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漫谈人口重要性

 q1338 2020-03-10
二战漫谈人口重要性

中国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人口大国。二战时,约有4.3亿人口,几乎占所有参战国人口的40%。

苏联开战时的人口是1.6亿,侵略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之后,人口增加到1.8亿。

德国及其欧洲盟友、仆从国的人口,开战初期是0.8亿,苏德战争之前,增至1.3亿。

美国的人口变化不大,数字也比较准确,据1940年人口普查数据,约为1.3亿。这里提一句,美国是最早进行现代人口普查的国家(1790年)。著名的IBM公司,就是以为人口普查提供报表工具而起家的。

英国大概0.3亿,日本0.7亿。

按照一般人脑子中的观点,既然中国有这么多人口,那么它的军队数量必然也是最多的。教科书里,比较中日开战前的军队数量似乎也佐证了这一观点。但这其实是有些问题的。

二战漫谈人口重要性

首先,开战前的军队数量,只是一个国家常备军的数量。其多寡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

1.人口。没有人,哪来的兵?因此人口数量决定了军队数量的上限。但从后面的讨论可知,人口对军队数量的影响在常备军层面实际上是很次要的。

2.经济。常备军在和平年代是国家的经济负担。因此,多数国家都不会在和平年代维持很大数量的军队。一句话:养不起。

3.军制。主要可分为全民皆兵和职业军人两种。前者,寓兵于民,国家承担的经济负担较少,可以维持相对庞大的数量,比如曹操的屯田制。而后者由于训练有素,主要以质量取胜。现代国家一般两者兼有,可随时根据需要,调整相对比例。

4.政治。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常备军的数量,最决定的因素是政治因素。比如,美国在战前只有10万陆军。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独霸西半球,这点陆军数量虽然还不如波兰,但也够用了。

二战漫谈人口重要性

从中国战场来看,由于民国以来,国家一直处于内战状况,各主要政治势力都拥有相当数量的军队,因此相比非战时的日本来说,军队数量领先是不足为奇的。

但是,一旦进入真正的全面战争阶段,各参战国的兵力对比就完全不一样了。

苏联1400万军队,美国1200万军队,德国及其仆从国900万军队,日本600万军队。以上数字仅仅是各国战争期间军队人数最多时的数字,并不包括战争期间伤亡被俘的军人人数,要知道仅苏联就阵亡了1800万军人。

那么中国军队人数最多是多少呢?一般资料认为,国军320万(其中中央军140万),共军40万,准军事化地方武装、游击队200万,总兵力600万左右。

从这个数量来看,中国军队人数在各主要参战国中仅比英国的350万略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影响军队最大人数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1.政治因素在这里不再是首要因素。因为一旦进入战时状态,任何政权从主观上说都会玩命扩军,而不会对其有所限制。

2.军制基本都是全民皆兵,尤其是弱势的一方。所以这个也影响不大。

3.经济因素对军队规模有较大的影响,虽然战时经济完全以战争为中心,但毕竟不是无限的。在同一时期,所能支持的军队数量一般为6%~8%的人口。

4.人口。从军事角度来说,人口资源的再生周期较长。因此人口优势远较经济优势更难获得。一般来说,现代国家进行全民总动员,大约可以动员20%的人口,或者说80%的成年男性。

上面这些说法,用以解释其他国家基本是正确的,但中国显然有其特殊性。

二战漫谈人口重要性

首先,可全面动员的人口基数远少于4.5亿。东北长期沦陷,无论国共都不能有效动员民众,连游击区都没有几块。华北、华中也只能部分动员,唯一可以依赖,且人口众多的省份,只有四川。仅四川一省就贡献了150万兵员。普遍认为中国军队的有效征兵人口基数只有2.5忆,汪伪为1亿,伪满蒙为0.4亿,其他边疆地区0.6亿。

其次,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尤其是农业水平,无法维持20%人口的总动员。政府对于社会的掌控,国防动员体系也弱于一般的现代国家。因此,维持600万军队的数量差不多也是极限了。

但是,如果因此小看中国的战争潜力,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的经济实力虽然不足以同时支撑更多的军队,但部队损失之后,兵员的补充却从来都不是问题。比如同样损失了300万军队,日本已经无法战争,而中国离失败还远着呢。可资为证的是在稍后的国共内战阶段,双方集结了700万以上的军队,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厮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