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藤是我初涉中医时较早认识的一味药。20...

 中医药拾掇 2020-03-09
红藤是我初涉中医时较早认识的一味药。20世纪70年代初,卫生系统曾掀起“一把草,一根针”的潮流。在草药的王国里,3种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即虎杖、红藤、鱼腥草。虎杖治肝炎,红藤治阑尾炎,鱼腥草治肺炎。红藤治阑尾炎,主要是在大黄牡丹汤的基础上加入红藤,疗效可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自从学会使用这味药,我从单一的治疗阑尾炎,即中医的肠痈开始,几十年下来,逐渐发展到治以少腹为中心的诸多疾病,诸如痛经、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附件炎、膀胱炎、前列腺炎、无名疼痛等,疗效非凡。可以说红藤在活血止痛、消炎散结、专主少腹方面,无有出其二者,是一味难得的好药。
红藤具体从什么年代开始入药,我也未考证过,只是从现代有关中医书刊中得知,红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主产于河南、浙江、安徽、广东、福建、湖北等地。味苦性平,归大肠、肝经,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对于红藤的妙用,当代不乏名医,安徽名老中医张琼林就是其中一位。其《临证碎金录》中的红藤六妙散就是一则:“红藤30g,黄柏12~15g,炒苍术12~15g,败酱草30g,生薏米50g,甘草8g。功效:燥湿清热,涤浊浣带。主治:湿热带下(急慢性盆腔炎、宫颈炎、宫颈糜烂、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性包块等)。” 我常以此方加大剂量土茯苓治上述诸证,疗效可靠。
又,上海名老中医戴德英的妇科名方红藤方,亦是靠红藤一举成名的。其方为红藤、败酱草、薏苡仁、桃仁、牡丹皮、丹参、紫草、生牡蛎、生蒲黄、莪术、香附、延胡索。适用病证为瘀热阻滞胞宫脉络所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经期延长、崩漏、月经量少等妇科疾病。临床效验亦不虚言。
我在临床上除了用于上述妇科疾病外,也用于外科的肠痈、肠粘连、肠激惹证以及无名少腹疼痛。总之,凡是以 少腹为主的疼痛不适、鼓形包块,都要重用红藤,疗效显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