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为什么崇拜孟浩然?他用一首诗说出了答案

 江山携手 2020-03-10

在唐代,古代诗歌达到了巅峰时期。在唐代,涌现了无数彪炳史册的著名诗人,王维、李白、杜甫、孟浩然、贺知章、白居易、元稹、李商隐、杜牧、李贺……


这位著名的诗人之间,也相互崇拜和敬重。众所周知,杜甫的偶像是李白,他为李白写下了许多诗作,《赠李白》、《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等等;而李白的偶像,却是《孟浩然》,他也为孟浩然写下了很多诗作,最著名的就是《送孟浩然之广陵》,此外还有《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孟浩然》、《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赠孟浩然》等等。

曹丕曾经在《典论·论文》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也就是说,自古以来,文人们之间都相互看不起。但是,为什么唐代的文人,没有“相轻”,反而以对方为偶像,对另一位诗人倍加尊敬?李白的名气,似乎比孟浩然还要大,为什么他如此崇拜孟浩然?其实,李白的那首《赠孟浩然》中,隐藏着答案——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早年隐居于家乡的鹿门山,闭门读书,写诗自娱,后来往吴越等地漫游。其实,无论是漫游还是隐居,孟浩然的目的都是为了求官或者获得声誉。在孟浩然四十岁的时候,他来到了长安,得到了张九龄和王维的赏识,但却屡试不第,仕途无门。后来更是因为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得罪了唐玄宗,再也没有入仕的机会。他只得重返鹿门山隐居。

然而李白的这首诗,却将着重点放到了孟浩然的隐居状态,极力赞美孟浩然隐居不仕的清高品格。那么,李白是对孟浩然的过往并不知情吗?其实并非如此,孟浩然天下闻名,他的事迹也尽人皆知,李白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他之所以这样写,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和孟浩然一样的心态,说明自己对隐居的向往。


尤其是“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一句,“醉月”,指的是赏月醉酒。“中圣”指的是中酒。古代酒徒称清酒为圣人,称浊酒为贤人。李白之所以这样说孟浩然,是因为在《新唐书·程邈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

也就是说,有一位官员名叫韩朝宗,和孟浩然一起到了京城,准备推荐孟浩然做官。但是此时刚好有孟浩然的旧友来拜访他。孟浩然就和朋友喝起酒来了。有人提醒他说:“您和韩公约好了。”孟浩然生气地斥责他说:“喝酒的时候,不要说别的事!”便不去找韩朝宗。韩朝宗很生气,就走了,也不再推荐孟浩然做官了。孟浩然也并不后悔。

我们知道,李白也是一位嗜酒如命的人,他不仅被称为“诗仙”,还被称为“酒仙”。孟浩然这喝酒的脾气,和李白应该非常相似。

在李白的这首《赠孟浩然》中,说出了他崇拜孟浩然的几个原因,其一是因为孟浩然的文采风流,天下闻名;其二是因为孟浩然志向高雅,隐居不仕;其三是因为孟浩然喝起酒来,必须要尽兴。这三点,都合了李白的脾气。而孟浩然成名,又比李白更早,所以,孟浩然便成了李白的偶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