是说明慈训太后能够以太后名义支持自己篡位。而慈训太后出于私心也光大二年的十一月,就下令废黜陈伯宗,立安成王陈顼为帝,这就是宣帝。

陈朝奇葩的“政治”:陈宣帝为何废侄自立?侧面解读陈朝的衰亡

通过陈宣帝的废侄自立,也可以看出陈朝政权的一些政治特征,从而解读陈朝衰亡的原因。

2.陈朝衰亡的原因

首先,陈朝前期的宗室成员大部分人都经历过梁末的战争,活着的人数量不多。史料记载陈霸先的近亲只有儿子陈昌和兄长陈道谈、侄子陈顼和陈蒨。这跟其他朝代相比确实是特殊的情况,使得皇帝能够依靠的宗室力量减少,宗室成员的稀少从侧面提高了宗室成员的地位。

其次,陈朝政权中皇权力量不强大,被其他势力所分散,国家各方势力存在争夺权利的情况。比如陈顼独揽大权时,文帝的旧臣宁愿伪造诏令,也不愿意借助皇权,这就可以看出各方势力宁可争权也不愿意辅佐皇帝。

最后,陈朝的政权中各豪族军阀拥有强大的势力,他们拥有军事力量,独立性较高。皇帝如果想要让国家稳定,就需要保证豪族军阀的利益,利益得到满足以后,豪族军阀就会支持符合他们利益的皇帝,比如陈顼。

陈朝奇葩的“政治”:陈宣帝为何废侄自立?侧面解读陈朝的衰亡

这就可以看出,在陈朝的政治格局中存在多方势力,宗族人数的稀少使得皇帝可以信任的人不多,权力会过于倚重于一人之手。而皇权力量的弱小,使得各方势力争权,并没有达到巩固国家的效果,皇帝与豪族军阀的联盟使得陈朝政权变得畸形,这都是使得陈朝衰亡的原因。

四、结语

陈宣帝废侄自立为帝是多方面的原因所造就的。从历史角度而言,这是有先例可循的。从陈宣帝自身条件而言,这是他长期沉浮于政治斗争,垄断权力、架空皇权的结果,并且陈宣帝在一系列的政治斗争中也培养了良好的政治素养。

从陈朝政权角度而言,过少的宗族人员使得皇帝没有过多可以信任的宗亲,子嗣过小无法担当大事,只能使得权利过度集中;加上朝堂政治格局的不稳定,也就使得陈宣帝废侄自立为帝成为必然。而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陈朝政权的畸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