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觉神经传导通路

 昵称57993171 2020-03-09

说明一下:

今天大部分的图片和内容来自以下两本书:

1:Schünke,Michael, Lawrence M. Ross, Edward D. Lamperti, Erik Schulte, and UdoSchumacher. Atlas of Anatomy: Head and Neuroanatomy. Stuttgart, NY: Thieme,2007. Print.

2:Duus,P., ed. Duus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解剖、生理、临床(第8版). 2009, 海军出版社.

向大家推荐这两本书!强烈推荐和建议购买原版书籍!!!


上周我们看了人体感受器的分布、解剖及功能

这周我们来看看感觉神经的具体传导通路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脊髓的解剖


再回顾一下感觉传导通路的类型

根据神经纤维走行分类,人体的感觉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 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 意识性本体感觉、位置觉、振动觉、两点辨别觉和精细触觉

   - 粗触觉和压觉

   - 痛觉和温度觉



一: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传导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的感觉

通过脊髓小脑前束和脊髓小脑后束传导至小脑蚓部(中枢在小脑,所以属于无意识性!)



1.1 脊髓小脑前束

主要传导同侧躯干和下肢本体感受器传导的本体感觉(也称深感觉)。

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后根神经节,在脊髓灰质后角与第二级神经元进行突触联系,第二级神经元部分纤维在脊髓同侧侧索前部上行,绝大部分纤维穿过脊髓灰质前联合到对侧侧索前部上行

同侧上行纤维穿过菱形窝到达中脑后,再经小脑上脚和上髓帆到达小脑蚓部

对侧上行纤维穿过菱形窝到达中脑后,也经对侧小脑上脚和上髓帆穿过对侧小脑半球到达小脑蚓部

这里注意:不管是同侧上行还是对侧上行,最后都到达小脑蚓部,都支配身体同侧的本体感觉

(注:具体传导哪些脊髓节段的本体感觉,我查了很多资料,要么不说,要么说胸腰骶部,要么腰骶部,要么是L2/L3以下水平,如果只是腰骶部,就不支配躯干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前后说法矛盾)

(再注:维基百科说到脊髓小脑前束传导高尔基腱器官的传导冲动,而不传导肌梭,那么腰骶髓支配区域的骨骼肌的肌梭就没非意识性神经支配了,这合理嘛?我不知道!因为脊髓小脑后束只管C8-L2)

(再再注:为了搞清楚这部分,查了很多资料,但是都讲不明白,时间有限,只能先往下写!如果有谁知道哪本书或者哪些文章把脊髓小脑束讲明白的,请给我留言,谢谢!)



插个广告:菱形窝在哪里?


再插个广告:上髓帆在哪里?



1.2 脊髓小脑后束

来自躯干和下肢的本体感受冲动经脊髓后根(第一级神经元)进入脊髓,与C8-L2节段的Clarke‘s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胞体)换元,换元后的神经纤维走行在脊髓侧索后部,形成脊髓小脑后束上行,经小脑下脚终止于小脑蚓部

同样是感受同侧躯干和下肢骨骼肌的肌梭和高尔基腱器官的本体感受冲动



看到这里,就有个问题,C1-7去哪了?颈部和上肢的肌肉没神经支配了嘛?


1.3 楔小脑束

来自上肢骨骼肌肌梭和高尔基腱器官的本体感觉冲动经神经纤维传导至脊髓后根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神经纤维进入脊髓后在脊髓后索随着楔束上行至楔束副核换元,楔束副核再发出楔小脑束经小脑下脚进入小脑蚓部

传导身体同侧上肢和颈部的本体感觉冲动

第二级神经元在延髓水平楔束副核,而非脊髓

注意:图中楔束的位置画错了,应该位于脊髓后索



1.4 Rostral spinocerebellar tract(腹侧脊髓小脑束?翻译不确定)

来自上肢骨骼肌腱高尔基腱器官的本体感觉冲动经神经纤维传导至脊髓后根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在相应节段脊髓灰质V层细胞(第二级神经元)换元,发出纤维在脊髓后索随着楔束上行,部分经小脑上脚部分经小脑下脚终止于小脑半球前叶皮层

主要传导身体同侧上肢高尔基腱器官的感觉冲动

(注:这是我唯一能找到的图,而且我能找到的资料特别少!)



小结一下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注1:我看到一张图片,提示脊髓小脑前束和脊髓小脑后束传导均传导胸腰骶节段的本体感觉,这就可以很好的解释神经的分布和传导!但是这张图提示的结果与之前的书还有文章写的都不一样!真相是什么,书上写的朦胧,写的矛盾,我也不得而知!


注2:有人把脊髓橄榄束也包括在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中,同样,这个传导束书本上要不没有,就算提了的也就寥寥几句话概括一下,目前我查到大概的是,脊髓橄榄束也是传导本体感觉的,具体传导通路,只有以后再写了!


除了上述的传导束,非意识性本体感觉纤维还参与构成了腱反射环路

临床上轻叩肌腱,本体感受器(高尔基腱器官)将刺激转变成神经信号,传导至相应脊髓节段,在脊髓内换元后,兴奋运动神经元,从而引起同一肌肉兴奋,完成反射

通过这一反射可以确定脊髓或神经根损害平面



二: 意识性本体感觉、位置觉、振动觉、两点辨别觉和精细触觉

薄束和楔束传导意识性本体感觉、位置觉、振动觉、两点辨别觉和精细触觉

薄束在T6以下占据后索的全部,T6及其以上占据后索的内侧部

(这里有个争议:有的书写T3,有的写T4,但是大部分写的都是T6)

本体感觉感受器位于肌、腱和关节

其他感觉的感受器位于皮肤



T6以下节段的意识性本体感觉、位置觉、振动觉、两点辨别觉和精细触觉神经纤维经脊髓后根感觉神经元(第一级神经元)到达脊髓,到达脊髓后纤维进入脊髓后索上行,形成薄束,到达薄束核(第二级神经元)换元后,神经元胞体轴突上行至丘脑,形成内侧丘系,在丘脑的后外腹侧核(第三级神经元)换元后,形成丘脑皮质束,经内囊传导至中央后回感觉中枢

T6及其以上节段的意识性本体感觉、位置觉、振动觉、两点辨别觉和精细触觉神经纤维经脊髓后根感觉神经元(第一级神经元)到达脊髓,到达脊髓后纤维进入脊髓后索薄束的外侧上行,形成楔束,到达楔束核(第二级神经元)换元后,神经元胞体轴突上行至丘脑,形成内侧丘系,在丘脑的后外腹侧核(第三级神经元)换元后,形成丘脑皮质束,经内囊传导至中央后回感觉中枢


薄束和楔束纤维还包括很多下行传导束,这些传导束在不同节段位置不一,可能参与了脊髓内神经连接网络的构建



三: 粗触觉和压觉

脊髓丘脑前束传导

感受器位于皮肤

感觉神经纤维经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进入脊髓灰质后角

在脊髓灰质后角处,神经纤维呈T形分布,上升2-15个节段和下降1-2个节段,并与脊髓后角神经元细胞形成突触联系,脊髓后角神经元胞体(第二级神经元)发出轴突经白质前联合交叉至对侧前索上行,形成脊髓丘脑前束

脊髓丘脑前束上行至丘脑的后外腹侧核(第三级神经元),换元后发出丘脑皮质束到大脑感觉皮层



四: 痛觉和温度觉

脊髓丘脑侧束传导

感受器位于皮肤

感觉神经经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进入脊髓灰质后角胶状质(第二级神经元)内换元,换元后的神经纤维经白质前联合交叉至对侧侧索上行,形成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侧束进入脑干后,与内侧丘系(薄束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伴行,共同组成脊髓丘系,上行至丘脑后外侧腹核(第三级神经元),在丘脑换元后形成丘脑皮质束,上行至感觉皮层



小结:


记住了吗?Enjoy!



引用和致谢:

1:Schünke,Michael, Lawrence M. Ross, Edward D. Lamperti, Erik Schulte, and UdoSchumacher. Atlas of Anatomy: Head and Neuroanatomy. Stuttgart, NY:Thieme, 2007. Print.

2:Duus,P., ed. Duus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解剖、生理、临床(第8版). ed.M. Bahr. 2009, 海军出版社.

3:https://khb./images/anatomy_term/fossa-rhomboidea/b1B5MIuxcn59mlwQVkoVIA_Fossa_rhomboidea_02.png?ixlib=rb-1.0.0&w=800&h=800&fit=max&mark=%2Fimages%2Fwatermark_full_800x800_bottom_right_logo_diag.png&markw=800&markh=800&auto=format&s=c032293e502f5553a0e17ab27b1155e6

4:https://classconnection.s3./485/flashcards/2882485/png/rhomboid_fossa-141411407F65B877290.png

5:http://www./uploadfile/2012/0612/nervous%20system/images/tuku/018.gif

6:http:///wp-content/uploads/2012/04/tmp14100.jpg

7:https://en./wiki/Rostral_spinocerebellar_tract

8:http://america.pink/images/3/8/1/6/0/3/7/en/1-rostral-spinocerebellar-tract.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