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和屋白酒投资系列17——洋河终于走上“爆品”路线了 时光冉冉,每一年都觉得过得飞快,唯独这个庚子年,觉得别样漫长…… 请让时间再次如梭吧!~ 今天我继续说说洋河,各位好朋友们多多指教,斧正。 洋河公布了2019年业绩预告,下降一成左右。而且,四季度跌得特别多。反正就是各种凄惨就对了。股价也是100上下波动。 今天,我先跳出洋河说洋河。 我自己是将每次投资的角色,先要做自我梳理,不能自己搞混了。 一般来说,每个人面对一家公司,会有三个主要角色。 1,消费者。 2,合作者(员工,上下游之类)。 3,股东。(投资者为主,债权类先不说。) 这三类,是互相冲突的。经营者需要做一个平衡。 比如,作为共享单车的消费者就挺开心,到处都是一两块钱就可以骑的单车,随便骑,随便还。但是,作为投资者不见得会有同样的开心。 比如,作为茅台的投资者一定非常开心。回报也是巨大的。但是,作为茅台的员工,尤其是高层的员工,就不见得了,哎…… 大概这么个意思吧。 那么,作为洋河股份这家公司,我个人是非常明确的,我仅仅是投资者。 消费者都不太算得上,我喝白酒喝得很少很少的。合作者也不是。只有一个——我是投资者。 那么,讲这个厘清之后,就会比较简单了。 我考虑得最多的,就是赔率与胜率了。最多再加一个年化回报率。 简单之后,就一个个来梳理。 1,洋河从此一蹶不振的概率到底大不大?我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很久!~ 2,我的仓位有没有更好的选择?我也想破头。 3,我的预期年化回报应该在洋河上有多少呢? 首先,洋河一蹶不振的概率多大?我个人认为非常小。 我自己的判断是,没有疫情的话,2020年年中,晚的话,2020年年末应该能看到明显的好转。 就是说,2019年业绩,本来我的预计是和2018年差不多的,结果实际跌了一成左右。 那么,我预计,是2020年开始增长。具体增长多少,我预测不出来。但是,我认为,回复增长是可能的。 可是,这次疫情改变了这个时间。就像按下了暂停键。 所以,我认为,时间可能要延后几个月。 即,2019年下降一成,2020年可能是持平上下一点点的,2021年回复增长,具体增长多少,还要继续跟踪。 当然,这个中间如果有节外生枝的话,就得重新分析了。 这是我的第一个判断结果。 其次,我的仓位安排。我自己是持有差不多两成左右的洋河。目前看,是够了,除非洋河再下跌个20%左右。不然,要我卖别的股票调仓到洋河,我认为,还是不划算的。我持有的东方雨虹,万科,保利,目前的价位,还是挺有投资潜力的哈,不过,洋河再下跌20%的话,那么,我肯定要考虑换仓的操作了。 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投资体系的问题了。我得好好拆开来说一下。 我透过研究与实践,发现,我自己是适合去追寻——落难王子的投资体系的。 这个是我体会很久才体会出来的。 一般,我们看到有如下几种风格。 1,合理的价格买优秀的企业。 2,低估的价格买平庸的企业。 3,低估的价格买优秀的企业。 4,高估的价格买优秀的企业。 5,高估的价格买平庸的企业。 6,合理的价格买平庸的企业。(差企业就不说了哈。) 合理的价格买优秀的企业,我自己实践了好几次了。我是认为不适合我。 巴菲特和芒格说这个观点的时候,有极为特殊的背景语境,稍微教条主义,就会吃大亏。我也是血泪的教训才体会到不适合我。(注意,是不适合我,但是会适合其他很多人哈!~)这个关键点特别特殊,一言两语讲不清楚的,以后有机会把这个观点专门写一篇文章分享给各位好朋友们哈!~ 低估,合理,高估的价格,买平庸的企业,对我来说,都是坑,这里面可能需要特别强的财务能力以及数学能力,我也试过,搞不来搞不来!~我的短板全在这里,不搞了,嘿嘿嘿~ 高估的价格买优秀的企业,我也尝试过,就是恒瑞医药。而且,还真的赚了不少。但是,在我卖掉的那一刻,我有一种特别解脱的感觉,像极了击鼓传花在鼓声停止之前,传到了下一位的手中,卖掉恒瑞的那天,我思考了很久。 我觉得不对啊!~ 如果,我在现实生活中,把我的企业卖掉之后,突然有一种,哇塞,终于脱手了的感觉,那不是把人家坑了么? 这里,有人要说了,嘿嘿嘿,你看,恒瑞将来会一直好,会更好。 那没毛病。恒瑞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我是说我自己,就是纯粹自己的心理活动。凡人畏果。 是因为,我知道我自己在四五十倍买入恒瑞的时候,我自己觉得贵了,我大概是2017年8月下旬买入的,2019年3月中旬的样子全部卖掉的恒瑞。 就是,大概50来倍市盈率买入的恒瑞,65倍左右市盈率卖掉的。 一年半左右时间,差不多翻倍的样子。 当然,如果不卖,持有到今天,还能再涨50%以上,市盈率还能涨到现在的83倍左右。 可是,这种投资方式我自己实践过后,体会到,不适合我自己。 这里面的诀窍在于。 有些人的估值体系,能算出,恒瑞今天83倍的市盈率,4000多亿的市值,或者按照现金流折现,或者按照其他的方式估值,是合理的。 但是,我算不出来。因为,我并不懂化学药。我知道恒瑞非常非常棒,但是,我不知道到底有多么棒。 我认为,我是从高估买入,然后,等到下一个人踩着七彩祥云来接我的盘…… 所以,这种方式,我实践过后,放弃了,这不属于我。 还剩一种,低估的价格买优秀的企业。我实践过后,认为,我还是能适合的,嘿嘿嘿。 往往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就是王子落难的时候。 首先,你得是王子,其次,你必须落难。残酷不? 我尝试过几次,效果目前看,还是挺不错的。 我在2015,2016年股灾的时候,买了一些格力,我就记得,那时候格力的市值大概是1000亿左右。然后,账上现金也是1000亿左右。我在跌停板的时候,买了不少。 然后,就是东方雨虹,2018年下半年的时候,跌到10倍左右的市盈率,我持续买,买到自己消费都用信用卡了,哎…… 再就是生物股份,非瘟之后,业绩暴跌,后来一直持续加仓。 还有就是洋河,买到两成仓位了。 还别说,我特别喜欢这种投资的方式。 我很喜欢在其落魄的时候,投出我的肯定票。在大雪之中,送上我的炭。只要你是“好公司”。 在做实业过程中,我大致也是这样做的。 首先,公司得好,然后,得卖得很便宜,这个时候,一般有些问题的。 我认为,洋河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我自己是认为公司好,挺好。 显然,遇到困难了。所以,卖得不贵。但是,也没有到特别便宜。 我的仓位,也就只有两成左右洋河。如果,某天变得特别便宜了。我就增加。某天,涨上去了,不再便宜了,王子不落难了,翻身了,我可能就会根据我的持仓情况,换仓。 找到了自己合适的投资风格,于是乎,很多疑惑便会迎刃而解。 洋河好不好?看你和谁对比? 如果是对比茅台,五粮液,很显然,洋河不好。就像,乔丹高不高?对比姚明,他就不高。你我矮不矮?对比潘长江,就不矮。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洋河便宜么?各自对比自己的持仓。如果相较于您的持仓其他股票,便宜,那就拿着。贵,那您就应该换掉。(包括现金与机会成本以及分仓控风险,您自己都考虑进去哈!~) 我自己是认为,我心中,洋河是对比的全国性其他中端品牌,去那些品牌的阵营中抢市场。大概是个500-800元之间。 这个领域,茅台没什么产能可以抢的,五粮液可以抢一小部分,国窖1573不在这个领域,泸州老窖其他段位的产品抢的份额也不多。郎酒,剑南春和各种地产酒能抢一部分。 个人有个人吃饭的地方与方式。看到了这些不同,才有可能把投资的企业脉络看明白啊…… 我认为,洋河尝试走——爆品路线了。 这是一个新变化。这是我非常看重的一个地方。我着重讲一下。 在2020年2月的《中国酒业》杂志,发了一篇我的拙文——《洋河值得投资的是全国化完整的产品体系》。 其中写到:……那么,每一个威士忌的品牌,都有相当完整的产品体系,从入门到顶尖,都有适合消费者的产品,能提供从便宜到昂贵的所有选择,这很利于培养消费者以及消费升级,相对来说品牌忠诚度非常高。不过,单个的爆品模式在这一点上较为吃亏。 这是我当年研究洋河的时候,提出来的一个点,借由对比洋酒们,做出的分析。因为,我研究洋酒们,那么多品牌,较少出现飞天茅台,普五这种绝对单品,一个单品几乎就是绝大部分销量和利润的来源。洋酒们更加分散。而且,呈较为平均的梯队。就是不同档次之间的价格差比较小,一点点升级。 大多数中国较为成功的白酒走的是爆品路线,就是有一个天塌下来都赚钱的产品。以此为基础,基本盘,根基。然后,再扩展其他的产品。在此基础上,增增减减。 茅台是飞天茅台为爆品,然后,系列酒,限量酒,等等的。 五粮液就是普五为爆品,各种系列酒跟上。 泸州老窖是国窖1573为爆品,窖龄酒等等的跟上。 大家可以自己对比一下,各大酒企,是不是以此方式为多。 洋河是比较少见的,用一个系列,蓝色经典系列,或者叫做——爆品系列来做市场的。 我用中国白酒的主流营销方式,对比洋酒们的主流营销方式,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看到有明显的差别。 这一方式,有好有坏。 所以,我经常看到有投资者对此抨击众多。看到的都是坏的一面。 其实,我认为,洋河未尝不想做爆品,奈何做不过啊!我们要反过来想,反过来想。 做高端爆品,飞天茅台,普五,国窖1573挡在那里,你得事倍功半。 做中端,剑南春,郎酒等挡在那里,你也够呛。 当年起盘的时候,如果不能独辟蹊径,洋河,连赢的希望都很渺茫。 所以,我们看问题,要这样来看。而不是一上来就说这个那个的,那并不能指导我们看清楚企业发展的脉络以及未来投资的逻辑啊。对不? 这种爆品模式,最好的地方在哪里呢? 聚焦! 一个企业的能量聚焦到一个产品上面。可不就是能把资源全部聚集起来么,所谓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啊! 如果,你在高端品类做不过,中端品类也做不过的现实情况下,你怎么办? 再做一个品类啊! 等于,洋河另外做了一个品类。或者说体系。 这个体系是不以其他白酒的体系作为评判标准的体系。 他当年搞的是独一份。(以大企业来比较,其实也有其他小企业这样,但是,不在一个竞争层面啊。) 在外观上,弄了一个完全区别其他品牌的蓝色的VI。而不是传统的红,黄。 在口味上,弄了一个以味觉作为主打的——绵柔,而不是嗅觉。(现在五粮液的尖庄也主打绵柔了,等于用低端的尖庄把绵柔往下拉。) 在营销上,弄了一个较为年轻的取向,和人相关,而不是和酒相关。这个其实是比较特殊的,较少有酒企把营销的重点放到“人”上面,而是多放到“酒”上面。 好了,这些动作做完之后,等于说,洋河用另一个评价体系来对抗传统的评价体系。就是说,走传统路线,我肯定做不过你们,我自己搞一个体系。我在这个体系做老大。 我去西边搞一带一路总可以吧? 剩下的,就是看,这套体系的粉丝有多少了?如果没有,就完犊子了,如果有,可想而知,这套体系的粉丝大部分都是你的。 就是这么个逻辑。 用体系对抗体系。而不是在原来的体系对抗原来的成功者。 过去好与不好,每个人自己有判断。 但是,这么多年下来,这套体系目前是遇到困难了。 搞一个体系,很费资源的…… 你会发现,每年仍有200多亿的金额,对这个蓝色经典是投出赞成票的。未来,会不会减少,不好说,要继续观察。 我这里插一句,我之前和洋河的工作人员聊过。我建议他们好好对待那些打擦边球的小厂,比如,品牌就叫:中国梦,中国蓝,蓝色梦等等的,这就像,有些酒就叫——飞夫茅台,茅台镇酒,然后,瓶子一模一样。人家茅台可以不在乎,人家地位在那里,统治力在那里,你洋河不在乎,就麻烦了,这种小厂等于在把你的蓄水池凿开一个一个小洞哩,将来背锅全要算在你洋河头上的。 遗憾的是,洋河的回复是,有些品牌没办法注册,保护,大家可以都用。这个可能就是一开始没有做好品牌的护城河。没办法,事情已经发生了,只能去补救了。 那么,现在洋河在做一个转换。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我想,很多读者都是专家,你们一定看出了什么,对不对? 我自己是认为,洋河开始尝试一下——爆品路线了。 这个爆品是——洋河M6+ 产品与营销好不好,我不去说了。我说一下这个转变。 我们看洋河之前的广告,是这样的取向: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比天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洋河蓝色经典,男人的情怀。 还有很多就是和中国的海军,空军等联系在一起,走中国力量这种的。 这种营销,我们看,他是没有聚焦到“酒”本身的,他就是务虚较多,放到精神层面的较多。说务实层面——“酒”本身,是较少的。 现在洋河的广告很明显有改变的。好不好,我目前看不出来,我只能看到变化了。 首先呢,是明确有个梦6+,这是一个单品啊,这不是蓝色经典这类的一整个系列啊。 这次春晚,包括一些其他报时啊,黄金时段的广告,洋河都是以梦6+为主的营销。 这就是洋河目前的营销的变化。咋一看好像没什么。 但是,是尝试从一整个系列到某一个单品。我估计,如果梦6+单品走起来了,洋河可能会复制其他的单品。 我说一下我的浅见。 以前的媒体,是“合”,不管是央视还是卫视,总的来说,是把消费者注意力合起来。你抓住关键媒体,就能覆盖很多消费者了。 这种大环境,做品类是能做起来的。你想啊,都是黄金时段,都是一家人看电视,你营销一个系列也是一样的钱,一样的时长,你营销一个单品也是这样的。 现在可不是这种大环境了啊。 现在是“分”,每个消费者在把自己的注意力分散开了。你看啊,一家人一起看电视的时间都很少了,可能各自追剧,看新闻,信息也自己选自己感兴趣的媒体了。每个人看的新闻都不同,对不? 这个时候,你营销一整个系列,等于就不划算了。难以聚焦的。 顺便说一句,为什么我觉得洋河在中端酒市场能做得起来,控得住,原因也就在此。 因为,其他中端酒要做到这样,时间窗口过去了。那个“合”的时间窗口过去了。你现在做,都是“分”的媒体,难度高很多很多。没有很大的实力,做不动的。 汾酒在这个点上,做晚了一些,吃了亏了。不过,汾酒有汾酒的方式,市场。以后再详细说哈!~ 那么,洋河做爆品这条路,到底能成不? 我自己觉得,很有难度,但是,大概率能成。 因为洋河借助自己的基本盘在做,这是我个人认为能成的核心原因。 但是,很有难度,原因是,中端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且,山头没有确定。洋河这个非常洋化的名字,有点吃亏。 我估计,很多稍微年级大一点的,偏远一点地方的,这个M6+要准确的读出来,可能都有点困难。 有点小资了。 各位可以尝试一个场景,就是你和家里人一起用你们的方言读一读,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洋河M6+,剑南春,郎酒这几个词语。感受一下,嘿嘿嘿。 我身边还有老一辈的朋友,读泸州老窖是——泸州老“告”,口子窖是——口子“告”的,别小看,这个在中端酒,尤其是竞争烈度大的中端酒,会削弱传播力的。 很多洋酒,在稍微内陆的地方,读都读不出来的。勃艮第,经常有人说,勃“良”第,波尔多倒是说得对,干邑我经常看到有人说——干“扒”的。别笑,各位,如果一个品牌要有极大数量级的时候,这个名字特别特别重要。你难度增加一个百分点,能挡住上百万人口。尤其是消费品。 你像“赖茅”“酒鬼酒”这种的,都有吃亏的,而且,你都无法统计出具体吃亏的数量。很麻烦的。 酒鬼酒推出的内参,各位身边有这个酒的,去看看,酒鬼酒的字样就很少很小了。特别突出的是——内参。高大上多了。 烟,酒这种都有很多消费者关注点在务虚的精神层面的。不可小觑的啊!~ 这里说一个小故事,我自己亲身经历的。 我们原来实业有自己网站的,域名是根据品牌名的拼音首字母做的,传播特别困难,有人问你的网站是多少,我们要把这英文说半天,客户还经常搞错。一个客户浪费十秒钟,100个客户一个搞错,那么,放到巨大的数量级,就是吃很大的亏了。 后来,我改成字母加数字,比如,123abc,abc888这种的,就好很多很多了。 所以,我说,洋河的M6+在这上面有点吃亏。 但我想,洋河的思路,是基于蓝色经典去做的,无法做到轻装上阵。要借助基本盘,就必须克服这些困难了。 好在,现在总比之前要好了。 总之吧,洋河目前在尝试走单品,爆品的路线。我们可以好好观察。 我说一下我的推演。 我个人认为,洋河会以此为契机,去摸索单品的营销自己能不能搞得起来。在M6+上面总结经验。 我认为,洋河做出飞天茅台,普五,国窖1573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底子不够牢固。底蕴不够深厚。做出来了,别人要挖,还是挖得动的。 但是,有一定的可能性这样做。 就是隔一阵子,搞一个爆品出来,用下一个爆品替换上一个爆品。 然后,都在系列里面,做延伸,做拓展。 我们可以想象成为,洋河在把蓝色经典(以后也可能有新的品类。)的产品做大,把这个自己单独搞出来的品类做全,把触角做广。 就是,我拼传统的路子,我拼不过你们,或者说,事倍功半。 那么,我就独辟蹊径,自己搞一套。小一点就小一点,我做好我的粉丝,我的受众就好了。市场那么大,我稳住基本盘,然后,一点点的去蚕食别的市场份额。 就是,蓝色经典像一个正在长大的人一样,一点点长大,一点点新陈代谢。 这么个意思。 好了,结合到投资这件事。 这就复杂了。 假设,假设啊,我的推演是正确的,怎么来指导我的投资呢? 现在,各位回看到文首我的投资的体系,就能理解我的思考了。不见得对,反正给各位一些参考的角度吧。 洋河出来三季报,以及2019年业绩预告的时候。都是非常不理想的。这反倒是给了我很好的建仓时机。 我买入贵州茅台的时候,我记得是有天跌停,第二天第三天买入的,那时候也是业绩好像增速不是很好吧。大概五六百块。五粮液是50块左右买的。那时候认为五粮液做得太杂。然后,我去参加五粮液的股东会,会上讲了五粮液将来就是聚焦,从3000多条码减少到300多条码。后来我就买了五粮液。 但是,遗憾的是,洋河不及预期的成绩,却没有引来大幅度的下跌。我也一直没有更多的机会把我的两成仓位提升到更多。 这里其实涉及到投资的无法精准的地方了,就是所谓的“艺术”了吧。 我是在不好的时候,出现危机的时候开始买入,我首先考虑的是,还会有多坏? 这个我不能说洋河不会更坏了,很难说的,这种走爆品路线,将来能不能做起来,我也不知道的。 所以,第一步我买入两成左右的仓位,并没有在——将来会变好这件事上面下本钱。 我仅仅是在——1500亿左右的洋河。论资产,论江湖地位,论消费者内心的接受度,论过往打下的市场。我个人认为,是值得的,而且,我认为,是低估的。 就这么简单。 所以,很多投资者老是来跟我说,洋河酒不好喝,洋河广告酒,洋河员工又出了什么问题了……我都无法回答,我无言以对啊,朋友。 1500亿的洋河,是对其已经贮存的几十万吨的酒,还有每年几十万吨的产能,以及,过往十多年在消费者内心建立的品牌,全国各地的合作者,网络,等等做的一次投资。 我认为,要再做出一个这样的规模和质量的酒厂,1500亿恐怕做不到了!~ 泸州老窖这样的老品牌,底蕴深厚,2018年,花了34亿的销售费用,7亿的管理费用,做了130亿的生意。 你看看,你要再做出洋河这样200多亿营收的盘子,要花多少钱去建立,还不要说花多少时间了。 这还不是清算价格这种算法。这纯粹就是感性的判断。 就是你看一个人,凭你的经验,你大概估一估,150斤吧,差不多就这么个逻辑。 所以,说茅台和五粮液很好的,没毛病啊,我也觉得很好啊,而且,我也买了啊,后来1000多茅台和100多的五粮液换成洋河了。至今还是吃亏的哩。 这没什么,我的投资体系是这样的。 我认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有一以贯之的世界观。一个成熟的投资者,也应该有一以贯之的投资观。 如果,我在估值洋河的时候,认为,1500亿的洋河比我持有现金划算,那么,我就会换成洋河。如果,认为1500亿的洋河比我持有1000多块的茅台和100多的五粮液划算,那我就会换成洋河。 这是我依照我个人的投资体系做的决策。 而不是简单的去看,茅台好不好,五粮液好不好,泸州老窖好不好,洋河好不好。 好不好又有什么意义?我在这里的意义,难道不是要投资赚钱么?我来又不是争一个输赢的,是不是这个道理? 论好坏,2018年10月的东方雨虹好得过茅台?太搞笑了,对不? 但是,2018年10月买入东方雨虹花了10.5块钱左右,今天32了。那时候茅台大概是500出头。至今翻倍多一点。 你看,公司好坏,不见得等同于这笔投资的好坏。 我自己反正是要符合自己的投资方式,而不是去论对错的。 那么,将来洋河会怎么样? 我认为,有一定的可能性,洋河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出来之后,业绩很差,导致股价跌。不过,这一点我现在都不是太有信心了。因为,2019年三季报和2019年业绩预告出来的时候,洋河都没怎么跌。 怎么说呢,如果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出来之后,洋河跌到了我买入的价位,我就会加仓。 因为,我的判断是,洋河好不好还要观察,但我认为,在目前的基本面看来,不会更坏。因为,企业的基本面变坏,尤其是消费品行业,是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除非出现食品安全事故这类重大的问题,一般来说,是一个缓慢下降的过程。 这里插一句,我说洋河2019年的业绩,尤其是三四季度,实质上是会计调整了一下,为的是做低2019年的基数,没有数字显示的那么糟糕。还有人非得ETC。就是出于此,理由是,全国性消费品的量断崖式下跌,而又没有重大问题的时候,一般来说,是企业主动做的,等于说是压制了出货。知道吧。就是,洋河要去库存的时候,就不开票了,把这些消费量压制住,明年合适的时候放出去。 正常的消费品下滑,没有重大外力干扰,是缓慢的下降的,不是断崖式的下降的。这是常识来的!~ 那么,这是我自己认为较为确定的部分。就是所谓的,1500亿买洋河,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说的就是这一块。 接着,说一下乐观与悲观。 先说悲观。 就是走爆品路线走不通,大家觉得洋河M6+不好,不接受。或者,整个洋河酒就是不被市场认可等等的。 这种情况,属于——基本面变坏。如果我看清楚了,那我就会卖掉换成现金。 这个会不会发生,我目前看,概率较低。但是,有人说有些地方的洋河梦6+价格跌到了600左右了,目前网络渠道,大概是梦6+的40.8度在660左右,梦6+的52度在788左右。 如果大面积价格卖穿,那就麻烦了,爆品的价格就挺不住了。这个我得要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尤其是疫情过后。疫情还在的时候,不太好判断。 总之,要持续跟踪,尤其是企业在转变的时候,要看牢。 我个人是不相信有什么买入之后永远不要看的股票。我一点都不信。因为,“黑天鹅”的力量,我们一无所知。最好的方式还是,老老实实的跟踪企业发展的点点滴滴。并微调你对企业的认识。 再说乐观。 就是,爆品路线走通了。洋河的单品增速很快,然后,摸索到这条路,接着孵化下一个爆品,能明显看到单品的爆发性成长,就像早几年梦之蓝一样。那么,我就认为,洋河的基本面在越来越好。我想,那时候,数据也会反馈出来的。我们可以静静等待。 综合二者,我认为,这个价格,我自己持有洋河,是划算的,获胜的概率也在我这边的。 原因是,坏的因素,在股价上得以体现,你想啊,一家240多亿生意,80来亿净利润,七成毛利,老品牌,ROE大于20%左右,现金流极好,这样的企业,卖你1500亿,不划算吗? 我自己做实业,能找到七成毛利,一年做240万,赚80万的企业,都是现金,卖我1500万,然后,我不用参与经营,坐在家里就好了。我找不到啊…… 万一好的话呢? 这样的企业,我认为,30倍的市盈率,是有机会看到的。 20倍左右是挺正常的。 即,回复到正常盈利增长,每年增加个15%左右吧,市盈率不提升,年化收益15%是正常的。如果增速升高一点,那么,超过15%的年化收益,是可以摸得到的。 我个人是够了的。 当然,基本面变坏,以上一切都会改变。很可能投资有不可挽回的损失。各位请慎重。 我自己的投资风格,就是在王子落难之后,会不会将来翻身上面做押注,而各位好朋友们,你们的投资体系,可能不是这样哟,要自己想清楚哈!~ 至于股价接下来会不会跌,嘿嘿嘿,我怎么知道?难道,我学的格雷厄姆,巴菲特这一整套价值投资,教会了我预测短期的股价涨跌么? 难道,不是低估的时候买入,高估的时候卖出么?(以及更好标的换仓,基本面变坏卖出。) 还有人说,投资洋河的人,是套进去了。然后,找很多理由安慰自己。 我个人是认为,这是不同投资体系造成的误解。 您看哈,有人就是——王子落难,投资他,等待王子变国王。跟着走下去。 有人就是——王子落难,投资他,等待王子变国王。变成国王,就卖掉。 有人就是——王子变成国王之后,再投资他,跟着走下去。 你拼命说,你看你看,王子落难了,是啊,我知道啊,我不就是等王子落难的时候才投资么? 这是完全不同的投资观。无所谓对错的。朋友们!适合自己才是好的啊!~ 现在买入洋河的,如果经过深思熟虑的,很明显就是冲着王子落难买入的啊,难道,这些投资者不知道洋河出了问题么?不知道竞争激烈么?不知道洋河没有五粮液,贵州茅台好么?别傻了,他们都知道。 只不过,投资风格是这种风格。 我就等着王子落难的时候,买入,将来能不能加冕,先不说,我的投资体系就这样的。洋河不是王子,将来不能加冕,那就认陪呗。有啥好说的。 所以,现在很多人对目前这个价格买入茅台的投资者,也是很多抨击的。我认为,大可不必,有可能你根本搞不懂他怎么想问题的。 很多基金,钱多,但是,做决策的人少。他们的钱,成本极低。而且必须买股票,这时候,买入茅台,可能是他们最好的选择。有多少钱都承接得住,我们钱少的话,根本体会不到这种需求的。 人家买股票或许要考虑将来卖出的时候有没有足够的接盘,要考虑赎回,要考虑其他很多事情,而受益可能排序在很靠后了,我们只要简单的考量是不是划算。咱不能随便的瞎评论的哩~ 另,说一下泸州老窖和洋河。 泸州老窖的性价比其实越来越显现了。 我这阵子集中研究泸州老窖,准备疫情过后,如果有机会,就去参加股东会。 泸州老窖是好公司,毋庸置疑。包括之前诟病比较多的关联交易等等问题,我都做了相应的研究,到时候再详细分享。 这里说一下洋河和泸州老窖。 他们根本不是直接硬碰硬的对手。 泸州老窖就是国窖1573最好卖,2000年前后,袁秀平先生平地一声雷,走了爆品路线,搞了一个国窖1573出来,然后,这位能人,几年之后,就销声匿迹了。从此,留下了宝贵的国窖1573,这是很有很有价值的。现在做带“国”的,不容易了!~(这里我说一下,真正这一二十年凭空做出高端白酒爆品的,只有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啊,飞天茅台和五粮液是承接了前人的努力结果。国窖1573很有爆品策略的研究价值,这个以后详细分享哈!~) 但是,很显然,国窖1573是跟普五,梦9,手工班,内参等等这类去竞争的,而且,目前动销很不错,不愁卖。 这是一种爆品的路线啊。但是,这个价位,和洋河的重点价位,是错开了的。国窖1573是在千元左右波动。洋河梦6+是700左右的。 我认为,对于国窖1573的千元价位,洋河打不过。M9的市场接受度肯定不如国窖1573的。 但是,你要说窖龄酒能打赢梦6+,我个人也是持保留意见的。见仁见智吧。不争论。 所以,在我心中,泸州老窖是高端酒的前三甲的探花。以此为基础。向下发展产品线。 低价位的搞不过洋河,剑南春,郎酒,我还搞不过地产酒们么? 而洋河是中端酒的状元。以此为基础,向上向下努力的去延伸。 试图通过走量,尽可能覆盖多一点的消费者。 这二者,都是好公司。我是一点都不排斥的。 很有可能我会买泸州老窖。目前没买的原因,嘿嘿嘿,还不是研究得太慢,没来得及么!~等我研究完了,去过泸州老窖了,我就会等待合适的时机的哈!~ 所以,很多人捧泸州老窖,贬洋河,或者,反过来。 这在我看来,都是持有保留意见的行为。 我不知道这意义在哪里? 可能是,捧哪只股票的人,想哪只股票涨上去吧。 你,想多了…… 这一段我花很多笔墨的原因,在于,我希望读者看到的时候,能够不去随意否定一家上市公司。 理由是,否定一家企业,除了让自己被蒙上双眼之外,获得不到任何其他的内容。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呢? 如果真的否定了一家公司,最好的方式,是闭上嘴,离开他,不留任何的留念。 好了,以上是我对洋河目前阶段的分析。对不对的,将来看吧。如果对了,就供各位参考。如果错了,也是能够给各位提供一个错误的标本,供各位剖析拆解。 最后,祝各位好朋友们平安,健康,幸福。 多多保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