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东出资不到位,我们该怎么办?(续)——怎样主动防范

 昵称68676117 2020-03-09

欢迎订阅公众号:大话股权

更多股权设计,股权激励,股权融资知识可订阅喜马拉雅音频专辑“大话股权”。


我们在创业或者股权投资的时候,有股东出资不到位,我们该怎么办?

 
前面我写了一篇《股东出资不到位,我们该怎么办?》,这篇文章给出了一些事后的解决方案。
 
有朋友说,如果真的出现股东出资不到位的情况,感觉处理起来还挺麻烦,能不能够在创业或者投资之前就进行一些约定,如果以后发生出资不到位的情况,就按照约定处理。
 
鉴于此,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主动防范的方法。
 
1)最好在大家资金都到位的情况下,再去注册公司。
 
2) 如果承诺的资金不能一次到位,那么需要约定明确的出资期限。
 
3)如果股东未按期出资,除需要按时缴纳出资外,还需向其他股东支付高额的违约金。例如将违约金约定为出资金额的10%,同时给股东造成损失的还需赔偿损失。
 
4)直接约定如果股东未按期出资的,限制其表决权、提案权、分红权等权利。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公司有三个股东,大股东认缴了80%的股权,但是一分钱都没出,剩下两个股东分别认缴了10%的股权,钱都到位了。结果两个出了钱的股东要听一个没出钱的股东,同时没出钱的股东比出了钱的股东分红还多。
 
所以如果能在章程里约定一些限制股东权利的条款,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了。
 
5)如果股东在公司任董事、监事或高管,那么直接约定当该股东未按期出资时,公司可以免去其董事、监事、高管的职务。
 
6)可以约定如果股东未按期出资,则其他股东可以购买其未出资部分的股权,或者购买其全部股权。
 
关于购买价格,这里需注意的是,未出资部分的股权到底有没有价值?
 
我们认为,虽然这部分股权没有实际出资,但这部分股权仍然有相应的表决权、分红权等股东权利,所以这部分股权肯定是有价值的。
 
有朋友问,如果这部分股权有价值,怎么去计算他的价值呢?
 
比如说,我们以公司的净资产来计算股权转让的价格。假设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其中大股东认缴80万,占股80%,但只实缴了30万,小股东认缴了20万,占股20%,实缴了20万。企业经过2年的经营,目前公司的净资产已经达到了1000万,此时如果要购买大股东全部股权,购买价格怎么去计算呢?
 
公司净资产1000万,大股东占股80%,那么大股东股权的价值就是800万。要注意的是,虽然公司的净资产是1000万,但公司仍然有50万注册资本没有实缴,所以最好在股权转让协议中明确由谁来缴纳这部分出资。
 
关于购买出资不到位股东股权的风险,可以看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开公司,注册资本到底是多点好,还是少点好?(续)---瑕疵出资股东的股权到底能不能买?》
 
7)现实中,股东出资不到位,不仅仅是股东实力的问题,还有可能是股东人品的问题,如果其他实缴出资的股东不愿意在和此股东合作,那我们还可以约定退出条款。
 
具体可以这样约定,如果股东未按期出资,则其他按期出资的股东可要求未按期出资股东购买其股权。
 
关于购买价格,可以按照净资产计算,或按照原始出资价格计算,或以最近一次融资的价格计算,或找评估公司评估等等。那么具体选择哪一种呢,这里举两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
 
比如你是一个重资产的企业,可以按照净资产来计算股权转让价格。
 
比如你是一个轻资产的企业,如咨询公司,可以按照原始出资价格计算。
 
或者你也可以约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计算方式,然后以计算出来较高的一种为准。
 
8)如果企业因解散或破产而进入清算程序,未按期出资股东不享有剩余财产的分配权。(效力有一定争议)
 
关于股东是否可以放弃剩余财产的分配权的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文章中论述,这里不再展开。

上面说的这些防范方法,不一定都要,股东之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同时最好写入章程里,如果有工商部门不认可的条款(各地工商部门对公司可自由约定的章程条款理解不同),也可以将该条款写入股东协议中。关于股东协议和公司章程的效力问题,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公司章程和股东协议,哪个效力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