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43年(1968年)12月10日,在日本东京都的府中市发生了一起现金抢劫案,银行的运钞车被犯罪人员光明正大地开走了,里面装着3亿日元现金(大约是今天1.5亿人民币的购买力),是某集团几千名员工的年终奖,犯罪人员还留下了120多件证物。 看完这段文字,任谁都觉得“轻轻松松”就能抓到犯罪分子,当时的警方也是那么想的,然而51年过去了,犯罪分子仍然逍遥法外,最搞笑的是,这几十年里很多日本人主动打电话告诉警察,那件事是他们干的,当然了,都是假的。 51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犯人是如何在3分钟内光明正大抢走银行3亿日元的? 1968年12月的一天,日本信托银行支行行长又收到了一封恐吓信,里面写道:“随便找一位你们银行的女职员,拿上300万日元现金到我指定的地点,如果你不照着我的做,我就炸了你家。”要是我们普通人看到这样的信,早就吓得不知道怎么办了,但行长对于这种恐吓信早就习以为常,他慢慢拿起电话报了警。 很快,警察派出了50名警员埋伏在支行行长家附近,结果3天过去了,无事发生,于是警察们撤退了,说来也巧,就在警察撤走的第4天,日本信托银行国分寺支行的运钞车被抢劫了,就是上文中说的车。 1968年12月10日,上午9:30左右,日本信托银行国分寺支行的运钞车缓缓开在路上,车上装着2,9430,7500日元(下文用3亿日元代替),这是给东京芝浦电气(即如今的东芝集团)4000多位员工准备的年终奖,那时候还不流行银行转账,比起转账,大家更喜欢摸着一叠钱的感觉。 几个押运员正悠闲地看着风景,突然一个人看到后视镜里有一个警察,正骑着摩托车追赶他们,于是他们立马停下了车,“警察”停好车,严肃地对着他们说:“你们行长的家刚刚被人给炸了,我们怀疑这辆运钞车也有炸弹,请你们快速下车让我检查。” 行长收到恐吓信的消息大家都知道,他们听了警察的话立马下了车,“警察”快速浏览了一圈运钞车,然后钻进了车底,突然缕缕白烟冒了出来,“警察”迅速爬出来,朝着押运员们大喊:“快跑!车子要爆炸了!”一听到这句话,大家拔腿就跑,四散而逃。 后来根据其中一位押运员回忆:当时“警察”先生奋不顾身地上了车,直接把车开走了。我们还以为他要牺牲自己,把车开去没人的地方。 跑得远远的几个人终于停了下来,回头看向原本运钞车所在的地方,车都没了,原地咋还在冒烟?于是他们壮着胆子向前走去——烟雾弹!地上有个烟雾弹!再看到旁边“警察”留下来的“警用车”,竟然是经过伪装的雅马哈摩托,要知道,当时日本警方用的都是本田摩托,“糟糕!”他们惊呼道,立马报了警,整个过程仅仅3分钟。 9:50分,警方就赶到了现场,不得不说行动力很强,20分钟不到就来了,开始检查现场,并且封锁了东京市各个交通要道。其实当时日本警方是相当自信的,因为12月的日本本来就在严打,抢劫犯是“插翅也难飞”。 很快,警方在现场和周围找到了120多件证物,比如那辆改装的摩托车、烟雾弹、甚至还有一顶帽子,加上几个押运员都亲眼看到抢劫犯的脸,没多久还找到了被抢劫犯丢弃的运钞车,目击证人说有人从上面下来上了一辆深红色的卡罗拉。 这也太容易了吧,日本警方心想,于是他们干了2件“大蠢事”——首先,让目击者们描述抢劫犯的长相,方便画出他的样子,结果他们把所有人都请到了警察局,一起询问,一时间是七嘴八舌、争论不休,大家的观点互相受到影响,可想而知,画像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了。 其次,案发现场有一顶帽子,是当时抢劫犯戴在头上,离开时不小心遗落在车底的,上面满是犯人的汗液,虽然当年日本还没有用到DNA技术(1985年才开始用),但确认个血型是没问题的,结果办案警察竟然把帽子戴在了自己头上,假扮抢劫犯,且多人都这样做了,失去了最关键的证据,你说无聊不无聊? 谁也没料到,1个月过去了,警方毫无线索;1年过去了,依旧毫无进展……7年时间到了,这是日本刑事诉讼案的有效时限,7年来,警方花费了将近9亿日元(被抢金额的3倍)、列出了11万嫌疑人名单、动用了无数警力,都没有侦破这起案件。 日本警方还因为某些“蠢事”遭到了日本民众的无情嘲笑和责骂,比如破坏了证据,比如错误抓了几个嫌疑人,害得别人失去工作、妻离子散,最后自杀了。 如今已经过去51年了,如果当年的罪犯是20岁,现在也已经是71岁的老人了,又或许他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所有的真相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永远埋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