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影城复工在即, 试水微商努力叫卖。 优惠力度空前绝后, 凑够房租能有交待... 1 前言 随着疫情的逐渐消散,复业在即,部分影城开启了这波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火力全开。 据不完全统计,已收集到以下大型影投公司的促销套票及卡包信息(部分含电影折扣券、卖品抵扣券及优惠券): 套票及卡包展示 万达( 深圳 ) ¥ 88 三张票 大地( 全国 ) ¥ 85 四张票 横店( 河南 ) ¥ 89 三张票 蓝海( 全国 ) ¥100 五张票 耀莱( 非一线 ) ¥ 69 三张票 星轶( 全国 ) ¥199 十张票 苏宁( 全国 ) ¥ 99 四张票 ( 使用期限基本至年底 ) ...... 当你身边的这些巨头都已摩拳擦掌, 而你,是瑟瑟发抖坐以待毙,还是殚精竭虑奋起反击呢? 2 分析 基于促销目的常规分析无非以下三点: 1、回笼现金流,以支付复业费用; 2、圈人拉新,巩固市场份额,推动自有渠道,增加客户粘性; 3、附加权益:以卖品赠送,拉动卖品消费; 但有一点是我在通过大量沟通了解后,发现会被大多数个体影城( 大型影投公司除外 )忽视的重要因素-- 影城停业期,也是猫眼、淘票票停摆期,此时,正是影院建设自身票务渠道,反制第三方平台的最有利时机,而且是仅有的绝佳时机。 影城会员卡的对经营的重要性是毋容置疑,那么我用一个词来表述一下我对影城会员卡的理解,叫做:会员卡的表象与隐象。表象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或者都以为知道的会员卡的因素,比如会员卡沉淀资金有利于影城现金流;而隐象,是大家不知道或者忽略的会员卡数量对影城总体票房影响的因素。 而关于会员这也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内容。 隐象一:会员数量 在第三方平台并未普及时,我经常说的一个简单案例: 某影城会员卡充值60万的任务,有A \ B两个方案: A、会员卡充值300元 / 张,票价5折; B、会员卡充值100元 / 张,票价5折; 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两个方案比较,那个更好呢? 当某部大片上映,10%的购票率,每卡两人购票(票价28元),300元卡是2000张,100元卡是6000张;相应的100元卡的产出的票房是300元卡的3倍,所以,那个时期,以低门槛会员卡去扩充会员数量是影城快速提升票房的重要手段,而会员数量,必定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关键指标。 为什么票价要定在28元?消费余额啊...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管理的影城,会员卡金额是不能消费卖品的... 隐象二:销售渠道 在第三方平台统治时期,淘票票和猫眼分别推出了单体影城的影城卡,基于会员数量的考虑,我推出了1元购买淘票票影城卡的活动。 为什么举这个案例?因为,离开了淘票票这个基于本地化购票服务的巨大流量平台,短时间内,你的促销力度再大,由于信息传递不畅,销量也是有限的( 影城有自主的线上销售渠道且流量大,会有改善 ),而且拉新困难。所以,对于这次大部分影城采用微商的方式在朋友圈卖套票及卡包,最后的销售总额,我预测,数据不会太高(大家也可以登录影城的销售小程序,可以查看到相应的销售数据,注水的不算...),那么对后期的影院经营将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而现在火热的联联周边游等分销渠道,吸引更多的人来帮你去卖,会不会是更好的选择呢?( 大地是我目前所知的唯一一家采用了分销模式的影投公司 ) 还有必要一提的就是最近火热的并玩坏了的全球购骑士卡 /抖音网红产品,估计有不少小伙伴以零元办卡费用十几元的快递费喜提入手,以流量变现,官方显示收割两千六百万持卡用户智商税( 包括在下 )...... 隐象三:会员制度 这次列举的七家影投提供都是一种套餐或卡包方案,且多与卖品搭售的常规组合。针对目前线上购票习惯,其实我们应该不应该再重新去比较储值卡与权益卡(年费卡),哪个更有利于当下的影城经营呢?年费的纯利难道就不香吗?被雷军追捧的美国“ 神奇超市 ” Costco ,其庞大年费卡用户群体不是其成功的商业模式里的重要的一环吗? 隐象四:会员服务框架 在我观影过程中,最厌烦的就是不文明观影行为,大声说话、嗑瓜子、踢椅背...通常解决的办法便是拿起对讲机呼叫值班经理,而观众呢?靠我们的场务巡厅?最近,我们的友商,神画电影小程序已准备上线提供特别及额外服务的功能,迟来的爱。 再举个例子:前几天,我跟朋友去一家他时常光顾的餐厅吃饭,一进餐厅,朋友轻车熟路,直接带我们进了包厢,并吩咐按照上一次的菜单上菜。没想到服务员愣住了,压根不知道我位老兄上次吃了些什么。朋友见状也着急啊:我可是你们的金卡会员,你们没有消费记录的吗?谁知道服务员一本正经地说:对不起先生,我们的会员卡只能做积分、打折使用。乍一听,好像朋友此举就是个笑话,但其实,这家餐厅把客户资源管理成这样,才是最大的笑话。关键是,现实中这样的“笑话”还真不少。很多商家都在想尽法子“捆绑”用户,以为吃个饭让用户办会员卡,就能把用户数据收集并利用起来,但事实是,大多会员卡的作用只止步于积分打折,并没有真正做到数据分析。 对会员进行分类,通过详细会员资料及购买习惯进行营销或提供额外服务?增加会员卡价值,延伸了客户体验的价值链条?现在,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会员服务框架并变革它呢?当然,工具非常重要,自有渠道的小程序或app是时候优化迭代了。 3 建议 一、先学习,请认真观看以下视频,并思考。 学习并掌握消费者行为学,了解最新的商业资讯,对你经营很有帮助。我曾经就参考《 怪诞行为学 》的一个价格锚定的案例,让新开业影城大爆米花套餐在套餐销售占比42%,大幅度提升了spp。 二、销售渠道 基于本地化的分销模式是目前能迅速提高销售份额的最有效办法。为什么淘宝和直播不是呢?因为电影票属于本地化消费品,淘宝和直播以全网流量为主,本地流量低,根本不适用。基于本地化销售渠道,前段时间爆火的本地化社区团购微信群,本地化的购物群,选择活跃度高,影响力大的成为你最为理想的合作伙伴。给出合理的分销佣金,加大的折扣力度,吸引消费者购买;还是降低折扣,提高分销佣金吸引更多人分销?我的建议是后者,因为我们出发点就是要摸索出有效的本地化分销渠道。 对于这波影城集体试水微商,我是绝对支持的,因为这是趋势。至于转型电商或微商的一些专业知识,下次有机会再邀请行业大咖与大家分享。 三、会员制度 相对于单一套餐或卡包,充分使用锚定策略制定两套或三套的的套餐或卡包,能有效的提高销售率。 迪士尼年卡给了大家什么启示呢?影城同样是周六票房最好,约为平日的3倍。迪士尼 Costco的案例让我们重新考虑影城年费卡的崭新模式,以目前30元一张票为大众所接受的心理预期,如果将票价定在突破消费者心理预期的22元能否大几率的促成消费者办理一张25元的季度卡呢( 移植迪士尼套路,因电影票价值过低,如果销售年卡单价过高,会影响销售 )?若这种操作是基于对办卡数量的预估、执行能力的评估、在总成本核算后( 应充分考虑到人次增长后可能带来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变化 ),才能成为一种崭新的影院经营模式( 本人不鼓励长期低价促销策略,但对于一种新的,并有可能成功的影城经营模式,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实践的价值 )。 办卡速度成了关键因素,因为你的竞争对手也会很快跟进,因此,又回到了第二点。 至于储值卡与季费卡相比较,基于以低门槛会员卡去扩充会员数量是影城快速提升票房的考虑,相同的会员购票优惠,季费卡带来纯利是储值卡所不能比拟的,而且季费卡的季费还可以用来提高优惠力度。至于季费卡的续费粘性,可以用第四点来提高。 四、会员服务框架 对会员进行分类,通过详细会员资料及购买习惯进行营销或提供额外服务-- 例如为自驾车会员提供停车优惠或停车便利,根据购票数据分析并及时推送会员喜欢的电影类型、导演、演员等。 增加会员卡价值,延伸了客户体验的价值链条-- 很多影城知道做用户定位,但却忽略了用户画像。 打个比方,你的目标用户是一群中产阶级以上,家里有房有车有小孩,那么这群人除了来影城消费,他们平常肯定还有其他需求,比如在外就餐,延伸用户需求,这就是用户画像。而用户画像可以使产品的服务对象更加聚焦,更加的专注。在猫眼的后台,为影城提供的“ 本店顾客画像 ”功能,其中一项最爱去的餐厅功能,就是利用美团后台数据,将本影城的客户在美团后台数据重叠后,提供了消费餐饮企业的人次排名,而我们便可精准的通过跟其餐饮企业合作来延伸我们的会员服务。 比如友商神画电影就有像航空公司为vip旅客提供有偿的拖鞋服务,而且是收费5元,但客户也是乐意接受的。 4 结语 新零售时代的消费者追求始终如一的独特品牌体验,希望通过这次疫情,痛定思痛,激励我们这代影城经营者不断更新观念,拥抱新技术,以创新迭代影城经营模式,赋予影城新的品牌个性,以更多元的消费体验和创新业务,绽放出影城的蓬勃活力,并惊艳其他先进行业。 那么这波促销,你会 all-in 吗? 最后,如图所愿,你就是那位为影城挺身而出的人! — THE END — 扫码报名 第二期中国影院经理人研习班 开始报名了! (以国家疫情防控工作为准) 授课时间:2020年4月 三天授课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 浙江传媒学院 【 课程优化,务实创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