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韵旗袍的前世今生

 燕山茶社 2020-03-10

一:旗袍的起源

旗袍,早在1985年,就被定为华夏女性的国服,之后历次在华夏举行的国际性活动,包括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国际峰会,全部都是用旗袍做礼仪正装。外交访问,亦如是!

关于旗袍的起源,比较有意思,一部分学者认为,旗袍起始于1925年,源自旗女之袍。但大部分学者经过长期考证后,则认为,旗袍的起源,来自秦汉时期的深衣。

华夏自古以来,女性服装都是上衣下裳,被视为正统。而深衣,最初是奴隶们穿着的罪衣,上下一体,较为单薄,是为了防止奴隶逃跑。

到了两晋隋唐,深衣逐渐演变为劳动妇人穿的宽身长袍,主要是为了劳作方便,且散热轻便。

唐宋之后,这种被视为低贱的宽身长袍,又得到了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融合改良,变成了窄身合体的修身长袍,同时增加了领、襟、摆、花纹,变得极具民族特色了。

到了清代,旗女延续了旗人长袍的风俗,将这种合体修身的窄长袍再次改回宽大,并规定“袖长八寸至一尺,缀精绣彩边,掩足面。”

一直到了辛亥革命之后,这种旗女之袍才再次改良,重回紧窄合体之式样,且长度缩短,露出脚面,具备了现在旗袍的雏形。

到了1925年前后,旗袍就已经定型,成为著名的民国旗袍。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种,紧窄合体,右侧斜襟,立领,盘扣,两侧开衩。

当然了,这种民国旗袍的最初,是那些追求男女平等的新时代女性,为了能在穿着上摆脱几千年的上衣下裳之传统,和男性的长袍穿着保持一致,而发明的。除了传统的右侧斜襟,立领,盘扣之外,最明显的就是两侧开衩是小开衩,不超过膝盖,且袖长过臂弯。

但逐渐的,一些女性发现,这种款式的旗袍,特别符合华夏女性的体型和文化。

东方女性,体型较为消瘦矮小,且腿型不是十分圆润笔直,而旗袍,则完完全全的把这些东方女性的缺点,变成了优点,并且一一的展现了出来。

立领,遮盖了脖子的短小;斜襟,突出了香肩的骨感;尤其是两侧开衩再度大胆改进,由小开衩到了臀下的高开衩,不仅露出小腿,更是整个大腿也时隐时现。

而那种若隐若现的腿型诱惑,即遮盖了东方女性腿部的瑕疵,又符合了华夏文化的含蓄之美。

而上下一体的修身款型,又最好的遮盖了东方女性的个头不足之弊端。

至此,旗袍的美,完全代表了华夏女性的美。气质优雅,含蓄隐晦之外,还有小脖颈,窄酥肩,不大不小的胸脯,细细的腰肢,完美的弧形臀瓣,以及那微微凸起的小肚肚。分开看或许不算美,但是集中起来,就是最恰到好处的含蓄中微露诱惑,优雅中微露妩媚,娴静中微露火辣,将最保守和最奔放结合到了极致。

二:旗袍的现代变革

新中国建立后,破四旧那段时期,旗袍再次遭到诋毁,沉寂了二十年,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再次兴起。今时今日,更是在民国旗袍的基础上,又多次改良,融合了许多西方服饰元素,变得更加修身。

其一,旗袍的面料也不再局限于原有的真丝(桑蚕丝,榨蚕丝,木薯蚕丝,蓖麻蚕丝),绸缎(织锦缎,锦缎,金玉缎,古香缎,素绉缎),杭罗,麻,绢,棉布,这些传统布料。又新增了香云纱,欧根纱,蕾丝,涤纶,电力纺,呢绒,雪纺,等现代布料。

另一个改良是其款型,尤其是领型,开襟,袖式,完全是百花齐放。

领型,除了传统的高领,低领,无领之外,新增了企鹅领,凤仙领,水滴领,竹叶领,马蹄领等。

开襟,除了传统的单襟,双襟,斜襟之外,新增了中开襟,半圆襟,圆襟,直襟,方襟,如意襟,琵琶襟,曲襟,无襟等等。

袖式,除了传统的中长袖之外,新增了无袖,削肩,短袖,七分袖,八分袖,长袖,窄袖,小喇叭袖,大喇叭袖,马蹄袖,反摺袖,拼接袖等。

此外,扣型,摆型,花色上也都有了较大改良。

扣型,除了盘扣,新增了一字扣,凤尾扣,琵琶扣,吉字扣,蓓蕾扣,缠丝扣,镂花扣,蝴蝶扣,蜻蜓扣,百花扣,树叶扣,三叶草扣,如意扣等,根据面料的不同,进行不同搭配,即不平淡,也不能出挑。

摆型,也在原有的直筒摆上,增加了宽摆,A字摆,礼服摆,鱼尾摆,前短后长摆,锯齿摆等等。

花色,更是有印花,刺绣,挑花,缂丝,堆叠等。

长短式样也是多种多样,不再局限于长旗袍,还有刚好过膝的中长旗袍,到大腿一半的中款旗袍,到臀下部的短旗袍,等等。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旗袍的滚边,虽然看起来只是在边缘的一条细线,但有没有滚边,什么样式的滚边,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般来讲,滚边多为素色,样式基本是宽滚边,细滚边,单滚边,双滚边四种。

三:旗袍的现代流派

当今中国,有几千家旗袍制作公司或者设计室。其中的佼佼者,有瑞蚨祥,忆江南,陶玉梅,杨曹韵,荣萍,格格,吉祥斋,梦至超,木真了,龙笛,威芸,上海滩,秀观唐,锦衣阁,东方格调,蔓楼兰,龙凤,赟旗袍。

尤其是瑞蚨祥,是其中资格最老的一个旗袍字号。北京瑞蚨祥创始人是旧军镇人孟洛川,最开始是经营绸缎,辅以华夏自产的棉布,山东的青布,花布,呢绒,关外的皮货,进口的化纤洋货。

新中国的开国大典第一面国旗,就来自瑞蚨祥。世界第一大零售商沃尔玛的经营灵感和模式,同样来自瑞蚨祥。

按照设计的理念和文化内涵,当今旗袍,又可分三大流派——京派、海派、苏派。

1· 矜持内敛的京派:说起京派旗袍,她则是起源北京,可能是生在皇室的缘故,造就了京派旗袍的矜持内敛的个性。就算是被外面西洋文明的风吹了一波又一波,京派旗袍岿然不动。所以人们总结说京派旗袍总带有官派作风,宫廷味道浓郁。

而京派旗袍,也被称为中式旗袍,色彩上则多选黑色,棕色等偏凝重的色彩,它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中国女性服饰特色,所以服饰上的款式则是平直宽肥的款型,宽宽的绲边,内敛淳朴。

在服饰的面料选择上,则多以传统绸缎为主,偏厚重。而在印花面料上运用的比较少,在花色图案的设计上也未受到西方的影响,或许就是这份固执的拙朴才让她在众多旗袍中显得与众不同吧。

2· 艳丽妖娆的海派:和京派旗袍不同,海派旗袍来自魔都上海。在灯红酒绿,错综迷离的世相,让她有了包罗万象的气度,也许只有妖娆艳丽才能定位自己。

在《花样年华》和《色戒》中海派旗袍演绎出的三四十年代年轻女子的妖娆气质,为此让不少人心动。

而在现代旗袍如此纷繁美丽,很大程度上来自海派旗袍丰富的给予,而海派旗袍的图案则以繁复的刺绣纹样或织纹为美。

从30年代开始,海派旗袍的款式改良前卫大胆,旗袍长度也不断在变化,就连领型上也采用洋装中的翻领、水滴领、荷叶领,袖形变化也很多,完美的把东方女性特有的曲线美的化身给展现出来。

3·小家碧玉的苏派:在江南水乡诞生的苏派旗袍,与京派和海派个性完全不同,她温婉柔情,有着标志的美人儿,精致的图案刺绣让她拥有倾国倾城的面容。

而苏派旗袍在面料上多采用软缎、素绉缎,摸起来能够让人感受得到江南水乡的温润细腻;刺绣图案丰富,梅、兰、竹、菊都不在话下,牡丹、月季也常出现,现在有了更多的花案,绣工达到了细腻饱满的升华。

虽然精美绝伦的苏派旗袍,不似海派旗袍那样时髦大胆,也没有京派旗袍的固守作风,但它却有自己的鲜明个性,才导致在今天也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欢。

PS:此外,还有一派小众旗袍,被称为“最不像旗袍的旗袍”,那就是广派旗袍,又叫粤派旗袍,流行于南方沿海省份,受西方影响较深,广派强调露、亮、奇,是最不像旗袍的一个派别了。

再看泛中华文化圈的东亚以及东南亚诸国的民族服装,韩服和和服都有浓厚的汉服影子,而唯一最接近旗袍风韵的,就是越南民族服饰奥黛。

奥黛是音译,翻译成汉文名词就是“长袍”的意思。奥黛上半部紧身,下半部飘逸,领、襟、袖、腰、臀等部位的设计裁剪,是最形似旗袍的。和旗袍一样,非东方女性,穿不出那种“亦庄亦媚、扒心挠肝”的韵味!

四:旗袍的穿着忌讳

穿着旗袍,最忌讳两点。第一是不合身,松松垮垮,给人一种村姑的既视感。这也是为什么旗袍一定要量身定做的缘故。颈围,肩围,胸上围,胸围,胸下围,腰围,腹围,上臀围,臀围,下臀围,腿长,臂长,背长,每一个数据都要精确,差了一处,就不会贴身。

第二点,就是忌过分无原则的暴露,否则,就落入了媚俗,有股迎宾小姐的既视感。整体来说,不管怎么改良,依旧要遵循优雅,知性,娴静,冷艳的气质。

第三点,穿着旗袍,最最忌讳“矫情”,矫揉造作、扭捏作态、低眉掩口、缩手缩脚,等捏造出来的“大家闺秀”范儿,都是对旗袍最大的侮辱。

旗袍,需要自然之美,需要毫不掩饰之美。

正如耳环最开始的出现,只是约束女孩子不端庄的摇头摆尾,时刻记得不要被晃动的耳环打脸一般,只要穿上旗袍,就不必担心“过于豪放”,即便内心住着超人一般的女汉子,只要旗袍上身,也会自动变身淑女。只要记得,穿着旗袍的淑女,不是扭捏作态装出来的,而是穿出来的!

(数据收集于网络,仅代表一家之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