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不是也是这种包办一切的父母?

 新用户31875351 2020-03-09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很多孩子遇到问题时,不会自己主动想办法解决,而是等待父母的帮助。比如等待父母来替自己收拾玩具,提醒自己写作业,甚至是替自己整理书包等等,这些都与父母的过度包办有关。

听心理专家为您讲解

很多父母没有认识到替孩子包办一切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苦了自己,害了孩子。一方面,父母因为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同时也不忍心孩子受苦,事无巨细地操心着孩子的一切,他们做了本该由孩子来做的事情,感叹养育孩子的劳累;另一方面,孩子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中成为温室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雨,并认为父母会替他们准备好一切,解决所有遇到的困难,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成长的机会。

专家表示,孩子在一两岁时就已经出现了独立意识,在以后的每个发展阶段中,都有自己的成长任务。父母需要与孩子坦诚沟通,理解孩子被架空的感受,重视孩子的想法,在这些关键时期,放手让孩子自主完成一些类似吃饭穿衣、收拾东西等事情,不可因为孩子做得慢或不完美就包办替代,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此外,专家还指出,父母喜欢包办的根本原因是不相信孩子会做好,这就需要父母转变教育理念,相信孩子的能力,多鼓励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当然,作为父母,不是不管孩子,而是要学会适当放手,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马克思曾说过: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孩子同样需要通过实践来积累生活经验,掌握生活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不必过于紧张和焦虑。对孩子的包办替代减少一些,给予他们的自由空间增加一些,不仅能够让自己轻松,孩子也能更独立自在。

总的来说,不包办、不替代是对成长最好的尊重!

山东省懿恒心理研究所是由山东省民政厅2013年批准成立,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管的山东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儿童心理科研机构。孩子社交被动?做事拖沓?注意力不集中?儿童沙盘来帮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