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晓逻辑谬误有何用?

 cat1208 2020-03-09
谬误(fallacy)是一种看似有道理实则没有道理的论证方式。在各类批判性思维套餐中,谬误理论(theory of fallacy)都是道不容错过的主菜,因为它既好吃又有营养,既实用又有趣,
学吉他的新手总是想尽早学会弹奏一首完整的曲子,好在别人面前显露一手。练习批判性思维的人也是如此,大多数人都渴望尽早掌握思考和说理的诀窍,而谬误理论就是这类人的心头好。只要了解了这些谬误,人们立马就能在实战中派上用场。至少在与人吵架、争论或打笔仗时,指出对方所犯的谬误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还能引得旁观者的喝彩。
无论是辩论席上的辩手,还是互联网上的评论者,甚至是吵架的情侣,都可以从口袋里掏出谬误理论来,大声地说:“你这是人身攻击!你这是诉诸伪权威!你这是不当类比!你犯了主观主义谬误!你这是乞题!你犯了德州神枪手谬误!你这种想法无异于强求“真正的苏格兰人!”
试问,那些被指出犯有逻辑谬误的一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批判性思维的老手很容易就能预料到对方的表情。其实,无非就是以下这几种:
1.诚恳认错:如果对方事先没有预料到自己的论证方式是谬误,那当你指出对方的谬误后,对方有可能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大方地坦诚自己搞错了。不过,这等情况相当罕见。往往只有关系很好的友人或亲属之间的善意提醒,才会见到诚恳认错这类反应。而且只有在对方论证的目的是为了搞清真相,而不是推销自己的观点时,才可能做出诚恳认错这类有利于达到其目的的反应。
2.恼羞成怒:人都是爱面子的,地位高的大人物往往更爱面子。所以,当子女指出父母的谬误,学生指出老师的谬误,下属指出领导的谬误,丈夫指出管家妻的谬误,妻子指出大丈夫的谬误时,对方往往不会诚恳认错,而是会恼羞成怒。我时常提醒学员,在指出别人的逻辑谬误时,语气尽可能要委婉。设想,如果你毫不留情地指出你妈的逻辑谬误,你妈拿出菜刀要砍你这个“逆子”,那你怎么办?(建议拿出砧板当作盾牌来防御)
3.“无波甚笑”:如果对方确实没有犯什么逻辑谬误,那当你指出对方的“错误”时,对方的内心可能毫无波动,甚至还想笑。有一次和别人吃饭时,我聊起一个心理学实验,对方还没等我说完话,就立即说“你这是孤证不立!”。当时我只好露出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笑容。既然那顿饭是对方买单,那我也不好意思说对方连“良好的科学实验需要具备可重复性”这等常识都不懂。
以上这些反应,并不都是挥舞“逻辑谬误”这把大刀的人喜闻乐见的。而要想规避一些糟糕的局面,需要的不只是细致的指导,还必须有经验的积累。在这里,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兴许有用:
1.知晓谬误为何是谬误:新手知其然,老手知其所以然。新手记得住谬误的名字,老手知道为何某种论证看似有道理实则无道理。对于老手来说,哪怕不记得某种谬误的名字也没关系,因为老手看得出诞生谬误的土壤长什么样。当关键的概念含糊不清时,当隐含前提中混入了奇怪的东西时,当无效的演绎推理形式被推上前台时,当羸弱的归纳推理形式被包装得更强时,当情感和利益等杂质被混入逻辑之中时,当人们更在乎输赢而不是认真时,谬误就开始生根发芽了。
2.仔细审视论证中是否真有逻辑谬误:新手拿到了谬误理论这把锤子,那看什么论证都像是谬误钉子。虽然谬误广泛存在于各种论证之中,但它也不是真的无孔不入。我就遇到过一些人,在碰到我这种真正扎手的真钉子之前,总是靠着诡辩的技巧去欺压口拙的弱者。所以,当你试图指出某个论证中的逻辑谬误时,确保那里真有谬误,而不是自己只是手痒得想敲钉子了。
3.以最强的版本来解读对方的论证:自然语言做不到完美精确,任意一番话语,往往都有两种以上的解读方式。某些论证既可以解读成错漏百出,也可以看作勉勉强强。而某些有效且可靠的论证,也能解读出致命的漏洞来。毕竟,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真正的强者是不会犯这种稻草人谬误的。强者在分析论证时,不仅不会歪曲对方的论证,甚至还打算强化对方的论证,然后再给出合理的评价。
最后,附上维基百科上的“谬误列表”词条,该列表已经相当全面,属于居家旅行常用物品。可按Ctrl键+P键,打印出来贴墙上参考。(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fallacies)(该词条有中文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