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为何一生不做海棠诗与《琅琊榜》静妃认出梅长苏有没有关系

 江山携手 2020-03-10
清·车万育的《声律启蒙》:“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诗句中的“杜陵”,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又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杜甫是一个高产的诗人,一生写诗近3000首,流传下来的有 1400多首,可以说品类繁多无所不有。可是杜甫为什么一生不写与海棠花有关的诗呢?
郑谷的发现唐末诗人郑谷早就惊奇地发现,杜诗中竟然没有写到海棠花!海棠花如此娇艳,杜甫写过小麦,写过韭菜,写过草,为什么不写众多诗人都吟咏的海棠花呢?
郑谷这样为海棠花抱不平:
浓淡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
浣花溪上堪惆怅,子美无心为发扬。
川地“岷蜀千里地千里堤,海棠花独妍”。杜甫在川蜀住了近十年,和他同时代的诗人也留下不少海棠诗。有人说杜甫写过与海棠花有关的诗,只是没有流传下来,可是杜甫流传的诗歌有1400多首,这个概率是不是太小了。
苏轼与歌妓的故事
苏轼给不少歌妓写过诗,有一位叫李宜的歌妓色艺俱佳,但却一首诗也没得到过,就去问苏轼到底怎么回事。苏轼随手写了两句“东坡居士闻名久,为何无诗赠李宜?”李宜哭着闹着说这两句像白话,不是诗。要求再写,苏轼于是又补充了两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题诗。”不是因为你不好才没有诗,而是因为你太好了才一诗不赋。是不是杜甫太爱海棠花而没有赋诗?这种说法应该也站不住脚。
王禹偁发现秘密
王禹偁说:“杜子美避地蜀中,未曾有一诗说着海棠,以其母名海棠也。”原来杜甫的母亲名为崔海棠,为避母讳,所以不写海棠诗。
古人避讳非常严格,杜甫父亲叫杜闲,翻阅杜甫诗歌全集,杜诗中也就没有出现一次“闲”字!古人讲究避讳,写文章或说话时,遇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不能直接写出或讲出,比如林黛玉的母亲是贾敏,“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写字时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正是避母讳。在比如汉光武帝叫刘秀,“秀才”这个名称就改叫“茂才”。
再比如前几年大火的电视剧《琅琊榜》中,静妃就是凭借着古人避讳这一习惯认出了梅长苏就是林殊。她与梅长苏之间连面也没有见过一面,但是仅仅凭借《翔地记》中那几乎可有可无的批注,遇到他母亲的名字,梅长苏都会缺一笔。就是凭借着这一点,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可见杜甫为什么一生不写海棠诗?避讳一说还是有支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